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集》补充篇
一次世锦赛上的技术交流
山东周好智 (2010年4月)
一九八0年波兰航模世锦赛上,中 国队的出现引起了世界的目光,很多运动员都主动和我们打招呼,走到我们面前仔细观看我们的模型,也许处于好奇,也许是想从我们的模型器材中了解这个刚刚成为国际航空联合会会员不久的中 国选手,到底是什么风格?有多大的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封闭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中 国运动员,也正想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我们听说当时竞速项目由于采用了很多先进技术,一些优秀运动员的飞行成绩已经超过270公里/小时,而我们当时的成绩只有230多公里/小时,这是个巨大的差距,我们要尽快赶上去。希望通过比赛,把他们的先进技术学到手,而他们看到我们的模型以后直摇头,对中 国竞速项目如此落后不理解,我们木质的模型和双叶螺旋桨几乎成了这次世锦赛的唯一,他们早已结束了这些落后的工艺,结束了用刀子削螺旋桨的时代,我们要像人家学习与他们交流,但是我们只有一个翻译,而这个翻译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配合领队教练与大会的组织者和裁判沟通,因此各个项目的技术交流基本全靠自己。语言不通成了最大的障碍。除黄永良教练外,其他人的英语水平都较低,口语也不行,所以交流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是手拿模型或手指实物连比划带白话,全靠“演”。对方也是如此,另外因为国情和风俗的差异,同样的手式可以代表不同甚至相反的意思,比如保加利亚,他们摇头表示“是”而点头表示“不是”,所以有的时候比划了半天对方直发愣,碰到那些不善言表直说Sorry和No的我们也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另找别人交流,总之只要我们看到别人有先进的技术就主动和他们接近,通过各种方式向人家学习,大多数国家的运动员对我们都很友好,他们甚至将自己的模型和发动机拆开让我们测量拍照。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