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9-9-5 15:20 编辑
5.22. 遥控电动滑翔机(P5B) (节选自2019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竞赛规则) 5.22.1. 定义 由运动员在地面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各舵面,借助电动机为动力装置升空后,空气动力作用在固定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进行滑翔的模型飞机。 5.22.2. 技术要求 可用各种电池做动力源,最大标称电压为 8.4 伏。 模型在符合 1.2 条的规定下外形尺寸、重量不限。 5.22.3. 助手 允许 1 名助手入场,助手不能操纵模型。 5.22.4. 比赛时间 每轮比赛时间为 7 分钟。在比赛时间内须完成正式飞行的起飞和着陆。 5.22.5. 试飞次数 比赛时间内试飞次数不限,运动员可在飞行中或模型着陆后声明该次飞行为试飞,声明为试飞的成绩无效。 模型飞行过程中限用一次动力。 5.22.6. 成绩评定 5.22.6.1. 每轮飞行成绩为留空时间得分与着陆定点得分之和减去动力时间分,再代入 5.13.8(9)条中公式的换算得分。 5.22.6.2. 比赛进行 2 轮,取 2 轮成绩之和为正式成绩。若相同,则以其中较好一轮成绩评定名次。 5.22.7. 下述情况该轮比赛成绩判为 0 分 5.22.7.1. 飞行中零件掉落。 5.22.7.2. 模型空中解体。 5.22.7.3. 开动力次数多于 1 次。 5.22.7.4. 比赛时间结束后 30 秒仍未着陆。 5.22.7.5. 造成碰撞事故的责任者。 5.22.7.6. 着陆定点距离 50 米以上时。 5.22.8. 比赛方法和规定 5.22.8.1. 最大测量时间为 300 秒。 5.22.8.2. 赛前由抽签确定运动员的编组,每批次不少于 3 人。如遇频率相同,由裁判长指定运动员使用所报两个频率中的一个。 5.22.8.3. 比赛时间由执行裁判统一发出开始和结束的信号。 5.22.8.4. 从模型放飞出手开始计动力和飞行留空时间,动力结束即终止计动力时间,模型着陆停止前进终止计留空时间。以秒为单位。每 1 秒换算成 1 分,若超过最大测定时间着陆,则每超过 1 秒扣 1 分。 5.22.8.5. 着陆定点分(Y)以模型着陆停稳后机头在地面的垂足到靶心的距离(X)确定。计算公式是:Y=100-4X,其中 X 以米为单位。X、Y 均保留1 位小数。Y 最小值是零,不取负数。 5.22.8.6. 留空时间不足 30 秒和着陆定点时模型解体的该次飞行着陆定点分无效。 5.22.8.7. 模型着陆时若与运动员或其助手相碰,则该次飞行的定点分为零
分,允许声明为试飞。 5.22.8.8. 不计比赛时间结束后的飞行留空时间和着陆成绩。 5.22.8.9. 留空时间得分与定点得分之和减去动力时间分是该项目原始分。 以每批次为单位按原始分比例换算为正式得分,即:每批次最高原始分换算为最高得分 1000 分,其它运动员成绩按以下公式换算得分: 换算得分 = 1000 ×(P/Pw) P = 留空得分与定点得分之和(原始分) Pw = 同批次最高原始分 4.11. 遥控弹射滑翔机(P3T)(节选自2019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竞赛规则)4.11.1. 定义 由运动员在地面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控制,借助弹射绳装置弹射升空后,空气动力作用在固定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进行滑翔的模型飞机。 4.11.2. 技术要求4.11.2.1. 最大翼展 2 米,可操纵多个舵面。 4.11.2.2. 弹射绳由弹性材料与非弹性材料两部分连接组成,其中弹性材料重量不大于 100 克,非弹性材料长不小于 30 米。 4.11.2.3. 弹射绳连接模型弹射钩一端,应系有能清楚判断脱钩的标帜旗。 4.11.2.4. 