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4857|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艰苦岁月 赛前回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09: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9-12-2 18:56 编辑

艰苦岁月     赛前回眸

        看!在这张照片里的年青人,有的坐在破草席上,旁边的乱草堆上还放着一顶旧草帽。后面站着的人们在聊天。你能想象,这是什么地方,这些人在干什么吗?
    仔细看,把照片放大了看,草帽后面靠在墙边的是模型飞机的机翼、尾翼还有连在一起的机身。
    近处,面对我们左手托腮与长辫子姑娘说话的是天津市唯一的线操纵特技女运动员景承茹。景老师文G前是和平区少年之家的航模辅导员,八十年代后又任天津市少年宫航模辅导员工作。

    原来这些年青人是在等待送他们去几十里外,北郊韩柳墅参加航模比赛的嘎斯大卡车。你看车上挤满了要去参加航模比赛的中学生。把照片放大了再看,其中至少有六名女同学也挤在这汗流浃背的男同学中间。还有这么多人在下面等待呢,别着急还有两辆卡车没到了。
    让现在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是,卡车的车帮只比膝盖高一些,绝没有超过腰部,又没有其他护栏。填满了拥挤在一起站着还得小心护持自制模型飞机的中学生们,几十里路的前拥后挤颠簸摇晃,多悬呵!太危险了!交通警让通行码?! 现今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然而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脚踏实地走过的坎坷航模路。
    几十年过去了,从1955年首届航模比赛至1966年,每年的航模比赛都是这么艰苦的往返行程,还真没听说发生过什么危险。学生时代,我经历过每次都从八里台附近的国防体育场集合出发,到过塘沽西开海边盐碱地,到过张贵庄机场,后来才固定在北郊韩柳墅的航空运动俱乐部。这几十里近百里,那个年代公路还很不平坦,有很多还是坑洼不平的坎坷土路。因为我晕车很厉害,每次都是站立或坐在卡车的尾角,呕吐时可以顺风吐在车厢的外面。车厢后面颠簸得最厉害,这一路的恶心翻心呕吐的难受滋味至今难忘。
   

    你看,又来了一辆。车帮侧面靠着大黑板粉笔画的记分大表格。黄在中老师正在与司机笑谈。坐在司机楼上面的正是我的学生于文友,他荣获了当年小学组的牵引模型滑翔机冠军。(这应该是1963年)
   
  





    黄在中老师是国防体育那个年代的航空模型俱乐部 教练。每年的中小学生航空模型运动会他都是组织者、总裁判。你看,卡车陷在泥窝里了,他第一个跳下车,双腿浸泡在泥水里,空转的车轮甩溅他一身泥污。
     

   


    宽阔的航空运动俱乐部大草地到了,站了一道饱受颠簸煎熬的同学们纷纷下了车。呕吐一路的我已经筋疲力尽,调整试飞,抖擞精神准备上阵。
     哨声长鸣,裁判员马上分组点名,紧张的比赛就要开始了。

                  
    夏日清晨,在不能遮荫避雨的荒郊野外。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更没有喝彩,唯有这群中学生们对飞行的热爱,对蓝天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老照片中风华正茂的青年们,现在都已华发苍苍,谈起当年航模的磨练,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在土坡上用竹竿悬挂的长条大红布竞赛会标,下一届比赛只须更换其中的黄色方纸书写的内容即可。哪里象如今现在,得花几千上万元布置的巨幅面会标。



                     这些黑白老照片都是1966年之前的!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2 收起 理由
lantianyipian + 2 赞一个!
老啄木鸟 + 2 精神的磨练 终生的享受
老顽童退休生活 + 2 赞一个!
guangfu + 2 bun
zps63 + 2 太珍贵了!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3-4-22 10:0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感觉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真幸福,我现在25、6岁很迷茫。虽说可能有比前辈们好的物质条件(包括航模),但我总觉得没意思,没动力。很怀念小的时候。顶~~~~~~~~~~
3
发表于 2013-4-22 10:02 | 只看该作者
外加句:老照片很有感觉~~~~~~~~
4
发表于 2013-4-22 11:06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4-22 11:12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4-22 11:19 | 只看该作者
老前辈 顶!
7
发表于 2013-4-22 11:1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些 发现我现在受到的挫折不过尔尔
8
发表于 2013-4-22 12:42 | 只看该作者
有价值的照片
9
发表于 2013-4-22 16:47 | 只看该作者
丹顶鹤老师一出手就是大作
10
发表于 2013-4-22 17:15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
11
发表于 2013-4-22 17:36 | 只看该作者
勾起了相同的回忆,当年我们新疆也是这样,赛前就集中吃住在宾馆,乘大卡车去试飞和比赛,好在司机较有经验车开得很稳,但一路上灰土很大,站在车厢最后面的人(往往是我)吃灰最多,但可第一个下车,多一些试飞时间。一般在晚上就全队削螺旋桨供自由飞和线操纵消耗,碎木屑太多了,为了不给服务员打扫卫生添麻烦,房间里的地毯全部卷起竖到一边。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3-4-23 17:28 编辑
zps63 发表于 2013-4-22 16:47
丹顶鹤老师一出手就是大作。


      看到天山之鹰老航模的经常飞行,我很羡慕。我和徐老师应该是同龄人,当年风华正茂的年代,也曾积极要求到新疆最艰苦的地方支援建设。如果是那样,现在也可能是您们之中的一员。
      我经常把您们的飞行视频给中学生们欣赏,以此教育当代的少年航模爱好者。
      这篇 “艰苦岁月 赛前回眸” 实际也是航模教育内容之一。是针对当今的青少年比赛,不会再像当年那么艰苦,也不用老师组织到学校集合,家长们开着私家车直接就到了比赛现场。老照片的回眸不可能再重复了。
      我本以为只有老航模人才会感慨。庆幸的是年轻人也为此有所感触,也在思考。



13
发表于 2013-4-23 15:42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4-23 16:00 | 只看该作者
年轻时吃点苦,实际上是一种终身享用的财富。
现在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在蜜糖里泡大的。那是民族的危机。
15
发表于 2013-4-23 17:30 | 只看该作者
六+年代.上海师范学院航模队假期到宝山集训,是把飞机和器材装在黄魚拖车上,人力拉到宝山的.路裎35公里.

16
发表于 2013-4-23 19:21 | 只看该作者
珍贵的纪实照片,生动的历史写照。向照片的拍摄者和航模历史的记述者致敬!
17
发表于 2013-4-24 08:32 | 只看该作者
照片的发佈很有思想性,使人抅起儿时的回忆,感动感动.
18
发表于 2013-4-24 16:02 | 只看该作者
和现在相比,那时候条件应该是很艰苦的,我们都有乘大卡车去赛场训练和比赛的经历。站在车尾的人(往往是我)一路颠簸一身土,但可以第一个下车,比别人多一次试飞的机会。有比赛的热闹,有飞行的兴奋,乐在其中。
19
发表于 2013-4-24 19:05 | 只看该作者
luyoukuang5imx 发表于 2013-4-23 17:30
六+年代.上海师范学院航模队假期到宝山集训,是把飞机和器材装在黄魚拖车上,人力拉到宝山的.路裎35公里.

...

有一次我另一位同学负责从师院把一辆自行车带到宝山飞机场(用来追飞机的),二人分工,我先从师院骑车到吴淞火车站,然后乘公交到宝山,他乘火车到吴淞过来接上再骑车至宝山。当时不到二十岁,体力都还不错。
20
发表于 2013-4-25 18:1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照片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那时条件极差但人的干劲确很大很大!现在物质条件比过去好,但精神面貌确比过去差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