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楼主 ,我现在也是一所农村初中航模社团的辅导老师,对于现在学校教育的现状很无奈。 |
haimowang 发表于 2014-2-16 11:58 我喜欢航模活动流金岁月的 美好回忆 ,期待您的好文章! |
美好、愉快的回忆!我也有一份﹕时间1965年10月2日……。 |
真好,都成文物了。 |
好 |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4-2-16 11:09 编辑 WENYEE 发表于 2014-2-14 20:30 [size=12.17391300201416px] [size=12.17391300201416px]“ 航模有丰富的生活,同时也有丰厚的文化。” 在这里,遇到知音难得!感谢所有理解我的老师们 |
本帖最后由 WENYEE 于 2014-2-14 20:32 编辑 楼主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老航模专家。也钩起了我很多回忆。航模有丰富的生活,同时也有丰厚的文化。 |
厉害,航模运动蓬勃发展 |
|
五十年前的激情,顶起来。 |
莫非是楼主也? |
学习 |
沙发 |
五十年的基础,不简单,我们这些才玩了半年的要加油哦!!! |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4-4-9 09:54 编辑 当年,航模俱乐部的教练们根据几次参赛的表现,选拔他和一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冠军魏同信参加了河北省少年航模集训队。政审工作是高秀英老师做的,高老师跟我说:“这些经过培养孩子,将来可能成为国手,所以家庭成分要特别认真审查。”他俩父亲都是产业工人,祖上三代都是贫农,没有任何ZZ历史有问题,所以都被选到省集训队。(当时天津是河北省的省会) 如果不是1966年后十年的蹉跎岁月,他们后来可能会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航模比赛,但我最希望的还是他们能成为当代优秀的航空航天工程师。 这十年耽误了多少人才?又磨练了多少精英?具往矣!历史发展,谁沉谁浮,变化莫测。 2008年4月 |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4-2-14 18:04 编辑 本文是我保存1964年于文友写在一篇稿纸上的作文草稿,记录的是当年暑期在国防体育场召开的全市中小学航模竞赛中,他参赛中的一小段经历。四十多年后的2008年春 节(正月初六),那些当年的小航模迷们在天津中学航模教室聚会时,我拿出这张已经发黄的旧稿纸给他和大家观看,都由衷的感到惊喜,更加珍惜童年时代航模情谊。于文友仔细阅读了这篇自己写的日记激动地说,想念黄在中老师,想念赵铁成,非常怀念童年时代航模趣事。 今天我对这篇44年前的作文稍加修饰记录在计算机里,一方面是回忆往事,另一方面作为教育现在学生的范文。现在学生们的航模文章都是通过电子邮箱发到我的笔记本电脑里。这在那个几十年前艰苦的岁月里是神话,是科学幻想。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大跨越的进步,航模教学手段也在突飞猛进。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经济、科技大发展的时代。 记得第三轮,于文友抓住上升气流的时机,尽管飞出了120秒的满分成绩,大概是因为没出现“千钧一发的时刻”,语文作文课要求突出主题,文章中就省略了,也是给读者留有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