模型机头前端部分最小半径不小于 7.5 毫米。 4.11.3. 助手人数允许 3 名助手进场,其中 1 名须在弹射绳固定端,助手不得操纵模型。 4.11.4. 比赛时间每轮比赛时间为 4 分钟,在比赛时间内须完成正式飞行的起飞脱钩和着陆。每轮每批次比赛开始前,各队助手有 3 分钟进场布线时间;该批次比赛结束后,各队助手须在 2 分钟时间内将本队所有的弹射绳及固定装置清理离场。 4.11.5. 试飞次数4.11.5.1. 比赛时间内试飞次数不限。运动员可在飞行中或模型着陆后声明该次飞行为试飞,声明为试飞的成绩无效。 4.11.5.2. 弹射过程中弹射绳断裂,可作一次试飞。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可更换弹射绳重新起飞。 4.11.6. 起飞方式弹射绳一端必须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弹射起飞须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放飞须在离起飞线 5 米内进行。完成弹射后,须立即回收弹射绳,不得影响他人起飞。 4.11.7. 成绩评定4.11.7.1. 每轮飞行成绩为留空时间得分与着陆定点得分之和。再代入4.10.9.8.条中公式的换算得分。 4.11.7.2. 比赛进行 2 轮,取 2 轮成绩之和为比赛正式成绩。若遇成绩相同, 则以其中较高一轮成绩评定名次,再相同则名次并列。 4.11.8. 下述情况该轮比赛成绩判为 0 分4.11.8.1. 飞行中零件掉落。 4.11.8.2. 模型空中解体。 4.11.8.3. 比赛时间结束后 30 秒仍未着陆。 4.11.8.4. 造成碰撞事故的责任者。 4.11.8.5. 着陆定点距离 50 米以上时。 4.11.9. 比赛方法和规定4.11.9.1. 最大测定值时间为 120 秒。 4.11.9.2. 赛前由抽签确定运动员的编组,每批次不少于 3 人。比赛时间由执行裁判统一发出开始和结束的信号。 4.11.9.3. 从模型脱钩开始计飞行时间,模型着陆停止前进终止计时。以秒为单位。每秒换算为 1 分,若超过最大测定时间着陆,则每超过 1 秒扣 1 分。 4.11.9.4. 着陆定点分(Y)以模型着陆停稳后机头在地面的垂足到靶心的距离(X)确定。计算公式是:Y=100-4X,其中 X 以米为单位。X、Y 均保留1 位小数。Y 最小值是零,不取负数。 4.11.9.5. 留空时间不足 30 秒时和着陆定点时模型解体的,该次飞行着陆定点分无效。 模型着陆时若与运动员或其助手相碰,则该次飞行的定点分为零分,允许声 明为试飞。 4.11.9.6. 比赛时间结束后不计飞行留空时间和着陆成绩。 4.11.9.7. 留空时间得分与定点得分之和是该轮原始分。以每批次为单位按原始分比例换算为正式得分,即:每批次最高原始分换算为最高得分 1000 分,其他成绩按以下公式: 换算得分 = 1000 ×(P/Pw) P = 留空得分与定点得分之和(原始分) Pw = 同批次最高原始分 4.11.10. 取消比赛资格 弹射过程中,弹射绳固定端脱出,则取消该轮比赛资格。 6.7. 遥控纸飞机任务飞行(选自飞北规则)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496\wps16.jpg6.7.1. 比赛模型:选手自备。模型翼展1.0米(误差不超过±50毫米),主体结构材质为KT板,基本形状如右图所示:以电动机为动力,电池限用不大于3S 2200mah的锂聚合物电池。 6.7.2 比赛场地 (见右图变更):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496\wps17.jpg比赛场地不再使用充气设备. 拱门由两个高4米立柱相距10米分立两侧,立柱上方用绳索连接,形成拱门。 拱门宽10米、高4米,两个拱门中点相距30—40米;4个立柱高度为6米,间隔15米;在每一个任务区地面垂直于飞行方向均设置有应急起飞线。 6.7.3 比赛时间:每轮比赛时间为3分钟。自选手点名进场即开始计时。 6.7.4. 比赛方法: ⑴ 选手需站在操纵区完成起飞、操纵模型,模型不得飞越安全线; ⑵ 如图示依次完成任务。