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重发)无刷马达之工作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0 16:34
标题: (重发)无刷马达之工作原理
解决了图片传送的问题后,今天整理后重发。
为了直观地模拟马达的工作情况,本例是用一个三电极、二磁极内转无刷马达作为演示。当电调通电后,由电调发出有序的电脉冲驱动无刷马达运转。以下是一个运转演示: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0 16:43
(, 下载次数: 545) (, 下载次数: 307)

[ 本帖最后由 kmzds 于 2010-12-16 22:31 编辑 ]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0 16:44
由于受传送限制,动态的图形不能做大。为了方便大家研究,现贴上一张质量稍差的图像。
(, 下载次数: 309)
一、周期与频率
T -----为马达的一个工作周期
t------为一个脉冲所占的时间段,本例有六个时间段,每个t=T/6。(如果电极的数目不同,t的数目就不同,占比也不同)
f-----频率,f=1/T
ω-----角速度,ω=2πf,频率f可以改变,但tT的比值不变。随着频率的改变,转速也就发生改变,这就被称之为“变频调速”。
二、进角
进角-----当电调向电极发送第一个电脉冲时,磁极与电极之间的夹角。
进角=3600/(电极数*2)
电极的数目不同,进角就不同。
1.以本例为例,进角大于60度,请看下面的演示:

[ 本帖最后由 kmzds 于 2010-12-16 22:53 编辑 ]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0 16:48
(, 下载次数: 286)

[ 本帖最后由 kmzds 于 2010-12-16 22:42 编辑 ]
作者: fsq709    时间: 2009-6-20 16:48
很形象!很直观!:em15: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0 16:49
当第二个电脉冲到来时,由于此时磁极与电极之间的夹角不为零。A电极会给磁极一个阻力,C电极给磁极一个拉力。在这种状况下,马达是不会达到最高效力的。

2.以本例为例,进角小于60度,请看下面的演示: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0 16:53
(, 下载次数: 252)

[ 本帖最后由 kmzds 于 2010-12-16 22:43 编辑 ]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0 16:54
当第二个电脉冲还未到来,由于此时磁极与电极之间的夹角已经为零了。A电极会给磁极一个阻力,B电极给磁极一个推力。在这种状况下,马达是不会达到最高效力的。
理论上来说,当第二个电脉冲来临时,电极与磁极之间的夹角应为零,马达才会达到最高效力。
建议在选用马达与电调时,最好选同一品牌的。电调与马达的功率最好一致。
作者: 至爱一生    时间: 2009-6-20 17:07
lz辛苦了,顶顶:em26: :em26:
作者: 白山飞鸟    时间: 2009-6-20 18:03
直观清晰,:em24: 很好很好
作者: 炸机大哥    时间: 2009-6-20 18:21
又长学问了:em15: :em15:
作者: ESKYE016    时间: 2009-6-20 18:21
标题: 收藏
慢慢理解
作者: tai    时间: 2009-6-20 18:38
还是没看懂。。。555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0 18:58
同一种颜色表示同一种的极性的磁极(磁极通常用“南极”,“北极”表示),两块磁铁之间存在同极性相排斥,而异极性相吸。
作者: 老支青    时间: 2009-6-20 19:52
高水平的演示。好。
作者: bate    时间: 2009-6-20 21:02
:em26: 简单明了 说明的很透彻 要顶!
作者: 蓝色∮的海    时间: 2009-6-20 22:21
好贴收藏了:em26:
作者: michaelzyh    时间: 2009-6-21 10:54
好帖要顶
作者: 乐趣飞行    时间: 2009-6-21 11:33
好贴,收藏
作者: WYFeng_88    时间: 2009-6-21 16:17
很直观,不错!:em26:
作者: xianglei6619    时间: 2009-6-21 17:35
不想灌水的,但
不顶不行啊
作者: 慢慢熬    时间: 2009-6-21 20:17
:em15: 直接通电正负极会动吗?
作者: enzozr    时间: 2009-6-21 20:23
:em26: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1 20:27
22楼提出的问题,只需仔细研究一下本贴的“2.以本例为例,进角小于60度”就清楚了。
作者: 新飞    时间: 2009-6-21 21:05
高啊,很专业:em24:
作者: cwyg    时间: 2009-6-21 21:35
学习!
作者: wongs    时间: 2009-6-21 23:21
强贴留名,谢谢分享!:em00:
作者: qdzhengtm    时间: 2009-6-22 00:28
这才知到了无刷电机.谢.顶:em26:
作者: 翼之缘    时间: 2009-6-22 02:03
收获不少,又增长知识了,谢lz!:em00:
作者: VTOL    时间: 2009-6-22 11:09
标题: 顶!
LZ直观的分析图解,这样简明扼要地一来,可以纠正一些人把无刷马达(三相交变电流的)错误认为是和普通直流马达一样的东西了!:em26: :em00:
作者: yml    时间: 2009-6-23 10:27
顶 顶 顶! :em26:
作者: 老来少    时间: 2009-6-23 11:48
很好,特别形象。
作者: cxhai    时间: 2009-6-23 22:30
很好:em26:
作者: jiangnangao    时间: 2009-6-24 10:51
好贴!!
作者: yxchyt    时间: 2009-6-24 11:13
断掉其中一条线,马达就会烧掉:em15:
作者: wxf999    时间: 2009-6-24 11:49
:em26: 好帖,形象生动,收藏学习
作者: mira1184    时间: 2009-6-24 15:18
学习了,很形象,很逼真
作者: guoxiao2512    时间: 2009-6-25 11:53
标题: 顶!!
还有有刷的原理吗??
作者: kmzds    时间: 2009-6-25 14:03
有的,待续“有刷马达&无刷马达之区别”。:em05:
现已经续了,点击下面链接
http://bbs.5imx.com/bbs/viewthread.php?tid=309160&extra=page%3D5

