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
滑翔机的外形和构造与正常布局的飞机基本相同,主要有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操纵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分类: 滑翔机按其用途、制作材料、飞行性能、比赛级别和成员多少的不同而分成多种类别。 滑翔机一般无动力装置,但也有依靠自身动力起飞,到达预定高度或预定区域后关闭发动机进行自由飞行的动力滑翔机。 起飞方式: 无动力装置的滑翔机,起飞一般有三种方式,即绞盘车牵引、飞机牵引和橡筋弹射,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前两种方法。绞盘车是一种地面牵引装置,主要由发动机和钢索盘组成,一台绞盘车最多可装有6个钢索盘。 绞盘车牵引滑翔机与放风筝的道理类似,起飞前,将滑翔机迎风停放,由地面人员扶平机翼(因为滑翔机只有一个机轮),在滑翔机对面800-1000米处放置好绞盘车。用作牵引的钢索,一端固定在钢索盘上,另一端的钢环挂在滑翔机的牵引装置上。绞盘车钢索盘在发动机带动下急速收卷钢索,因而牵引滑翔机滑跑离地而起飞。当牵引高度达到300米以上时,滑翔员向前顶杆并用力脱钩,滑翔机脱离牵引转入自由飞行。绞盘车牵引一般用于起落航线基本科目训练,如果气流适宜时,也可进行翱翔飞行。 飞机牵引与绞盘车牵引相比,技术复杂且费用高。国外有许多类牵引滑翔机的专用飞机,它的特点是功率大、起飞重量轻、滑跑起飞距离短。我国的牵引飞机是用初教五、初教六和运五飞机加装牵引装置改装的。牵引用的尼龙绳一般长30-50米,绳的两端各固定一个钢环,钢环两端分别挂在飞机尾部和滑翔机头部的牵引装置上,飞机带动滑翔机滑跑、离地、升空,当到达预定高度或区域后,滑翔员即可脱钩转入自由飞行。 飞行原理 滑翔机是一种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主要不是依靠发动机作动力,而是靠作用于机翼上的空气动力来维持在空中作自由飞行。为了产生这个升力,滑翔机必须在空中以一定的速度飞行,这个速度是依靠它的重力获得的,滑翔机必须沿着向下的斜坡在空中飞行-这就象骑自行车的人沿着山坡自由下滑时保持速度一样。滑翔机脱离牵引以后,根据训练计划可进行起落航线、特技、翱翔等飞行。翱翔飞行俗称盘气流飞行,它的整个飞行过程是盘气流爬高、脱离气流后下滑、再盘气流爬高,循环往复,以此使滑翔机在空中停留较长的时间或飞出很远的距离。 气象条件: 适合于滑翔机翱翔飞行的气流主要有热力上升气流、山坡动力上升气流和波状上升气流等,但由于后两种气流都需要有特定的地形和天气形势,因而热力上升气流就成为翱翔飞行最基本的动力。 热力上升气流在中纬度地区产生最为普遍,它的产生主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初次冲击力,再一个是大气层的不稳定状态。太阳照射地面后,由于地表性质的不同,受热的程度不同,使邻近地面的空气温度在水平分布上出现差异,温度较高的空气团因密度变小重量变轻而上升,这就是初次冲击力。热空气离开地面上升速度的大小和上升的最高高度,又取决于大气层结的不稳定程度,大气层结越不稳定,也就是说高度每升高100米,大气温度降低得越多,热力上升气流所能达到的高度就越高,每一秒上升的速度也就越大。 热力上升气流在空中一般呈气泡状,水平分布为圆形,在其中心上升强度最强,由中心向外扩展上升强度逐渐减弱。我们平常看到像馒头状的淡积云或急速旋转的旋风,就是最典型的热力上升气流的模式。 寻找与发现上升气流,要求滑翔员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依靠这些知识和经验对天气形势、地形特点、积云和旋风的形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判断。 适宜滑翔机利用的热力上升气流,一是要在水平分布上有足够大的范围,也就是滑翔机盘旋中,能始终处于上升区域中;另一方面就是要有较大的上升率,也就是在盘旋中,每秒钟上升的高度越高,上升同样的高度需要的时间就越短。 热力上升气流一般有2-3米/秒的上升率,较好能达到4-5米/秒,在山西大同和甘肃嘉峪关地区最强可超过10米/秒。浓积云和积雨云下面的上升气流更强,但由于危及飞行安全,飞行中要及早避开。 如何确定和保持滑翔机在上升气流中的位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滑翔员盘气流的水平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看他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判断出气流的中心并保持滑翔机围绕其爬高。因为在滑翔比赛中,同样的飞行距离,如果每次爬升既高又快,那么飞完整个航线,你就可以比别的滑翔员节省更多的时间,因此获得较大的平均飞行速度。 安全性: 滑翔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依靠自身动力飞行,这大大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当你驾驶一架滑翔机时,完全不用考虑“发动机会不会空中停车”之类的可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