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今年在西安举办的一次航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照片

查看数: 12227 | 评论数: 9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11-27 14:54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zyue2002 于 2014-1-2 10:03 编辑 今年在陕西举办的一次航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照片

回复

wstcndytb 发表于 2019-6-19 11:54
忽然翻出这这帖子,想起那一次的培训,有些激动,上了年纪才开始实现儿时的梦想,那张合影照找不到了,却在这里意外看到。感谢LZ,感谢论坛。当时的水平也就小朋友级别,现在也开始用CATIA画图,用3d打印,用激光切割,制作了一些轻木、复材的模型,训练的小朋友也在陕西省的航模锦标赛中获得过奖牌。橡筋动力获得银牌,遥控纸飞机竞速获得金牌。感谢张老师带我们入门!

也不知道照片里的那些同学现在是否还在玩航模……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zyue2002 发表于 2014-10-12 10:09
如果比赛的主办者只是因为F1项目比赛“烦”而放弃它,那可真是无语。
fdqh 发表于 2014-10-11 21:04
自由飞项目 要比遥控的烦,每次比赛比遥控的人多了去了!!!
wzs1940 发表于 2014-9-28 23:37
这样活动是很好的,赞扬!
雨霏霏 发表于 2014-9-23 11:48
richardglc 发表于 2013-11-28 18:53
我觉得任何运动都要与时俱进,航模本来就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东西,一定要紧跟技术进步. 现在的小朋友什么都见 ...

赞同
雨霏霏 发表于 2014-1-28 15:28



雨霏霏 发表于 2014-1-28 15:24
顶,支持这些传统活动,我小孩玩的天驰2,全凭借他自己的悟性,有科技辅导员辅导就好了,我们市里科技节是魔方比赛,各学校就学魔方,哎,有这个心,没这个环境........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7 20:05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7 17:39
那你们比赛时,采用多少克动力橡筋?

2克橡筋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7 17:39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7 14:44
这个是在右拉角度不太大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方法,如果原来已经有右拉角度了,在增加的角度过大,拉力的效 ...

那你们比赛时,采用多少克动力橡筋?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7 14:44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7 10:22
修整螺旋桨拉力线角度:如果单凭改变机翼的副翼无法得到理想的飞行状态,我们还可以修整螺旋桨拉力线角度 ...

这个是在右拉角度不太大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方法,如果原来已经有右拉角度了,在增加的角度过大,拉力的效率会降低,实际效果并不一定好,另外,螺旋桨的桨轴摩擦力大,磨损厉害,转速也受到影响。正确的做法是用方向舵和副翼联合调整,即调整为滚转爬升的方式,当然这要求的技术难度就提高了。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7 14:37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7 10:44
你们试过调整螺旋桨右拉,来提高成绩吗?

一般不需要,因为套材都已经做有右拉和下拉了,但是有个别模型因为机翼变形的原因,也需要自己增加一点角度,但对其他学校老师辅导时都不敢讲,以免把问题搞复杂了。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7 10:44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7 01:54
这些都已经对大多数学校老师来讲很深奥了,认真理解体会的肯定会有提高。

你们试过调整螺旋桨右拉,来提高成绩吗?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7 10:22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7 01:47
现在比赛都是使用指定套材,在调整方面有很多地方可以简化,对没有经验的老师来说比较容易上手,以后再逐 ...

修整螺旋桨拉力线角度:如果单凭改变机翼的副翼无法得到理想的飞行状态,我们还可以修整螺旋桨拉力线角度来调整调整模型飞机爬升姿态。
直向上冲失速下落,是右拉不足;应增加右拉;右旋不上甚至坠地(俗称刷锅)是右拉太大,应减少右拉。正确的方法是修正前机身端口的斜面。此时千万不能再调整舵面,否则,会把调整好的滑翔状态破坏掉。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7 01:54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5 14:49
这还只是一点皮毛而已,针对的是一般的普及级航模。

这些都已经对大多数学校老师来讲很深奥了,认真理解体会的肯定会有提高。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7 01:51
richardglc 发表于 2013-12-6 10:34
仅凭一人难以力挽狂澜哪

的确是这样,但全市搞航模的在校教师也就两个,另一个也快退休了,再不做点普及培养工作,以后就没人接班了,只能尽力为之,希望这个活动能在学校里长期开展下去。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7 01:47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5 10:18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调整机翼台位置:  机翼台插装在前机身圆管上是可以向前向后移动的, 其目的是可以调整模 ...

