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罢。西部山区还要扶贫,怎么不见你去西部支援?
而且,如果我资料查的没错,这应是河北大名的四维中学的照片。
四维中学校址在大名县城内东大街天主教会大院中(现在大名县公安局所在地),当时大名天主教教区已归匈牙利人管理。教会委派一匈籍传教士名叫聂孚远的任院长,总理教舍内所设立的各级各类学校(益大小学、四维中学、还有小修道院和经言小学),并由他组织成立学校董事会。
四维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大名城内的市民、公教人员、工商业者的子女,均属小资产阶级家庭出身、极少数是地主富商家庭出身的。大多是走读生,住校生占一小部分,则是来自农村富裕中农或贫下中农家的子女。他们绝大多数是信奉天主教的,其中还有小修道院的学生。总的看来学生中信教的约占25 %。学生年龄城里的较小,均在12-15周岁之间;乡村的稍大两岁,但大都不曾涉足社会,没有任何ZZ背景。
自1938年春招收第一班学生,男女生共30多名(含原法文学校未毕业的和原五女师未毕业的)。1939年春招第二班,男女生约40余名。1940年春招第三班,男女生约50多名。1941年春招第四、五班,男女生约80余名。从1942年开始,改为暑假后招生,男女生分班编制。北院为第六班,男生40余名;南院为第七班,女生约40名。1943年秋招八班,男生40余名,第九班女生约40名。1944年秋招第十班,男生约40名;第十一班女生约40名。大名解放后,1945年秋招第十二班,男生30多名;第十三班女生约30名。44年、45年招的两届学生,均未上到毕业,学校就停办了。四维中学八年中招生共约500多名,毕业者大约300余人。赴外地报考高中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都走向社会,工农商学兵各界都有,有在沦陷区的,有去大后防的,有到抗战前线的。就目前情况来看,除了个别学生流落TW或在外国之外,真所谓“千流入大海,殊途同归正”了,绝大部分学生现在国内各个岗位上,为祖国的社会ZY建设事业贡献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不少人曾做出很大成绩,被评为各个行业的先进工作者,立了功,受了奖。目前,这些学生有的已年逾花甲,离退休了,有的也已年过半百,而仍在兢兢业业地为四化建设发挥着光和热呢。
懂了?你不去西部支援,一样可以为建设国家贡献,作为沦陷区的学生,认真学习知识,一样可以在将来建设国家。也许在当时的他们看来,今天认真学习航空,将来说不定就能驾驶轰炸机到东京上空。
看个照片就随便脑补,脑补也脑补点积极;脑补半天就这负面思想,只能说心理有啥,眼里有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