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式酸素鱼雷1型(舰艇用)
全长:900 cm 直径:61 cm 重量:2,700 kg 射程:36 节 40,000 m、48 节 20,000 m 弹头重量: 490 kg 九三式酸素鱼雷3型(舰艇用、**量增加到780 kg)全长:900 cm 直径:61 cm 重量:2,800 kg 射程:36 节 30,000 m、48 节15,000 m 弹头重量: 780 kg 不过由於氧气鱼雷射程远,在缺乏敌我识别装置的当时也常常“出槌”!!!1942年3月1日爪哇海战中,重巡洋舰「最上」对美国Houston(休士顿)号重巡洋舰发射九三式酸素(氧气)鱼雷。虽然最后击沉Houston(休士顿)号重巡洋舰,但也误击第2号扫雷艇还击沉第16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搭乘的「佐仓丸」运兵船。 而且整备作业非常麻烦,发射前要先除管线内的油,而且需要4、5日的前面置作业。 所以二次大战后除了苏联还继续用过氧气鱼雷外,其他国家都改用安全性高的电池式鱼雷了作者: jameshoda 时间: 2011-11-1 12:32
二战德国战斗机的笑气加力都只敢用笑气,不敢用纯氧作者: fjs502 时间: 2012-1-27 21:55
我觉得还是这样实验保险一些:控制氧气流量,比如原先用空气为1升每分钟,需要把纯氧气调成0.1升每分钟,用细管导入到化油器入口,一步一步提高氧气流量.
载重汽车以前没有改涡轮增压以前,车上都带着氧气瓶,专为上坡时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