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三次击落美国无人侦察机内幕(图) (2)
中国空军指战员在分析失利原因时受到汽车“冲坡”原理的启发,认为要打下“黑乌鸦”,中方歼击机必须快速升高瞄准射击,并要在近距离攻击方能奏效。这要求时机准确,但飞机在高空跃升容易失速,既危险,又有难度。
1964年11月15日,中国空军第一师飞行员、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机在海口东南上空拦截“黑乌鸦”。他在距离无人机300米处时,果断对准无人机腹部的发动机喷口,从230米一直打到140米,连击3次,炮弹直穿发动机,“黑乌鸦”首次命丧他乡。旗开得胜后,中国空军信心倍增,一路捷报频传,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总共有9架“黑乌鸦”被击落。1966年2月7日,“黑乌鸦”又从云南侵入中国境内。空军飞行员冯全民驾驶的歼-7飞机紧跟敌机不放,迅速将其击落,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第一次在高空高速条件下用机上火炮击落无人机的先例。一下子,“黑乌鸦”侵扰中国的活动明显减少,从年均22架次下降到5架次左右。但中国飞行员发现打下无人机越来越困难了。
被美军引以为豪的无人机接连被中国空军击落,这让美国军方大为光火。在美国空军的强大压力下,瑞安公司只好对“萤火虫”无人机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先后推出了28种改型机。这些飞机与它们的“前辈”相比,不仅飞得更高、更远,看得更清楚了,而且也更“聪明”了。
此外,美军还调整了无人侦察机的飞行模式,使飞行航线由平直飞行变成曲折、多转弯的飞行,以加大中国空军的拦截难度。瑞安公司技术人员不无得意地宣称:“让米格飞机望‘无人机’兴叹的时代已经来临。”美国空军也自我吹嘘新“萤火虫”侦察机为“世界一流的无人侦察机”。
为了干扰中国空军的拦截,美军还想出了一个阴险的方法——使用147N型“诱饵”无人机。147N并不具备侦察功能,它总是和无人侦察机一起发射,到达预定空域时就与侦察机分道扬镳,然后迅速加速逃窜,引诱对方歼击机追击。它的惯用伎俩是一旦被盯上,就把尾随的歼击机往大海上空引,并不断变换飞行模式,让“盯梢者”疲于奔命。据说有一次,一架越南空军战斗机因为紧咬住147N不放,结果燃料耗尽坠入海中。147N飞行速度很快,如果逃跑成功可以回收使用,如果不成也帮助了真正的无人侦察机,由于其功效显著以及高达80%的损毁率,147N型无人机曾一度供不应求。
“萤火虫”无人机性能的改进给中国空军的拦截造成了新的困难。一是当中方歼击机爬升到与“萤火虫”相当的高度时,速度就会慢于敌机,不能接近射击;二是在这个高度上歼击机由于速度慢,抖动过于厉害,难以瞄准敌机;三是无人机航线曲折多变,跟踪困难。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美军新型无人机的侦察飞行得逞了几次,但其活动特点和规律也被中国空军摸透,他们发现无人机的飞行程序是事先设定的,无法更改,这样就可以推算出无人机的航线,在其必经之路上布下埋伏,等着“猎物”自己送上门。这个发现等于掐住了这些“空中飞贼”的“咽喉”。
中国空军的新战术很快收到了效果,1968年3月22日,中国空军导弹二营在广西宁明地区上空击落美军无人机一架,首开用地空导弹击落高空无人机的纪录。