模型起飞后从右侧立柱开始依次绕柱飞行,绕过第四个立柱后穿越远端拱门,然后如图示再次绕柱飞行,之后再完成近端的拱门穿越为成功飞行一圈。如此完成两圈的飞行,第二次穿越拱门后记录飞行时间; ⑶ 未完成绕飞、穿越的任务必须补做后继续下面的任务,否则该圈次飞行无效,以重回第一任务开始再记圈。 ⑷ 比赛中模型坠落复飞者,需在上一个任务区应急起飞线后起飞。 6.7.5. 成绩评定: ⑴ 每轮比赛以完成两圈飞行的用时作为该轮成绩,用时短者名次列前。 ⑵ 比赛时间结束后未完成两圈者以实际完成任务数及用时作为该轮成绩,在完成比赛任务选手之后依次排定名次。 6.7.6. 允许一名助手进场,助手不得操纵模型。 6.7.7. 判罚: ⑴ 选手必须在模型机头及其他尖锐的结构部位做必要的防撞处理,若因未做处理或处理不当在比赛中损坏比赛道具的将依据损坏程度给与终止该轮比赛、该轮比赛判为零分直至取消比赛成绩的处罚; ⑵ 比赛中模型飞越安全线者,终止该轮比赛,记录实际完成任务数及用时作为该轮成绩。 6.2.多轴无人机任务飞行 (节选自第二十一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竞赛规则) 6.2.1. 技术要求:比赛模型为具备六轴陀螺仪的遥控四轴飞行器。对角电机轴距在 200-230 毫米之间,动力电池限用不大于 1s550mah 的锂聚合物电池。 6.2.2. 比赛模型:选手自备。 6.2.3. 比赛场地(见图 9):任务按逆时针方向均匀布置在直径 6 米左右的圆上。 6.2.4. 比赛时间:每轮比赛时间为 2 分钟。自选手点名进场即开始计时。 6.2.5. 比赛方法:选手操纵模型如图示依次完成各项任务,漏做任务重做无效。允许选手跟随模型操纵。 6.2.6. 比赛任务要求及计分: (1) 起飞、自转:模型由起降区起飞后超过高度为 1.2 米的标志杆后自转一周。完成得 20 分; (2) 穿越圆环:圆环直径 0.6 米,圆心距地面高度 1.2 米。完成得 30 分; (3)空中翻滚:做翻滚动作一次。完成得 10 分; (4)穿越天井:从下向上穿越竖井。竖井直径 0.6 米、高 0.8 米、底端距地面高度 1 米,井壁为网状。完成得 50 分; (5)空中翻滚:做翻滚动作一次。完成得 10 分; (6)冲出隧道:穿越口径为 0.5*0.5 米正方形,长 1 米的隧道,隧道置于 0.8 米左右高的高台上,隧道壁为透明材质。完成得 50 分; (7)着陆:飞回起降区着陆。着陆在直径 0.6 米的停机坪内得 30 分;着陆在直径 0.6 米圈外的起降区内得 10 分;着陆在起降区以外判为 0 分。 6.2.7. 成绩评定:每轮比赛以完成任务的项目得分之和作为该轮成绩。 6.2.8. 判罚: (1)模型的着陆必须是一次完成,在起降区外触地再进入区内的, 在起降区内触地再停在区外的,成绩均计算为起降区外; (2)模型着陆时翻覆,不记着陆分。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496\wps18.jpg
航天项目 带降火箭50米打靶赛 比赛场地(见图6):以靶心为圆心,半径为15米的圆内为得分区域。起飞线距离靶心50米。发射架整体位于起飞线之后。赛前完成模型制作和调试。 发动机型号为1/2A3-2。允许对飘带材料进行更换或重新加工,但必须现场制作,必须保证飘带的最小尺寸25毫米X300毫米,长宽比为10:1。 比赛时间:每轮比赛时间为3分钟。比赛按编组进行,由裁判员统一倒计时发令。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 比赛方法:以模型火箭降落后,头锥最前端垂足所在得分区域对应的分值为参赛选手该轮比赛成绩。直径分别为2、9、18和30米的4个同心圆对应分值分别为100、80、60和40分,若模型火箭的头锥顶部压线,按高分值记分。 允许一名助手进场送发射装置,发射装置不得共用。 成绩评定: (1)每轮比赛以得分作为该轮成绩,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2)比赛进行两轮,以两轮成绩之和作为比赛成绩排定名次。如名次相同,则以最好的一轮成绩排定名次;如再相同,则并列。 