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卩1A牵引模型 [打印本页]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6-5-9 21:42
标题: 卩1A牵引模型
来自群福建陈少文老师


作者: fshwg    时间: 2016-5-9 22:27


作者: n3wjsi84    时间: 2016-5-9 23:18


作者: 丹顶鹤    时间: 2016-5-10 04:59
请张教练介绍机身里面的重锤和其他控制装置,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和技。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6-5-10 07:32
丹顶鹤 发表于 2016-5-10 04:59
请张教练介绍机身里面的重锤和其他控制装置,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和技。

这是个半成品,沒太看清楚。他的重锤机构和牵引钩是相互独立的(以前薜民献是一体的)。还是我约陈老师自巳讲吧。


作者: 丹顶鹤    时间: 2016-5-10 13:12
赞赏 积极开展学生动脑动手制作模型飞机活动。

作者: 陈少文    时间: 2016-5-10 19:16
大拉力脱钩后,模型向上弹,重锤失重向下,控制连杆使右机翼后缘抬起,右翼迎角减少,模型向右盘旋上升后转入盘旋,调整好的话,不会波状!

作者: 丹顶鹤    时间: 2016-5-10 19:24
陈少文 发表于 2016-5-10 19:16
大拉力脱钩后,模型向上弹,重锤失重向下,控制连杆使右机翼后缘抬起,右翼迎角减少,模型向右盘旋上升后转 ...




作者: 陈少文    时间: 2016-5-10 20:00
弹射惯性消失后,重锤回位,右翼迎角回到滑翔角,滑翔半径大于爬升半径。经过多年试飞,这种方法虽无法达到F1A的圆周牵引、直线推杆爬升的状态,但解决了直线牵引松线脱钩常造成波状飞行问题,且能争取一定的高度。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起来也较容易上手。

作者: 丹顶鹤    时间: 2016-5-11 06:27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6-5-11 06:28 编辑
陈少文 发表于 2016-5-10 20:00
弹射惯性消失后,重锤回位,右翼迎角回到滑翔角,滑翔半径大于爬升半径。经过多年试飞,这种方法虽无法达到 ...

向您学习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6-5-11 18:52
陈少文 发表于 2016-5-10 20:00
弹射惯性消失后,重锤回位,右翼迎角回到滑翔角,滑翔半径大于爬升半径。经过多年试飞,这种方法虽无法达到 ...

陈老师,你要多少贴孑呀。一要多宣传自由飞让更多人了解。二要把你的经验也介绍一下,共同提高。


作者: 太平旧友    时间: 2016-5-11 19:07
陈少文 发表于 2016-5-10 19:16
大拉力脱钩后,模型向上弹,重锤失重向下,控制连杆使右机翼后缘抬起,右翼迎角减少,模型向右盘旋上升后转 ...

现在的牵引模型有副翼了?以前重锤协同控时器带动尾部控制系统的,操控尾部控制系统实现牵引爬升、脱钩跃升、改出等。


作者: 太平旧友    时间: 2016-5-11 19:15
陈少文 发表于 2016-5-10 19:16
大拉力脱钩后,模型向上弹,重锤失重向下,控制连杆使右机翼后缘抬起,右翼迎角减少,模型向右盘旋上升后转 ...

猜想:控制连杆控制机翼,减少尾部控制系统,可减轻尾部重量,对控制整机重量有好处。


作者: 13852488600    时间: 2016-5-12 11:09
太平旧友 发表于 2016-5-11 19:15
猜想:控制连杆控制机翼,减少尾部控制系统,可减轻尾部重量,对控制整机重量有好处。

尾翼迫降少不了的。这个和普通的二级牵引尾部差不多,就是控制尾舵和迫降。陈老师机头中的控制机构做得非常高明。


作者: 雷厉风行    时间: 2016-5-15 09:22
学习。顶一个。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bbs.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