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往飞行,是人类每个人最美好的梦想!当我刚记事的时候正是文G初期,我父亲的好朋友送来了厚厚的一摞杂志。从这个时候开始,还不识字的我就拿这些杂志当《小人书》似的看了起来。这就是《航空知识》杂志,有时自己看画,有时缠着父母给讲。从这图文和讲解中开始有了航空概念,知道了飞机、飞船、航空母舰、dao dan和反dao dan。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间屋子里有很多“飞机”,于是几乎每天都在那里驻足,热心的王维忠教练收下了我这个学生,这也是我真正步入“小航空”这个领域。
那时正是文G后期,学生除了6节文化课,其它时间都由自己支配,我便放学就去石家庄市军体校航模队,跟王教练学航模,学做弹射,学做小橡筋,学做牵引,学做、学飞线操纵飞机,更令我欢喜的是从王教练那里看到了许多航空理论书籍,我欢快的一本一本的阅读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我对航空飞行的理解和认识有了飞速的提高,同时王教练更关心的是我文化课学习。当然,自幼喜爱理科刻的我也没有让王教练失望。在王教练的悉心教诲下,很快就拿下了线操纵特技飞行的二级动作(相当于现在的F2B),并在1978年初的全省航模比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线操纵特技冠军,被选调河北省航模集训队,参加文G后在山西太原殷家堡机场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航空模型比赛。
比赛期间,有幸结识了刘文章教练,并把我介绍给了吴大忠教练(当年的特技裁判),我还结识刘唐时(当年线操纵特技冠军)、王书人(当年的苦菜花)、牛安林、张向东等特技项目的选手,长了见识并学到了更多的先进理念。1979年在保定航校训练时,发现了飞机在特技飞行中受陀螺力矩较大,特别是在完成三角筋斗、方筋斗等角动作时飞机晃动剧烈,严重影响了特技动作的完成质量。遥控特技飞机和载人飞机作俯仰特技飞行时可用方向舵进行修正,那线操纵特技飞机能否也加方向舵呢?怎么加?方向舵如何偏转?右舵?左舵?还是左右都有?多大角度?一系列问题需要在飞行理论的指导下勇于探索。毕竟在线操纵特技模型上加装可操纵方向舵在国内尚无先例,世界也极少见(世锦赛上未见报道)。
通过请教航校的特技飞行教员,拜访刘文章等遥控特技教练们,都对这一思路表示认可和支持,但具体操作还得靠自己的学习和钻研。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朱宝鎏老前辈的指导,当我向朱老前辈请教关于陀螺力矩对飞机特技飞行的影响时,他非常爽快地给予了细心的教诲,并亲笔写信提供了陀螺力矩计算公式。经过向朱老前辈多次书信学习,使我坚定了通过在F2B飞机上加装方向舵克来服陀螺力矩的决心。
虽然从理论讲可操纵方向舵是一非常合理的操纵系统,但为何难以推广?究其原因是它的设计结构复杂和F2B飞机在飞行中打左方向舵的客观现实令人难以接受(线操纵飞机飞行中打左舵会导致飞机松线失控而坠机)。这也是可操纵方向舵提高线操纵特技飞机飞行性能的关键所在。因为顺时针旋转的螺旋桨飞机在拉杆上翻时,会产生使机头向右偏转的陀螺力矩,加剧飞机向右扭动现象(细心观察,扭动非常明显),如此刻通过方向舵施加小量的左转力矩——打左舵,则会使特技飞行动作更加完美;反之推杆下翻时,会产生使机头向左偏转的陀螺力矩,导致飞机向左转动(使飞机瞬间松线,非常危险),如此刻通过方向舵施加较明显的右转动力矩——打右舵。方向舵偏转舵角的大小是与升降舵偏转大小成比例的,而升降舵上下偏转角度(推杆量与拉杆量)是对称的,但要求方向舵偏转角左小、右大。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85年成功将可操纵方向舵用于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上,并参加了当年的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由于良好的飞行性能也使我的比赛成绩在强手如林的F2B项目中一次跃居个人第七名。在今后的几年里,成绩一直稳步攀升,1986年获得“中华杯”全国航模比赛F2B项目个人第三名。这里有王维忠教练的无私教诲,有刘文章等教练的热心帮助,由朱宝鎏老前辈的悉心指导,才有了这项科技的成果。但由于河北体育项目的战略调整,取消了该项目建制,省航模专业队也于1998年初取消。
尽管我于2003年国家F2B集训队公开了这一操纵系统的所有参数和结构,并与2008年在《航空模型》杂志中公开发表,但仍未有人敢真正的尝试应用。这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出从事这个项目的人们观念仍过于保守。经过进一步努力,该操纵系统已被2010年国家对队员尝试应用,借此也希望能为我国F2B项目的选手能大胆改革创新,早日夺回世锦赛冠军这一称号,为国争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