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清除内容 清除内容 退出江湖 [打印本页]

作者: Cattle    时间: 2014-12-5 15:21
标题: 清除内容 清除内容 退出江湖
本帖最后由 Cattle 于 2019-7-25 11:30 编辑

清除内容 清除内容 退出江湖
作者: sdxgy    时间: 2014-12-5 16:12
每天学一点

作者: myk0000    时间: 2014-12-5 16:47
顶一下吧!普及知识的本意很好,支持这些技术性文章。
不过,我猜楼主可能希望写得通俗易懂一些,但是文章太散了,举例过多,长篇大论,实际讲的知识点却没几个。
纯属个人见解,欢迎交流。

作者: kevin0582    时间: 2014-12-5 16:55
学习,中科大老师吗


作者: hareblue    时间: 2014-12-5 17:09
很科普,不过那个台北大厦里的阻尼器是啥意思,能给我扫扫盲吗

作者: plaaf杰    时间: 2014-12-5 17:20
根本就是胡扯,台北101顶上那个阻尼球是用来抵消大风天大厦整体晃动导致的重心偏移,在原理上和流体一点关系都扯不上。呵呵,就想用一句“用的是流体的一些特性”来混过去,你还真当大家是小白了是不是

作者: Cattle    时间: 2014-12-5 17:39
本帖最后由 Cattle 于 2014-12-5 17:45 编辑
plaaf杰 发表于 2014-12-5 17:20
根本就是胡扯,台北101顶上那个阻尼球是用来抵消大风天大厦整体晃动导致的重心偏移,在原理上和流体一点关 ...

阻尼器原理,就像你坐船,船会在水波浪中左右摇摆,而你会不自主的抵抗这种摇摆。船就像摩天大楼。风会有风梯度,一般10以下风速较低,因为摩天大楼较高风速会较高,这样对大楼就会有影响,造成大楼晃动。一般摩天大楼会通过一些特殊的形状设计和增加阻尼器来抵消风对大楼产生的晃动。阻尼器的设计方式有很多种。不过一般会利用它的惯性作用,正常情况下,大楼和阻尼器处于一种平衡转台下,加入大楼左摆时,这一就破坏了平衡,阻尼器会因为惯性作用,所以此刻他会产生与之相反的力,来抵消这种摆动。最后,我为什么说和流体的原理有关,比如你拿一桶水,你突然倾斜水桶,你看看水面是什么样子的?你再感受下水桶的力。



作者: Cattle    时间: 2014-12-5 17:42
myk0000 发表于 2014-12-5 16:47
顶一下吧!普及知识的本意很好,支持这些技术性文章。
不过,我猜楼主可能希望写得通俗易懂一些,但是文章 ...

你说的没错,确实较散。本来想一本正经的讲些定理什么的,从数学上去讲,但我又怕太晦涩,难懂。怕又太教条,顾虑太多,导致这个写很烂,下次写的时候我好好规划下,谢谢你!


作者: youlan    时间: 2014-12-5 17:46



作者: Cattle    时间: 2014-12-5 17:48
hareblue 发表于 2014-12-5 17:09
很科普,不过那个台北大厦里的阻尼器是啥意思,能给我扫扫盲吗

阻尼器就是抵抗外界力量带来的影响,比如风对大楼的力,地震造成大楼的晃动等,101大厦就是利用阻尼器的摆动来减缓大楼的晃动幅度。


作者: Cattle    时间: 2014-12-5 17:51
youlan 发表于 2014-12-5 17:46

很形象,直观,赞!谢谢你!


作者: mxz199299    时间: 2014-12-5 17:55
youlan 发表于 2014-12-5 17:46

{:1_45:}{:1_45:}{:1_45:}{:1_45:}{:1_45:}


作者: 幽灵GHOST    时间: 2014-12-5 18:39
技术贴要学习。

作者: 托木尔峰    时间: 2014-12-5 18:41
讲解生动,每天学一点.  

