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st1992 于 2017-7-17 11:28 编辑
文图 KID/Gordon
与高巨创新的首次相遇还要说到去年的上海模型展,这个时候整个无人机市场可谓一片大好,初出茅庐的高巨创新一共摆出来三款无人机,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款能够折叠的小型无人机,同时也是本片的主角——TAKE。不过当时这款无人机并没有正式上市,很多功能都还处于完善阶段。
在经过长期的研发、论证、测试、改进之后,这款搭载高通801无人机方案的无人机目前已经与消费者见面了。在功能上或许它不如大疆的飞机强大,不过基于高通801的无人机方案和相对简单实用的功能设定,使得TAKE能够将更多的性能发挥到飞行稳定性上。而且相对于同级别无人机而言,TAKE的续航能力也比较不错,产品的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TAKE只为便携
从命名上便可知道,高巨创新打造的这款无人机以便携为主要卖点。Take即拿走,Take off也有起飞之意。
从这些标签可以看出,TAKE主要突出可折叠、跟随拍摄、高通方案、电子稳像和快充等功能。
既然要便携,自然得有个包。不过和其他无人机多采用背包设计不同,TAKE采用了一个近似圆柱形的提包设计,打开提包,飞机、电池、充电器一应俱全,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这种程度的大小,在这个轴距的无人机当中,目前也算是非常小的了。
不过比较奇怪的是,TAKE的机臂折叠方式不同于DOBBY或者Mavic都是向机身内折叠的,而是采用了前机臂向内折叠,后机臂向下折叠的方式。
咨询了高巨创新的工程师,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希望它不是寻常的折叠方式,而是有着更多造型的可能性。比如摆出一个机器人的造型,日常不飞时,摆在家里当作一个科技的摆件。事实上在展会上,就有很多用户来我们展台摆弄出不同的造型,他们非常喜欢。
TAKE折叠起落架特写
TAKE折叠螺旋桨特写
TAKE机臂折叠处特写
小清新的工业设计
虽然TAKE没有零度DOBBY那么小(两者同为高通无人机方案设计出的产品)也没有Mavic那么强大,但是不得不说,其工业设计还是挺好看的,蓝白相间的配色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应该能俘获不少无人机初学者的心。除此之外,TAKE还有多达6种不同的配色可供选择,这一点倒是和Spark比较像。
TAKE的电池仓位于机背,采用翻盖设计,上面的电池仓卡扣与机身设计融为一体。
在电池盖的后面是一个类似于吊环之类的东西,这玩意的作用除了能给电池盖其一个定位的作用以外,似乎还另有用途。
比如搭配附送的手链,可以确保拿在手里不会滑掉,亦可以挂在背包上。
TAKE的电源按键和USB接口设置比较隐蔽,位置在机尾。
机身底部的则是超声波+光流定位模块和扇热风扇。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由于TAKE的摄像头没有云台,所以为了减少电机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对相机的影响,电子和光学部分与机身采取了分体式设计,通过减震球相连。
耐摔程度有待考察
从外观上来看,TAKE整体感觉非常不错,不过就在我们试飞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因为操作不当,小炸了一下。巧的是这次炸机给右侧后机臂的凸起处造成了轻微的伤害(上图中红圈处)。这个凸起的作用是用于后机臂的定位,稍微出现点变形时就会导致机臂角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可见主图红线处螺旋桨机保护罩的相对位置)。好在后续的测试证明,这个变化对飞机的飞行性能并没有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只是外观(尤其加了保护罩之后)有点不太能让小编(处女座)接受。
成熟的高通801无人机方案
高通于两年前发布的这套基于骁龙801芯片的无人机解决方案,目前已被多家无人机厂商应用在自己的产品上,TAKE也是其中之一。可以看到,经过近2年时间的优化和调试,目前这套方案已经比较成熟,处理能力对于无人机的需求也完全不在话下(PS:飞控其实对运算能力要求并不高,主要是图像处理等计算,反映到功能上就是4K照片和1080P视频拍摄,三轴电子增稳算法,以及面部识别、目标跟踪等图像相关的功能)。整个平台有一定的功耗,因此必须配备主动散热风扇,优点是集成度高、稳定性好,价格嘛也相对合理(毕竟是高通2年前的旗舰产品)。只是要实现视觉避障等高级功能,目前这套方案似乎还难以胜任。
拍摄能力方面,TAKE采用1300万像素的索尼 IMX214 CMOS。由于没有机械云台,所以与其他使用相同方案的无人机一样,TAKE也是三轴电子增稳,至于实际的稳定性表现,函待之后的测试来说明。