[ 本帖最后由 kmzds 于 2009-9-9 15:35 编辑 ]
作者: 王麒逢    时间: 2009-6-25 14:15
:em26: :em26: :em26:
作者: l10658f    时间: 2009-6-25 21:38
感谢楼主 辛苦制作,学习中:em00:
作者: kevinkong    时间: 2009-6-26 12:13
受益匪浅,直接顶上去,哈哈
作者: gds135    时间: 2009-6-26 20:54
顶顶看
作者: 板蓝根    时间: 2009-6-28 18:37
先收藏一下.
作者: freegps    时间: 2009-7-14 10:36
那么无刷电机就是交流电机,因此有三根线。电调的作用就是将直流电变成3相交流电,电调也就是变频器,变频器的作用当然很重要。这样也理解了为何改无刷后反应变些,交流电机相比直流电机就有这个特性。
作者: XIE2099    时间: 2009-7-19 03:27
不错,收藏了,谢谢
作者: jtdst    时间: 2009-7-19 06:26
好贴,直观明了干净利落:em26: :em26: :em26:
作者: 棕色咖啡    时间: 2009-7-22 16:23
谢谢,好贴,学习了
作者: 齐齐    时间: 2009-7-22 17:28
:em26: ~\(≧▽≦)/~:em26: 强人!赞一个!
作者: ybh2002    时间: 2009-7-23 09:52
:em22: 学习 顶
作者: 蓝战士    时间: 2009-8-3 22:34
不错不错,非常直观。谢谢
作者: yjshl251    时间: 2009-8-4 16:33
不错,好东西,是我感兴趣的。
作者: 追风2k    时间: 2009-8-5 15:21
:em26: GOOD
作者: lxm970219    时间: 2009-8-5 16:08
:em26:
作者: wlknife    时间: 2009-8-5 20:24
学习了
作者: gzdcco    时间: 2009-8-6 01:59
学习:em15:
作者: weihb6    时间: 2009-8-7 07:11
高水平的演示。好。顶起、、、
作者: rockyrex    时间: 2009-8-11 14:16
强大:em26: :em26:
作者: lm2887870    时间: 2009-8-12 16:32
不错
作者: iamapighhh    时间: 2009-8-27 20:26
其实就是这样,电调相当于变频器,无刷电机=三项同步电机。
作者: pig2pig    时间: 2009-8-28 12:30
清晰直观,谢楼主~
作者: 无语的雄辩    时间: 2009-8-28 20:39
好帖子,楼主画图辛苦了!谢谢!
作者: abc127    时间: 2009-9-9 02:26
你的图收下了,所以我顶你!
作者: xugangman    时间: 2009-9-9 08:45
强帖必顶啊!
作者: chten    时间: 2009-9-10 15:25
标题: 不错的帖子
不过对于无感的无刷马达,电调是根据电机反电动势来判断换向改变马达三相上的供电,也没有什么传感器来检测磁极和电极的夹角,进角好像只是程序里设置的一个参数,好像一般不会超过30度,记不清了,以前看过一个资料。
作者: qwerty113    时间: 2009-9-11 21:48
虽然没完全看明白,但觉得真是好贴
作者: 海飞丝    时间: 2009-9-13 11:34
很形象,不错,谢谢!
作者: yys97    时间: 2009-9-14 16:13
:em26: 好贴一定要顶!
作者: binglin    时间: 2009-9-14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wenmingzz    时间: 2009-9-21 23: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xm970219    时间: 2009-10-4 13:46
:em26:
作者: minority    时间: 2009-10-6 19:08
:em24: :em24: :em24:
作者: 航MI    时间: 2009-10-9 09:15
直观易懂   好
作者: 航MI    时间: 2009-10-9 09:17
高人
作者: 瞌睡虫    时间: 2009-10-15 18:13
增长学问.
作者: ly4328887    时间: 2009-10-17 14:12
这种贴一定要顶
作者: smallworm    时间: 2009-10-17 19:14
这个需要霍尔位置传感器吗?
作者: zhf6653151    时间: 2009-10-22 15:06
一定要顶
作者: xdw001_2006    时间: 2009-10-22 20:09
比较清楚直观。好。
作者: meiyoutonghua    时间: 2009-12-15 18:00
好贴!学习啦!
作者: 734987291    时间: 2009-12-15 19:33