作者: siddawn    时间: 2014-12-5 18:47
讲的太过简单了,作者为了避免晦涩难懂的数学而避免数学,这就完蛋了,看了半天觉得什么都没有讲出来。我觉得该有的公式和原理还得有,该有的推导还得有,只要不全是公式,我想大多数逛论坛的并且对此有兴趣的都是理工科的本科以上了,看这些问题不大

作者: 三栖模迷    时间: 2014-12-5 19:17
阻尼器的确和流体力学不搭界,倒是大厦的外形要涉及到流体力学。

作者: 老崇鱼头    时间: 2014-12-5 20:41
youlan 发表于 2014-12-5 17:46

好东西

作者: 苏小菜    时间: 2014-12-5 21:07
每天增长点知识,顶

作者: brianyang77    时间: 2014-12-6 00:34


作者: chencydt    时间: 2014-12-6 08:20
谢谢楼主科普

作者: hangzhou163    时间: 2014-12-6 08:42
youlan 发表于 2014-12-5 17:46



作者: zizaideyu5    时间: 2014-12-6 10:54
youlan 发表于 2014-12-5 17:46

非常不错,让我了解了前缘襟翼和副翼的结构设计


作者: pangyong827    时间: 2014-12-6 21:20
youlan 发表于 2014-12-5 17:46

非常精彩的视频,经典!


作者: pangyong827    时间: 2014-12-6 21:24
坐等楼主介绍升力是如何产生的,看楼主如何套用伯努利定理。希望不要出现以往那些以讹传讹的说法。

作者: pangyong827    时间: 2014-12-6 21:31
“伯努利升力原理”批判

作者:马丁·宋贝 ,刘尚培

《力学与实践》1993年第04期

飞机为什么能飞? 普通人会间:重400吨的大机器怎么能凌空翱翔?专业人员会想:没有产生反作用的固定物体哪儿来的升力?对飞行员在入门时就要讲解“升力产生”的原理. 长期以来,全世界的飞行员教材绝大多数都错误地引用“伯努利定理”解释升力,导致了许多原可避免的飞行事故.尤其要提到一架双水獭飞机在肯尼迪机场因飞机尾迹湍流引起的事故,如果我们向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理人员正确讲授了升力产生的原理,他们会明白尾迹湍流的危险性,可是竟有人事后在美国《航空周刊》上评论说:“这类所谓尾迹湍流是完全不可预料的”. 虽然早年对升力有过正确的解释(至少在德国和瑞典),但是后来在一些学费昂贵的名牌飞行学院里,甚至在美国和英国的许多百科全书中,莫名其妙地钻出了许多荒唐的错误解释.最箱糕的是这种谬论竟写在联邦航空局(FAA)权威的《飞行员航空知识手册》和国际民航组织(l CAO)的《商用飞机飞行员培训手册》(1985年版)中.这种“以讹传讹”使错误的升力解释。。。。。。。

全文请看——《力学与实践》1993年第04期

作者: 对呀对呀    时间: 2014-12-7 15:53
这正是模型的基础!!

作者: acer05    时间: 2014-12-7 17:09
高层建筑的阻尼器:质量很大,与建筑物柔性链接(下面滑轮 、四面拉簧);当高层建筑晃动时,阻尼器因质量大,维持相对不动状态,用拉簧把建筑拉回到相对静止的状态。

作者: acer05    时间: 2014-12-7 17:13
高层建筑的阻尼器,必须设在建筑最高处。

作者: Cattle    时间: 2014-12-8 13:25
pangyong827 发表于 2014-12-6 21:31
“伯努利升力原理”批判

作者:马丁·宋贝 ,刘尚培

看来您对此了解的很深!有时间我会整理下,一同来探讨。


作者: Cattle    时间: 2014-12-8 18:09
pangyong827 发表于 2014-12-6 21:31
“伯努利升力原理”批判

作者:马丁·宋贝 ,刘尚培

我新写了一篇关于飞机升力的文章,很乐于与您探讨。谢谢关注。


作者: pangyong827    时间: 2014-12-8 20:54
Cattle 发表于 2014-12-8 18:09
我新写了一篇关于飞机升力的文章,很乐于与您探讨。谢谢关注。

能抽出时间为大家做平、科普的,肯定是热心人,很高兴能跟您探讨问题。上次回帖言语不当请谅解哈
关于升力的解释,市面上绝大部分是错误的,也就是所谓空气流过翼型上面路程比下面长,速度高、所以压力低的说法。非常希望有一天大众能接受正确的解释,顶你!  


作者: joylrwxl    时间: 2015-2-6 23:21
能基本看懂,讲的不错了

作者: 幻梦神    时间: 2015-2-8 19:58
新人,过来就是学习的

作者: 8344精英队    时间: 2015-2-8 21:20
新人捞分

作者: 蛋蛋姐·酷玩    时间: 2015-5-15 15:27
您好,您的《每天一点航模知识》的帖子很不错,请问我可以转载到微信吗?微信号:coollabs。我们在做航模优质教程库,如果感兴趣欢迎您来看看:酷玩实验室http://www.coollabs.cn/

作者: 甘肃孤狼    时间: 2015-7-19 12:43
空气动力学,应该系统的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太杂散。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bbs.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