判罚:模型火箭解体或未能完全打开飘带或未降落在得分区域内,均为发射失败,该轮成绩记为20分。未起飞者该轮成绩记为10分。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496\wps19.png 图 “神箭”火箭50米打靶赛场地示意图(单位:毫米) 小力士伞降火箭 伞降火箭留空比赛是指模型是单级的,由单个模型火箭发动机推动,含有l 顶或多顶供回收的降落伞。降落伞(1 顶或多顶)必须装有最少3 根伞绳。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在任何时间更换模型内的降落伞。 使用发动机B6-4 计时和评分 5.4.7.1. 总的飞行时间从模型在发射架上第一个动作开始,直到该次飞行结束。模型留空每 1 整秒得 1 分。 5.4.7.2. 略 5.4.7.3. 每名运动员两轮飞行有效成绩的总和作为最终成绩。 第一轮比赛时间为 8 分钟,第二轮比赛时间为 5 分钟; 两轮均测定比赛时间内模型有效飞行时间,且第二轮最大测定时长为最大计时限,比赛时间到,即停止计时。 两轮飞行时间均达到计时最大限时,以第一轮超出计时最大限以外的时间评定名次,飞行时间长者名次列前。 附:航天模型定义 第五章 航天项目类 模型火箭或火箭推进滑翔机 — 模型是不利用空气动力产生的升力去克服重力,而是靠模型火箭发动机的推进,从发射装置上起飞升空;它的爬升轨迹与地面垂直或接近垂直,且垂直于发射器上的 60 度的圆锥体内; 它装有能使之安全返回地面,以便再次飞行的回收装置,它主要由非金属部件构成。 模型火箭发动机定义 模型火箭发动机是指一种固体推进剂火箭反作用式发动机,其中所有可燃烧性质的化学成分均已预先混合好,随时可供使用。 航天模型的分类 S1 高度火箭 S3 伞降火箭 S4 火箭推进滑翔机 S5 仿真高度火箭 S6 带降火箭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496\wps20.pngS7 仿真火箭 S8 遥控火箭推进滑翔机 S9 自旋转翼火箭 航天模型的技术要求 模型火箭在发射、操纵和飞行之前,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重量 总重量或最大重量,包括模型火箭发动机(1 个或多个)在内,不得超过1500 克。规则中对不同的级别分别有限定。 推进剂 发射瞬间的模型火箭发动机(1 个或多个)所含推进剂材料的重量不得超过 200 克,总冲不得超过 160 牛·秒。 结构要求 模型火箭的结构应具有多次飞行的能力,并应含有下降着陆时能减速的装置,以便其结构不致有实质性的损坏,也不会对地面人员和财物造成危害。 允许模型火箭在飞行过程中抛出其发动机(1 个或多个),但要保证其安全性。在火箭推进模型滑翔机(S4)上,其发动机壳体脱离发动机舱,下降时必须连有一条展开尺寸不小于 25×300 毫米的飘带或面积不小于 4 平方分米的降落伞。 遥控火箭推进滑翔机(S8)不得在飞行和着陆过程中有任何部分分离。 多级模型的下面级允许没有回收装置而采用翻转回收,但要具备: (1) 下面级有 3 个以上的尾翼。 (2) 长度不大于发动机长度的 1.5 倍。 (3) 竞赛裁判长认为下降是安全的。 模型结构中不应使用实质性的金属部件。这些部件是指那些可以照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头锥,箭体管,翼片和任何箭体外部锐硬部件,或内部重金属部件。 S1、S3、S5、S6 和 S9 模型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分级要求应符合 5.4.1 条。 S5 模型最小直径的封闭箭体的长度至少等于或大于上表每级箭体总长度的50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496\wps21.jpg。 设计和制作应包括提供气动稳定和所需恢复力的安定面,以维持基本正确的和可预计的飞行轨迹。如果竞赛裁判长要求,模型制作者必须给出有关模型的重心位置、压心位置、总重量、推进剂燃烧后的重量和飞行性能的计算或测量数据。 模型火箭不应含有任何爆炸性或烟火类载荷。 