此后,中国空军连战连捷,又击落美军无人机2架,并创造了用老式战斗机击落无人机的传奇战例。1970年2月10日上午9时左右,海南陵水机场突然警铃大作,雷达发现有敌机入侵海南。海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周新成和祁德起立即驾驶歼-5战机起飞迎敌。两人起飞三四分钟后就发现了目标,然而亚音速的歼-5战斗机(仿制苏联在20世纪40年代末研制的米格17战斗机)在战斗中只能飞到1.6万米高度,两人却发现“萤火虫”正在1.8万米的高空悠然飞行,根本无法靠近,但是已经熟悉无人机飞行特点的中国飞行员并未着急,他们知道,无人机很快便会降低高度。两人驾机跟踪了一段时间后,“萤火虫”果然开始按预定程序降低了高度准备加速逃离,一下就落入歼-5的火力范围内。周新成抓住这个绝好机会连开数炮,击中敌机尾部,“萤火虫”顿时变成了“着火虫”,拖着长长的火舌一头栽进了海南岛五指山的一片森林中。
至此,中国空军共击落美国“萤火虫”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20架。此后,美国基本上停止了使用“萤火虫”无人机对中国的侦察。但美军并没有就此收手,很快,更加隐蔽的侦察活动又开始了。
1965年4月,中国政府向世界展示三架被击落的美国“萤火虫”无人机残骸,以揭示美军侵犯中国领空、非法侦察中国的阴谋。
这一现象曝光后,诸多记者纷纷追问关于美国“萤火虫”无人机的秘密,美国空军总是以一句冷冰冰的“无可奉告”来搪塞。
在整个越战期间,无人驾驶侦察机属于最先进、最保密和采用时间最长的美军武器系统之一。其一切行动都由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弗特空军基地的战略空军司令部总部掌控,就连美国在南越的空军司令部都无权染指。这种机密程度使得无人机与有人机侦察手段相互配合,但是,高度机密性使其在一线作战部队中的利用率受到大大地限制。
1970年下半年,为营救关押在越南北部战俘营里的美军士兵,“萤火虫”无人机多次对该战俘营展开侦察,其“事迹”开始见诸报端,这时“萤火虫”系列无人侦察机的秘密才被公布于众。美国《航空周刊》在当年11月份刊文简单介绍了“萤火虫”无人机的情况,此后美国空军也开始陆续公布一些无人机的照片。但当时越战还没有结束,详细资料并未全部公开,公众对无人机也顶多有个粗略认识。
此时,由于“萤火虫”在中国屡遭败绩,美军已决定停止对中国大陆的侦察,同时,随着越南战争的不断升级,“萤火虫”对越南北部的侦察次数却在成倍增长,单单1972年一年,无人机担任的侦察任务就高达570次。即使在美国与越南签订和平协定之后,美国也以“监督和平协定执行”为借口,侦察活动仍然有增无减。
到1975年美军撤出越南为止,“萤火虫”无人机一共在中国、越南、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执行了3435次任务,其中使用最多的147C型无人机共完成1651次任务,拍摄了1.45亿张照片,其中多数是有人飞机无法侦察的严密设防目标。最好的一架绰号为“汤姆猫”的147H型无人机则在高空完成了68次任务后才被击落。“萤火虫”无人机的最后一次任务是在1975年6月2日由一架147TF完成的,之后,“萤火虫”被送入美军机库保存。
“萤火虫”被封存,与其在侦察时的损失率是有关系的。整个越战期间共有578架“萤火虫”无人机因各种原因损坏,其中251架被证实是被对手火力打击而坠毁,另有83架是在回收过程中损失的,还有不少无人机损失是因为训练以及故障所造成的。
在越战结束后不久,美国空军进行了重组。重组过程中战略空军司令部将无人侦察机的控制权移交给战术空军司令部。不久,在战斗机飞行员占上风的战术空军司令部,无人机大队遭到裁撤。直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才开始重新恢复无人机部队的编制。
光阴荏苒,越战结束后,当年曾经参与过“萤火虫”无人机研制生产以及曾遥控指挥过无人机的相关人员陆续撰写回忆录,报章杂志也常常会出现一些介绍越战前后美国使用无人机侦察中国和越南的文字。逐渐地,这些片言只语使所有人都了解到了无人机侦察的全貌。那些掩藏在扑朔迷离史实背后的深层次秘密也被人慢慢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