此外,TAKE采用的是一颗视角约为180°的广角镜头,在未开启增稳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都带有一定畸变。当打开APP的电子稳像功能之后,TAKE会通过算法自动对广角镜头进行修正。
实际测试我们发现,TAKE增稳前后拍摄的视频分辨率都是1920x1080@30fps,但是照片分辨率却只有2880x1620。在询问了高巨创新的工程师后得到的答复是:“TAKE的硬件是支持4208x3120分辨率照片拍摄的,但是目前仅支持2880x1620。后续通过稳像和视场角优化之后,会将软件升级到4208x3120分辨率的照片拍摄能力。升级之后视频的分辨率将保持不变。”
当然,既然是一款无人机,除了能拍,飞行状态自然还要够稳。TAKE在室内飞行时,采用超声波、光流模块定位;室外飞行时,当卫星数量达到8颗时则会自动切换到GPS+GLONASS的双模卫星定位。
从初体验的结果来看,TAKE的飞行稳定性表现非常不错,定位基本能够保持原地不动,即使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也能迅速稳定下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高通801无人机解决方案在经过两年的技术沉淀之后,成熟度已经非常高。
电池及其他配件
TAKE的配件种类丰富,而且实用性也不错。
TAKE的电池容量为1450mAh 16.53Wh 11.4V智能电池。初次测试的续航时间大约是15分钟左右,相对于这个级别的无人机还算是比较长的了。
由于电池的外部除了接触点插口以外再也没有其他任何按键,所以想要查看电池的电量还必须连接充电器。
TAKE的充电器能够支持5V2A、9V2A和12V1.5A三种功率输入,充电接口也是手机厂商用得比较多的Micro USB接口。
所以除了TAKE标配的9V2A电源适配器以外,普通的移动电源无需经过任何改装也可以给飞机的电池充电。
TAKE的附属配件中还有一套全封闭的蜂窝状保护罩。它由上下两片构成,中间有卡扣连接,安装过程非常简单。
保护罩的韧性非常不错,在经过了各种蹂躏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原状。只是强度就稍弱一些,外力介入如果太猛,会压迫保护罩变形,进而与螺旋桨发生碰撞。所以你指望像Mavic两千多的保护罩那样提供“周全”的保护显然是不行的。但是高巨创新免费将这套保护罩提供给玩家,真得点个大大的赞!
装上保护罩之后的TAKE看起来似乎更好看一些,给人安全感十足的感觉。我再也不担心娃娃玩无人了。撞到墙上虽然仍可能炸机(保护罩受外力变形极易导致螺旋桨停转),但至少不会削到手指。
当然,有得有失。当装上保护罩之后,保护罩会入镜,只有在开启电子增稳的情况下保护罩才不会入镜。
备用螺旋桨一套,这个跟飞机上原装的螺旋桨相同,不需要做过多的说明,只是在更换的事后需要注意安装方向。
简单的APP
说完了硬件接下来再说说软件。TAKE的APP叫做“FlightGo”,已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
当然,使用前也是需要注册、登录的。
首次打开APP,界面上在相应的位置会有功能提示。其实TAKE的APP功能并不复杂,需要记住的东西大概就只有左侧两个功能键和下方两个起降键就OK了。
点开右侧拍照键下方的按键,可以对相机的一些基本参数进行必要的调节。这其中除了白平衡、曝光补偿和稳像以外,其他能够涉及到拍摄质量的参数都是自动不可调的。
TAKE的操控采用的是模拟摇杆,也可以切换到体感操控和安全摇杆。摇杆和体感我们都知道怎么玩,那么什么是安全摇杆呢?其实就是键盘手的操作方式,点一下动一下,只有固定大小和方向,不能实现矢量控制,对于才开始玩的新手来说,使用普通摇杆和安全摇杆其实也就是一回事。
TAKE整个APP的界面设计都非常的简单,只显示了必要的参数,实用性也非常强,对于一些小白用户和普通飞行来说还是完全足够了。但是如果想拍专业大片的话,还是换个专业点的比较好。
TAKE特性
便携性:可折叠/重量(含电池)413g(含螺旋桨保护罩)449g
飞控芯片:高通骁龙801
定位模块:光流视觉定位+超声波+GPS
电池容量:1450mAh 16.53Wh 11.4V
续航时间:悬停15分钟左右(实测)
充电方式:电源适配器、移动电源
操控方式:手机APP模拟摇杆/体感操控
拍摄能力:照片4208x3120/视频1920x1080
稳像方式:三轴电子云台+机身减震球
APP:FlightGo
扩展功能:目标跟踪、目标环绕、一键起飞/降落
社交平台:微信、微博和Facebook等
价格:单电套装¥2999,双电套装¥3199。
从初次体验来看,TAKE可以说是在使用手机SoC方案制造的无人机中,飞行稳定性非常不错的一款产品,续航时间也比较长,附属配件丰富。虽然TAKE的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但是都比较实用。美中不足之初在于机身设计对于抗摔的考虑还不是太周到。好了,本期评测到这里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关于TAKE的实际飞行体验、功能使用、图传以及拍摄效果,欢迎关注5iMX评测室的后续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