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sp2008 于 2019-1-14 20:48 编辑
我的“3D”小屋
2016年买了这台3D打印机,一值玩了2年多,机器还是那台机器,我的技术却增强了不少;说实话,3D机彻底改变了我的DIY生活,把无限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用我自己的话总结:“心有多大,路有多宽!”。这台3D打印机给我的生活增加了不少的色彩,为我的DIY立下了汗马功劳。
玩3D打印机的朋友都知道,打印最难的就是第一层着床,因为它和太多的因素有关,比如与机器调校的精度、打印温度、速度、填充率、使用线材性能、热床、贴纸和涂层等等一大堆因素关系密切,调校的好,设置正确,辅以一定的着床措施一般都能顺利打印。但也许大家还容易忽略一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如机器要放在平整稳固的平面上并辅以加固,环境温、湿度要相对恒定,不然就会带来麻烦,有时一个简单的平台调整就可能搞得头昏脑花。不过貌似现在的3D打印机带自动调平功能,我没亲身体验过,特别是对于初学者会带来来很大的方便。
去年,我把这台3D打印机进行了全面整改和升级,由此产生了本文的主题:我的"3D“小屋,为何要打造这个”3D“小屋,是为了让打印机有更安定的环境,更稳定地为我工作,为我服务;我常常喜欢观察它呼啦啦的工作,就像一部有生命的机器,拼命而有条不紊的一层一层重复着它的节奏,从无怨言;真是个有意思的机器,我应该善待它。
固定在工作台与吊柜间,结构稳固
直接把电脑与工作台隔开
分上下两仓室,上仓盖带有仓室电子温度计,仓盖上为不锈钢合页和扣
”屋“内结构紧凑,电源与主控板与机器分离
上仓料架可挂多盘打印材料,能整体移动出小”屋“
上仓开盖支撑,自动锁位
升级1:自行设计的喷嘴高度可调节组件
升级2:机身加固限位座
4个机身加固限位座
升级3:平台调节螺丝座的改进
升级4:打印观察窗
电源开关和内照明开关外置
升级5:加装DC12V内照灯
18年用了2个月的时间做了一架大普消天文望远镜,如果没有3D打印机无法达到满意效果。
主镜1.6M长,7KG多
提拔下的抱箍和遮光筒都是3D碳纤维打印的
超大件的碳纤维打印
”3D”小屋内,超大的碳纤维遮光筒几乎把我的的打印机发挥到了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