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在网上遭到一些资料提供你参考!
校本课程领航 凸显科技教育特色 昌平区南口铁道北中学 杜志辉
北 京市昌平区南口铁道北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是“北 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学校多年来形成了“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特长,科技教育领先”的办学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学校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亮丽学校特色的工程来抓;围绕学校实情,充分挖掘自身教育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显学校特色。”
2007年我校制定并实施了《航模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完成了航模活动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向课程的改造。航模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自身的历史、特点以及可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在校外理论专家指导下开发的。
一、选择“航模”作为校本课程的背景
(一)“航模”的概念 航空模型运动是以操纵、放飞、自制或装配的模型航空器进行户外活动、训练比赛或创纪录飞行的一项科技性较强的运动。我国航空模型的运动科目(留空时间、飞行速度、飞行距离、特技、“空战”等)齐全,各级竞赛固定规范,航模制作工具简单,原材料易找,学生入手容易,学校便于通过课程进行普及。 (二)航空模型运动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亲手制作的矫健雄鹰翱翔蓝天,往往会使青少年产生美好的遐想,激励它们不停的追求,使他们从兴趣爱好走进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理想。参加这项活动还可以学到许多科技知识,培养既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和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学校已取得的成绩
学校自1981年开始开展了“航模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航模活动氛围,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从学校的课程资源来看,我校有3位教师经过培训,具有航模教学的能力,其中张瑷亭老师是一位全国知名的航模教练,他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家和北 京市一等奖。因此,选择“航模”作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学校的实际。
(四)学校在开展航模兴趣小组活动中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松散,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其次“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飞行操作,缺少航空模型创新制作过程,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航模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编排。航模校本课程的开发,纠正了航模活动在这两方面的不足。
二、航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设计航模课程活动目标
中学航模课程是以航空模型科技活动与中学科技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构建适合中学生的航模活动体系。它是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航模教学,它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强调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做”,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它是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航模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学生的科学观念、素养和精神,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性格等),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开设航模校本课,把“航模科技教育”引入课堂
以往航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活动重技能轻知识,能为学生提供的参与机会少。学校领导和航模组成员一起对“航模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和系统安排:
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两位有一定航模特长的教师担任 “航模教学”的实验教学工作。同时由专家、校长、教师组成开发小组,共同开发航模校本课程教材。
其次,时间安排上,由教导处专门将每周固定一节课开设为航模活动课,保证航模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再次,对象和组织上,初一、高一年级以行政班为单位必修航模活动课,其他年级打破原有班级制,按照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选修航模课程。
(三)建立“分层定位”的航模课程内容体系
只有通过航模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传授,才能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和技能,科技素养不断提高。通过对航模活动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航模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逐步完善。
我校开发航模校本课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组织活动,重航模飞行技能掌握,轻航模制作和飞行原理知识传授,使得学生只具备航空模型的飞行技能和竞赛技巧,缺少模型制作和改良的创新能力。
【第二阶段】 学校将航模活动课程从选修课转为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组织形式。在起始年级开设必修课,要求学生能掌握航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能够制作简易模型和“操作飞行”,使学生基本具备“航模活动特长”;其他年级则在此基础上开设选修课,既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维修和制作复杂模型,掌握复杂的“操作和飞行技能”,达到培养学生对航模科技不断追求的目标。
表一 航模科技教育校本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 适应年级 | 学习类型 | 简易模型制作及飞行原理(初中)
| 初一年级
| 必修
| 航模操纵与飞行(初中)
| 初二年级
| 选修
| 初三年级
| 模型制作及飞行原理(高中)
| 高一年级
| 必修
| 航模操纵与飞行(高中)
| 高二年级
| 选修
| 高三年级
|
(四)探索富有实效的课程教学方法
航模校本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努力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做中学。航模活动课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其结构是 “讲解----释疑”,通过教师生动、具体的讲解使学生获得深切感受。在“航模史的发展”教学中,教师比较多的运用讲授法,向学生系统地描述航空模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如学生了解飞行原理的发现,“双纸气流减压原理”、“单质气流上升”等等。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师生通过对话和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合作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法、参观法等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法,其结构是“创设----激发----想象”。如“手掷滑翔机飞行”教学,老师现场试飞两架飞机,一个滑行距离很长,一个很快机头朝下栽在了地上,然后老师精心设置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两架外观看似一致的飞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飞行状况”的兴趣,了解“手掷滑翔机飞行”的调试技巧。但这种方法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操作能力下方可运用。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航模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法让学生接受学习和教育。如在课程结业评价时,老师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制作并试飞一架飞机,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作品“气动火箭” “二级牵引滑翔机” “二级橡筋模型飞机” “火药发动机火箭” “旋伞直升机” “携伞直升机”和“初级橡筋模型飞机”等都是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法完成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提升了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助,相互指导,更好的落实了科技技能。
(五)初步构建航模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是航模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学校验证航模活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检查教师落实航模课程教学计划和目标的情况,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习。
评价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同时兼顾学生航模制作与飞行的基本功操作。对学生航模制作的作品评价,我们不仅要求教师重视课堂展评,而且积极创设条件,加强课外展评和比赛。我们在学校开设一个“航模科技园地”,内设专门的“展览室”,定期在展览室里展出学生的作品。每学年我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航模活动,如 “五月航模校级比赛” “春运会航模飞行表演”。积极参加“昌平区航模赛” “北 京市航模赛”及“全国航模赛”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航模活动交流、展示的舞台,显示学生的特长与才能,给学生进行肯定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航模活动的快乐。
http://www.bjkecheng.cn/news_31609.html
—— 文稿源自昌平区《研究与实践》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