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翻出这这帖子,想起那一次的培训,有些激动,上了年纪才开始实现儿时的梦想,那张合影照找不到了,却在这里意外看到。感谢LZ,感谢论坛。当时的水平也就小朋友级别,现在也开始用CATIA画图,用3d打印,用激光切割,制作了一些轻木、复材的模型,训练的小朋友也在陕西省的航模锦标赛中获得过奖牌。橡筋动力获得银牌,遥控纸飞机竞速获得金牌。感谢张老师带我们入门! 也不知道照片里的那些同学现在是否还在玩航模……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如果比赛的主办者只是因为F1项目比赛“烦”而放弃它,那可真是无语。 |
自由飞项目 要比遥控的烦,每次比赛比遥控的人多了去了!!! |
这样活动是很好的,赞扬! |
richardglc 发表于 2013-11-28 18:53 赞同 |
|
顶,支持这些传统活动,我小孩玩的天驰2,全凭借他自己的悟性,有科技辅导员辅导就好了,我们市里科技节是魔方比赛,各学校就学魔方,哎,有这个心,没这个环境........ |
现在比赛都是使用指定套材,在调整方面有很多地方可以简化,对没有经验的老师来说比较容易上手,以后再逐步提高。对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爬升、平飞和滑降三个阶段经行力学分析,我们不难得到力的平衡关系。平飞时升力=重力,爬升和滑降时升力<重力,而橡筋动力系统的特点是螺旋桨转速由高到低,并且是开始时转速快,但维持时间很短,接下来是较长时间的较为均匀的减速,这就使得飞机起飞时速度很大,机翼产生的升力>重力,不符合爬升的平衡关系,所以飞机容易拉翻或急速抬头失速,不能平稳飞行,知道原因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 一、正确安装模型,并通过移动翼台调整滑翔状态,不用调整任何舵面,因为将来提高成绩才需要做这方面的调整。 二、小动力试飞,进一步确定滑翔状态是否调整好。橡筋绕50到80圈,飞机水平释放,飞机应该能以较小角度爬升再转入滑翔,观察确认滑翔是否良好。 三、大动力试飞。手绕橡筋150~200圈,飞机机身与水平面成30度角,机翼沿着机身纵轴向右转动45度角释放,飞机会向右盘旋上升,因为机翼倾斜后,升力只有一部分用于克服重力,满足飞机爬升的力平衡关系,另一部分作为的向心力使飞机转弯,两个运动的合运动就是飞机盘旋并升高。 这种方式因为不用做太多的调整,比较容易被初学者接受,缺点就是对角度的要求比较高,每个飞机的出手角度都要在试飞中探索,飞机爬升路程长,橡筋的储能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比较多,飞机最终爬升的高度受影响,另外飞机滑翔没有调整为盘旋状态,顺风直线降落,滑降阶段的留空时间也较短,所以比赛成绩不十分理想,但对没有基础的学校来讲,要做好也不容易,比赛中常见为成绩起伏很大。 我现在基本上是采用向右滚转爬升,向左盘旋滑降的飞行方式,优点就是爬升轨迹像是一个大螺距的弹簧,飞机机身大约与水平面成60~70度角,模型最终爬升高度大,滑降时间长,容易取得好成绩,2可国产橡筋绕400圈,留空时间都在1分钟左右,用进口橡筋很轻松就突破1分钟。但这种方式需要副翼、方向舵和橡筋扭矩的相互配合,调整上技术要求太高,今年5月的比赛想尝试推广,结果所有的老师都说不理解,不知道怎么做,所以,紧靠一两次的学习培训,想提高水平很难,关键是我们辅导老师缺少钻研劲头,而自身基础又差,还都把目标定在争取成绩向学校领导交差上,急功近利。搞了四年比赛没有竞争对手,都不想再带队了,否则对其他学校的打击太大,退出来到各个学校去搞点辅导培训,或许还能有些效果。 |
航模技术初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