作者: herong987    时间: 2009-12-22 18:22
好帖子    慢慢学
作者: guguaigu    时间: 2009-12-25 13:49
:em03:
作者: wangkzh    时间: 2009-12-26 12:21
:em26: 直观易懂
作者: twtdcygah3721    时间: 2010-1-27 15:13
学习了:em15:
作者: chuiho888    时间: 2010-1-27 23:25
:em26: :em26:
作者: klsen    时间: 2010-2-20 14:11
谢谢楼主
作者: 980415    时间: 2010-6-26 17:33
LZ辛苦了
作者: F1-ems    时间: 2010-6-26 20:59
学习了


:em26:
作者: 疯狂石头    时间: 2010-7-3 21:07
看了看,还不是很懂
作者: 足行天下    时间: 2010-7-4 07:10
:em24: :em26:
作者: yangx    时间: 2010-7-4 19:46
顶!既搞清楚了无刷电机原理又搞清楚了电调的作用,非常直观!:em26:
作者: 高鼻子    时间: 2010-7-4 20:51
顶,顶,顶!
作者: yi-min    时间: 2010-7-5 13:26
简单明了 说明的很透彻:em01: :em26:
作者: st445903324    时间: 2010-7-6 13:24
:em26: :em26: 牛人啊
作者: arone    时间: 2010-7-10 17:52
好帖,顶
作者: ynkmdwl    时间: 2010-7-12 23:27
标题: 很直观
:em24: 谢谢!
作者: aerochen    时间: 2010-7-13 13:47
理解很充分!高!
作者: 980415    时间: 2010-7-13 14:02
再顶
作者: gzak48    时间: 2010-7-14 09:49
学习了。:em15: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bbs.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