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3-6-14 09:43 编辑
航模专家喜爱 简易甩动式 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 1982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首届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表彰大会。
在航空模型组座谈会上,熟悉我的老师们希望我谈指导学生制作的翼展三米多的 “无线电遥控模型滑翔机”的体会。我却着重介绍了一套自己设计的一整套纸模型飞机。 我首先演示了一架用线绳拴着外翼的纸飞机,抡起来做圆周飞行姿态。主要是说明,这样的形式不能像内燃机线操纵模型那样做特技飞行。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又取出一枚钥匙用线绳拴着,作斤斗飞行那样的演示,大家看清了钥匙的圆运动与牵着它的手指都处于同一平面。熟悉线操纵特技的辅导员都理解了,线操纵正斤斗是在距运动员十几米以外的空中做圆运动,操纵模型的手柄几乎是圆锥的顶点。 接着我又演示了用一支旧钢笔杆改制的小操纵器,用细尼龙线连接着升降舵,甩动着控制着手掌大小的纸飞机作筋斗、、倒飞、“8”字 等特技飞行动作。当时就引起了全场辅导员们的惊讶关注,趁此机会我向羡慕我们无线电遥控模型滑翔机的同行们说明,我培养孩子们的飞行理想起步于简单的纸模型飞机。 这时,一位文质彬彬戴银丝眼镜的长者从最后一排走到前面,主持会议的北航张建昌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这位刚刚赶到的原中 国人民航空俱乐部航空模型研究室副主任。大家热烈鼓掌,黄老师略操上海口音向大家问好。难道这位就是我崇拜了二十多年的黄永良老师,果然真的是他。
黄老师小心翼翼的捧着我那很不起眼的纸制小飞机,抻平了细细的操纵线,转动着手柄上的小轮,细心的观察着舵面随着上下翻动情况,还试着甩动起来操纵着小飞机在空中有趣的飞行,满脸笑容的称赞着。黄老师认为这种新颖的,操纵方式科学简单的小飞机,便于在青少年中普及航空知识,初浅了解线操纵飞机的原理。
我万万没有想到航模专家能对儿童少年们喜欢的简易小飞机这么感兴趣。如果提前知道有著名老前辈能出席座谈会,我恐怕就没有勇气现这个丑了。
黄老师问我,是不是飞过内燃机线操纵模型飞机。我说,能平飞,最多翻一个很不象样的筋斗。他还问我,怎么想起研究这种甩动式特技小飞机。 我告诉黄老师:“基层活动内燃机特技很难普及,但是孩子们特别喜欢可操纵的模型飞机,每次参观内燃机动力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的表演后,就会有一些孩子自发的做一些简单的纸飞机,机头前还配有随风转动的小螺旋桨,趣味昂然的用线拴着,甩动着模仿着做筋斗飞行。为了满足更多的孩子对操纵特技飞行的愿望,我才探索研究设计了这个小特技飞机。通过飞行练习也能学习、体验基本的操纵原理。” 黄老师赞扬了我把儿童们自发的游戏引导入科学的轨道,研究课题来源于孩子们对飞行的兴趣爱好。还肯定了我对简易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的创新思路,并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鼓励我继续研究。当年我40岁了,第一次与从中学生时代就崇拜仰慕的航模专家会面,还得到了赞赏和指导。 从此后,在黄老师的指导下,这种小特技不断改进,发表在航模杂志、编写在中小学科技教材。 前些天我本想将“简易 甩动式 微型 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一课教材图文发表在网上,无奈图片传不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