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养日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shouldbe在 2004/04/11 08:43pm 编辑]
LCJ的深V艇(据他说现以不再生产)我个人认为是专业入门级的船。价位虽然不是很低,但相对国内专业队和国外进口的高档船来说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船壳的做工也许不如国内专业队,但配上适当的动力,跑起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今天不是软轴和连轴器松脱,今天在湖边吸引的眼球就不是二、三十对,而是50对以上了!个人认为以CTJ的超低价PANASONIC 3000电池,14节应该可以起滑,但可能不会太快。但16节速度一定可以体现出来!我准备再做一个Y形的连接,换上3组GP3300的电池,跑18节!那时估计速度就能真正体现出来了。
LCJ的船的舵架设计的其实是不错的。至少是中规中矩。到现在为止,舵架很少给我添麻烦。舵架和船壳连接的地方原来用的是内六角钢制加硬木螺丝(这个螺丝的材质不错,我试着往一块比较硬底木头中拧过,事先用1.5mm的钻头打定位孔,然后用DINO的内六角改锥直接就把它给拧到底了)。但最右边的那个螺丝孔位的玻璃钢上的孔已经扩大吃不住木螺丝。因此我用一个螺纹要密实底多的内六角的螺丝+配套螺母替换了原有的木螺丝。另外两个本来也想换成内六角螺丝+螺母,但因为舵机仓挡住了安装螺母的位置,而且吃劲也还不错,不会漏水(今天已经验证了这一点),所以还是沿用原来的内六角木螺丝。
但建议把固定调整桨的入水角的那个铝片的螺丝换成内六角的螺丝,并在上面螺母侧加配弹簧垫圈。原因是因为桨的转速较高时引起的震动比较大,只有用内六角螺丝才有可能容易的把螺丝拧紧和固定牢固。原配的十字的螺丝必须用30cm长的特大号改锥+钢丝钳(夹紧螺母)才能固定的比较牢固。我昨天在中发电子商城没有看到那么大号的内六角螺丝。但以前在宜家买躺椅的时候,配的就是直径差不多的内六角螺丝,所以我相信一定是可以买到的,只是要找对地方。我可舍不得拆躺椅哦。
软轴的轴管现在看来也不错。我前一阵子拆软轴的时候检查了轴管内部。其内部很光滑,虽然没有油,但软轴在里面的转动也很顺滑。倒是加了二硫化钼以后,由于油的阻尼,反而有一些阻力。后来加注单向油后,转动就基本上比较顺畅了。我个人认为还是加入润滑油比较好,这样在软轴高速转动时,至少不会因为磨擦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轴管内衬的塑料王管子升温,在高温下工作。
电机安装架经过用电钻+三角锉、圆锉的修正,现在电机已经基本对正轴管,在15000转下(7节空载),噪音和船体的震动我觉得都还是可以接受的。14节电池下,转速虽然可能高达20000转以上,但从今天在水中的噪音来看,似乎也没有家中的那么吓人。
桨,没有对比,不好说了。
连轴器和软轴的连接!!!!哎,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如果今天不是连轴器和软轴的连接出问题,我都可以在湖边卖票了。我真是没有见识过国外的专业船的连轴器的内部构造。只是在一些船的照片上看到连轴器都很精致,有的外边还套着个套管似的东西(留有一个缺口,可以看到里面的连轴器)。最牛的是前两天ebay.de上那个用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连轴器。想想人家配的可都是上千瓦的电机啊。我的电机因为电池的限制,最大输出功率可能上不到1000W(虽然用20节以上的电池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至少也有5、600W啊。可惜啊。希望LCJ能好好学习一下国内外的现金经验,解决这个问题。让咱的小船快跑、快跑、快快跑,也给你扬名立腕啊。
希望能帮我再做一条软轴(含尾巴上的那个黄铜连接桨轴的那个连轴器,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的,这头从来还没有出过问题)。费用么,成本费、邮费、适当的加工费是应该的。但一定要解决问题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