依靠作用在模型上的气动升力稳定滑翔返回地面的 S8 模型,其最小总发射重量(包括发动机和发动机舱)不应小于该类模型最大规定重量的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496\wps22.jpg。 模型火箭发动机说明 模型火箭发动机应是固体推进剂反作用发动机,其所有推进剂成分预先装进壳体内,不易被取出。延时剂和弹射剂可以预先混合,并分开装填, 但此附属件应为一个预先装好的单件,并包含其余的燃烧成分。在竞赛中不允许对比赛使用的发动机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动。 竞赛总则 分级技术要求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496\wps23.jpg 注:1. S1A/2 使用一枚 1/2A 发动机。 2. S5B 使用 1 枚 B6-4 发动机(直径 17.5 毫米)。 3. 对于 S3、S4、S6、S9 类,如出现加时赛时,可以增加 1 枚(架)模型并应根据竞赛安排于当日飞行。 发射 组织 在与模型火箭发射和飞行有关的所有操作过程中,飞行场地上的一切关于操作的安全和实施的权力应授予一名竞赛裁判长。竞赛裁判长要提供足够的机会和设施,以便让参加每个项目的所有运动员,在裁判员的监督下, 在比赛时可以同时获得发动机并准备他们的模型飞行。竞赛场地内只准 1名参赛运动员进入,由运动员本人完成发射前的准备工作(S8 项目可有 1 名助手帮助完成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飞行许可 飞行场地上所有提交操作的模型火箭,应由竞赛裁判长或裁判员,根据模型在飞行时是否安全,作出同意或不同意飞行的决定。 发射装置 必须采用能限制模型火箭在水平方向运动,并能获得足够的、可预计达到相当安全飞行速度的发射装置或机构。必须采用与水平夹角大于 60 度的发射角发射。 助推发射 发射架不得给模型火箭以任何速度或改变其动量,这些只能由模型中的模型火箭发动机来完成。不允许在发射架中设置机械装置进行助推发射。 发射程序 点火发射必须由离开模型至少 5 米的电气装置进行,全部发射程序必须由运动员操纵(S8 项目除外)。运动员应按裁判员的要求控制点火装置的安全销,它可以阻止模型被点火和发射,只有安全销插入点火装置才能有效点火。当确认模型处于安全和满意状态可以点火和发射时,运动员才能把安全销插入点火装置,以举手示意向裁判员申请点火和发射。在模型火箭可以点火和发射前,竞赛裁判长必须将预备发射的信息通知发射点附近的所有人员,并且在模型火箭点火和发射前给出最少 5 秒钟的倒计时。 气象条件 风速应小于 10 米/秒,能见度必须大于 500 米。 热气流的产生和探测 不允许以机械的或扰动的方法产生热上升气流(挥动外衣、发散反射片、热空气鼓风机、摩托车等)。 只要不影响比赛的进行,允许采用地面的或系留的方法探测暖气流。 正式报名 审核 比赛之前,模型必须进行审核并作标记。同一模型不可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比赛项目中飞行。 模型标记和识别 每枚参赛模型应在其箭体、尾翼或其它外部部件上,明显地以字母和数字标出运动员的会员号码,字高约 10 毫米。分级的模型必须在每一级上标出。 正式飞行 一次正式飞行的定义 点火后,模型或它的任何部分离开发射架或己升空,就认为是一次正式飞行。 飞行次数 每一项目的比赛进行 2 轮正式飞行。 重新发射 经认定发射时发动机没有点燃,模型在发射架上没有动作,允许重新发射。如果模型或模型的任何一部分离开发射架,有以下情况之一发生,允许重新发射。 (1)模型在飞行期间和另外的一个模型碰撞。 (2)经证明为无线电干扰。 发动机点燃,模型离开发射架后,发动机产生的其它故障不能作为重新飞行的依据。 取消比赛资格 裁判员可在任何时候,对他们认为不符合比赛规则的任何模型, 或者认为操纵时不太安全的任何模型,经竞赛裁判长同意可取消其比赛资格。 由于飞行特性的原因飞行路径是不稳定的,不可预测的飞行轨迹,可取消该模型的某次飞行资格,但不取消全部比赛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