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燃油喷嘴。NASA研究了两种新型燃油喷嘴:一是与艾利逊燃气涡轮分部合作开发能提高燃油雾化均匀性的大调节比燃油喷嘴,这种单油路气动雾化喷嘴利用回油技术,能提高低油压下燃油雾化性能,保证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均匀,同时由于有持续量大的回油冷却喷嘴,可使喷嘴内燃油温度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另一种新型燃油喷嘴是普度大学的气泡雾化喷嘴的改进型,它是将少量空气(约为燃油流量的1%)在喷射之前与燃油混合。当油-气混合物喷入燃烧室后,空气膨胀,将燃油破碎成小颗粒。这种燃油喷嘴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雾滴尺寸不是喷孔直径的函数,因而允许使用大孔径喷孔,容污性更好。试验证明这种气泡雾化喷嘴对提高燃烧室性能,减少NOx排放非常有益,比传统的压力雾化喷嘴性能提高了5%~10%。
高温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
由于这种材料不需要冷却空气,从耐热角度看,它是最合适的火焰筒材料。高温结构陶瓷是惟一可在1650℃以上工作的材料,近年来,单体结构陶瓷研究的重点材料包括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和氧化锆(ZrO2)等。美国在一些航空发动机如AGT101的燃烧器上使用了陶瓷材料;俄罗斯在燃烧室等部件上使用了反应烧结SiC和Si3N4,最高温度达1400℃。陶瓷材料发展的下一个目标是使用温度达1600℃,更远的目标是1800℃。
而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在1200℃下仍保留其强度,且不存在腐蚀问题,可以减少或甚至免除冷却空气需求,从而增大燃烧用气量,其高温能力将改善发动机性能、推重比和耗油率。目前,陶瓷基复合材料用于火焰筒,已可耐 1670℃高温。
日本在上世纪末试验了用CMC材料制成的回流燃烧室,火焰筒材料为SiC/SiC,采用了低氧碳化硅作为火焰筒的增强材料,通过纤物编织造型和聚合物浸渍,并用热解法制造出火焰筒。试验表明:采用CMC火焰筒的燃烧室在设计点的燃烧效率高达99.9%,比金属火焰筒高0.2%;压力损失为0.4%,出口温度达1340℃,火焰筒热端表面温度为1330℃,冷端表面温度为730℃。美国NASA近期计划为燃烧室等热端部件开发1482℃、远期开发 1650℃的陶瓷基复合材。
热障涂层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改进现有涂层的合金化及开发新涂层,以降低导热系数,如多层隔热层,它是在基体金属表面钎焊一层柔性金属纤维结构,可减少冷却气流80%。NASA要求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比现有(目前可降低壁温60℃~90℃)的增加167℃。
新的冷却技术
减少火焰筒热应力和冷却气量是高温升燃烧室设计和研究的主要问题,发动机越小,此问题变得越严重,发展先进冷却技术迫在眉睫。
在燃烧室出口温度为1530℃~1630℃范围内,采用复合冷却技术,如气膜冲击冷却、气膜加发散小孔冷却、气膜加背面加强对流冷却,可以满足要求。对于更高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如1730℃~1780℃,则由于可用冷却气量大大减少,需要采用多层发散壁冷却、浮壁式火焰筒及其他复合冷却结构。
NASA在小型燃烧室研究计划和HOST计划中,针对高性能小发动机的要求,研究了多种冷却结构方案,包括:先进的多层发散壁(TRANS)和逆向流气膜冷却(CFFC)与常规的飞溅式气膜冷却(SF)。对冷却效果、出口温度场和排气发散等试验结果的比较发现:多层发散壁优于其他两种冷却方式,目前多层发散壁已在涡轮前温度为1530℃的小发动机燃烧室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它比常规气膜冷却耗气量减少50%,且壁温分布均匀,比SF火焰筒壁温低 12%。
多斜孔发散冷却也是理想的燃烧室冷却方式,它可以减少冷却气量30%以上,目前孔径可达0.4毫米,孔的倾斜角度最低为200度。
NASA在和军方合作的一项计划中已经研究了一种能承受1650℃高温的回流燃烧室火焰筒,称之为柔性金属/陶瓷火焰筒。火焰筒材料采用的是在柔性镍合金基体上等离子喷涂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陶瓷涂层。试验表明:在出口温度达1650℃时,其冷却气量比常规的SF减少80%,比TRANS减少38.7%,比 CFFC少50%,火焰筒壁温比SF低13%。
低污染排放技术
近年来,小发动机制造商不断开发新的低污染排放技术,如最优化主燃区的当量比;用高效旋流器来改进油气混合;使用气动雾化喷嘴和气泡雾化喷嘴来改善燃油的雾化质量;优化火焰筒的壁面冷却来减少淬熄效应对CO和UHC发散的影响。
经试验验证的减少排放物的技术包括贫油预混预蒸发(LPP)技术、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RQL)技术和贫油直接喷射(LDI)技术,使用 LPP 技术、LDI技术和RQL技术的分级燃烧室将取代常规的单级燃烧室,预计可减少NOx的排放达40%以上,但由于小燃烧室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导致冷却空气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减少了可用来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空气量,使得在小发动机燃烧室上应用这些技术将比大发动机具有更大的挑战。
NASA曾对小涡扇发动机进行的研究表明,使用可变几何和分级燃烧室技术能减少NOx的排放30%。
----------------
备注:本文发表在《国际航空》2004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