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培才 于 2014-8-1 10:56 编辑
国赫孚校长的教育理念 “航空模型运动由于奥运战略的强化,在体育界已经跌入低谷,为什么在天津,在一所市重点天津中学 还能坚守这块阵地?”这是很多老航空运动专家们的疑问。
如果您阅读了国校长的著作《国赫孚与实践教育》就会深切地被他在带领师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道路上,一步步地走近全面育人的目标,所感动。这就是他独特的"教育情结"。他认为,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犹如人生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一个人能走多远,飞多高,素质和能力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在学校诸多实践活动中他对航空模型运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国校长认为: 学习是一种责任,当同学们感受到这份责任,理解了学习的意义时,他们的潜能才能发挥到极致。为此,王老师用模型飞机的飞行情趣唤起孩子们学习的原动力,潜移默化的对数理化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航空模型活动对学生动脑动手创造能力的锻炼,对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他课程活动不可替代的。 从建校开始十几年来,我们天津中学在历年的市级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王老师看得最重的不是比赛成绩不是荣誉,而是为学生树立理想。因为,理想可以激活人类最具创造力的因子。为了唤起同学们的理想,他把我国首位飞机设计师程不时的故事作为队员的必修课。仅举两例: 凌霄同学是航模组的成员之一,入学成绩排在全年级100多位。在成为航天工程师的理想激励下,他刻苦学习,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入耀华中学(高中)。宁宇同学是以低分进入我校的,但他酷爱航模,正是在航模学习中使他感受到了知识的匮乏,他发奋学习,快速发展,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南开中学(高中)。 这在家长看来简直不可想象,他们夸王老师的航模教育收效神奇,王老师却说:“是理想的翅膀让他们为成功的人生做好准备。”
我是一个不善于交往的人,直到国校长退了休,才知道:
他1968年到内蒙古下乡。务农五年
后,到东北师大数学系读书。1976年分配到内蒙古通辽一中任教。1983年以来先后任通辽一中副校长、通辽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1992年调天津耀华中学任教,1995年任副校长。2000年至今任天津中学校长。曾获特级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担任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人选教育部全国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2009-2011年受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课程改革样本校校长培训班教师;2012年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至此,我深深感悟到,这位教育家的人生经历使他对综合实践活动情有独钟。 在天津中学浓郁的综合实践教育氛围中,孩子们热爱的航空模型运动就像鱼在水中一样,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 请您再点评: 天津中学 田中人书记的国防体育情结 [color=rgb(0, 0, 0) !important][复制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