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unwon 于 2014-5-9 10:33 编辑
入多旋翼 半年快到了,从最初的用 2560R3实验板+GY86 玩 MWC 到后来刷海盗,再到 APM 2.5....
一直潜水收集资料,上外网 辛苦的读那些鸟文, APM 已经玩的有点 门路了,至少 FPV 飞行 50天无事故了,天天飞哦,除了下雨。
言归正传,最近买了个 APM 2.8 , 说是有不少优化。
玩熟了 APM 2.5么, 轻车熟路 全部装好,最近应为 换机架 从 日字换成 十字, 电调全部 内收到 飞控下面, 记过磁罗盘干扰了。
头一次体会到 2.8 的好处, 把磁罗盘外接--- 放在 GPS 下, GPS 和 罗盘 2组线 都插在 飞控的一个位置,管然比以前用 IC2 的插座 简洁好多。
终于决定告别穷人 OSD 了,应为穷人刷 HAYZS 后不能显示升降速度, 昨天 上 MINI OSD 了, 再体验下 2.8 的优越性, 原来的IC2 口 默认就是 OSD 接口,直接 接上, 有画面 数字都不会变。
立即 旺旺询问商家(这里鄙视一下我自己,做了伸手党,其实卖家送的资料里 都有这些详细的解说,今天发帖前细看资料才发现的。所以想到来发帖 )。
经过一番讨论,原来商家在 跳OSD 口的时候 RX0 没接, 只接了 TX0 ,这个情况是合适同时 接数传的状态,
如果没有数传,RX0 要接好,OSD 就会有数字显示变化。拆开,焊接好 RX0 的跳线。 问题搞定。
对于 外接 罗盘,2.8 确实方便很多啦,跳线一拔掉,就 外接,这就是优化的好处。
这里 摘录一段 商家送的资料的 PID 的解说,我觉得真的很好懂。非常形象。
希望商家X讯电子不要介意,我不是原创,转载一段吧。
===========================================
举个形象的例子,一列即将到站的火车在快要到达站点的时候会切断输出动力,让其凭借惯性滑行到月台位置。假如设置火车以100km/h的速度在站前1km的地方切断动力开始滑行,那么这个100比1就是比例P的含义,P越大,它在站前开始滑行的速度越快。滑行初始速度快的好处就是进站快,但过快的初始滑行速度会导致火车在惯性的作用下冲过月台,这样一来火车不得不进行倒车,但是因为P设置过大,倒车以后的滑行也会同样使火车倒过头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反复前行后退的震荡局面。而P设置小了,进站速度会变得非常缓慢,进站时间延长。所以设置一个合适的P值是PID调节的首要任务。由于P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如果将火车的速度与月台的距离用一个坐标图理想化的表现出来的话,不考虑惯性及外力的作用,这两者的关系呈现出来P调节的结果会是一条直斜线,斜线越陡,代表进站时间越短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