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特拉米舒 于 2016-9-8 20:00 编辑
图/文:特拉米舒
首先来介绍一下今天要飞的飞机。F-16(代号“战隼”)战斗机,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发的一款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设计的初衷是用于空中格斗,后来经过不断的升级改造成为也可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地面攻击、侦察等多种用途的战机。
1982年,F-16被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选为表演用机,并沿用至今。截止到2005年3月为止,总共有多达2231架各种型号的F-16在美军服役。
不过我们今天的主角显然不是货真价实的F-16,而是一台1/6的涡喷F-16模型。上图这位大神在视频中用他身边这台F-16模型做了一些经典的特技飞行动作,那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大神都做了些什么动作……
钟摆机动
飞机先是平飞,拉起向上,机头指向正上方时上升速度也减为零,随后机头逐渐转向落下,就像是一个敲钟的棒槌。敲钟机动也就是由此得名。这一动作首次出现是在1988年的范堡罗航展上,当时苏联试飞员克沃丘尔驾驶米格-29OVT首次公开展示了这一机动动作。这哥们儿在钟摆机动之后还接着做了一个倒飞的动作。
倒飞通场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飞机倒着低空快速的从跑道一头飞到另一头。
滚桶机动
这个动作其实多少有些形象色彩,就是飞机沿着自身的水平轴线作360度滚转。这个动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当时美国人丹尼尔·马洛尼(Daniel Maloney)首次完成了这个动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一特技动作挽救过无数飞行员的生命,因为在作桶滚时由于杆舵配合的不同,可以让飞机以螺旋线方式完成滚转,使得尾追的敌机难以预测飞行轨迹和瞄准。
平螺旋
这是个对飞机和飞行员水准要求都很高的动作。从飞行轨迹上看,飞机以很陡的轨迹呈小半径螺旋下落姿态,很像在空中旋转飘落的树叶。这个动作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20世纪初,当时螺旋是致命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那时人们认为一旦进入开瓶钻式的螺旋就不可能改出,只有等死的份儿。但在1916年9月24日,康斯坦丁·阿丘罗夫(Konstantin Artseulov)驾驶一架纽波特-21型飞机彻底打破了这一说法。他在2000米高度上有意进入螺旋然后再成功改出。此后俄罗斯军方就建议在飞行学校中加入螺旋改出训练内容。今天,螺旋改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在特技飞行竞赛中更是屡见不鲜。
眼镜蛇机动
这个动作不用说太多,许多人干脆把它称作“普加乔夫”,就像体操里的“托马斯全旋”一样。飞机先是水平飞行,突然机头迅速拉起,仰角迅速增加,最大可达110度,形成机尾在前,机头在后的姿态,活脱脱一条仰头发威的眼镜蛇。此后机头再逐渐恢复水平位置,重新进入平飞,整个过程中飞机总体飞行轨迹大致保持水平,上下起伏不大,这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普加乔夫。这一动作最初的创立者是苏联功勋飞行员沃尔克,但在1989年普加乔夫在巴黎航展上率先公开表演了这一动作,令这一特技动作闻名天下,也因此被人称作普加乔夫。当时普加乔夫展示这个动作时并非事先通知主办方,以至于当时许多现场专业人士看到机头猛地仰起达到过失速状态,认为飞机除了致命故障,即将坠毁。但结果是飞机平安无虞,普加乔夫技惊四座。
这哥们儿飞完眼镜蛇之后就直接玩起了对地悬停。
还有一个倒飞眼镜蛇,这个动作不是特别明显。
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在喷气式飞机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特技动作,比如:锤头机动、殷麦曼、库尔比特、莱维斯曼等,而这些以名字命名的动作则带有很多故事在里面。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上大神的表演视频。
表演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