现在比赛都是使用指定套材,在调整方面有很多地方可以简化,对没有经验的老师来说比较容易上手,以后再逐步提高。对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爬升、平飞和滑降三个阶段经行力学分析,我们不难得到力的平衡关系。平飞时升力=重力,爬升和滑降时升力<重力,而橡筋动力系统的特点是螺旋桨转速由高到低,并且是开始时转速快,但维持时间很短,接下来是较长时间的较为均匀的减速,这就使得飞机起飞时速度很大,机翼产生的升力>重力,不符合爬升的平衡关系,所以飞机容易拉翻或急速抬头失速,不能平稳飞行,知道原因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
一、正确安装模型,并通过移动翼台调整滑翔状态,不用调整任何舵面,因为将来提高成绩才需要做这方面的调整。
二、小动力试飞,进一步确定滑翔状态是否调整好。橡筋绕50到80圈,飞机水平释放,飞机应该能以较小角度爬升再转入滑翔,观察确认滑翔是否良好。
三、大动力试飞。手绕橡筋150~200圈,飞机机身与水平面成30度角,机翼沿着机身纵轴向右转动45度角释放,飞机会向右盘旋上升,因为机翼倾斜后,升力只有一部分用于克服重力,满足飞机爬升的力平衡关系,另一部分作为的向心力使飞机转弯,两个运动的合运动就是飞机盘旋并升高。
这种方式因为不用做太多的调整,比较容易被初学者接受,缺点就是对角度的要求比较高,每个飞机的出手角度都要在试飞中探索,飞机爬升路程长,橡筋的储能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比较多,飞机最终爬升的高度受影响,另外飞机滑翔没有调整为盘旋状态,顺风直线降落,滑降阶段的留空时间也较短,所以比赛成绩不十分理想,但对没有基础的学校来讲,要做好也不容易,比赛中常见为成绩起伏很大。
我现在基本上是采用向右滚转爬升,向左盘旋滑降的飞行方式,优点就是爬升轨迹像是一个大螺距的弹簧,飞机机身大约与水平面成60~70度角,模型最终爬升高度大,滑降时间长,容易取得好成绩,2可国产橡筋绕400圈,留空时间都在1分钟左右,用进口橡筋很轻松就突破1分钟。但这种方式需要副翼、方向舵和橡筋扭矩的相互配合,调整上技术要求太高,今年5月的比赛想尝试推广,结果所有的老师都说不理解,不知道怎么做,所以,紧靠一两次的学习培训,想提高水平很难,关键是我们辅导老师缺少钻研劲头,而自身基础又差,还都把目标定在争取成绩向学校领导交差上,急功近利。搞了四年比赛没有竞争对手,都不想再带队了,否则对其他学校的打击太大,退出来到各个学校去搞点辅导培训,或许还能有些效果。

richardglc 发表于 2013-12-6 10:34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5 02:45
去年3月应教育局的课外活动中心邀请,给全市的中小学航模辅导教师也开了这么一个培训班,只讲一个橡筋动力滑 ...

仅凭一人难以力挽狂澜哪
阳光月亮 发表于 2013-12-5 20:40
woaics404 发表于 2013-11-28 12:45
你好,我是太原市一所农村小学的科辅教师,苦于没有航空模型学习的资料。看了你发的培训照片,非常羡慕。冒 ...

朋友  有了共享哈  我也看看哦
阳光月亮 发表于 2013-12-5 20:38
本帖最后由 阳光月亮 于 2013-12-5 21:14 编辑
w99 发表于 2013-11-27 17:56
相信我,这些老师培训完了就结束了,你不能指望学校会开展这个玩意。。。行政命令也不能起作用,除非你把 ...


不拿钱也可以弄比赛的。我们小学就准备弄。不过是一般的小弹射 纸飞机和别的海 车 遥控项目。学校开不开航模主要是看上级搞不搞活动,有没有评比。当然钱多也是好事 。我们这里每年都有个科技节。纸飞机是我喜欢,再看到市里有比赛,老在领导面前说  嘿嘿 目前说是准备加这个纸飞机了。O(∩_∩)O~

可怜身上衣正单 发表于 2013-12-5 16:39
航模技术初级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