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7-11-1 12:38 编辑
创新,是少年时的憧憬与梦想 小时候的刘月升也是个热爱科学、喜欢创新的少年。他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机械更是着迷。一次课间,当看到高年级学生正给微型马达装电池,他就像着了魔一样,之后一连几天茶饭不思,一直琢磨马达为什么会转动,甚至画了好几张有模有样的电机原理图。当时生产队有台55型拖拉机,刘月升经常去看司机师傅维修机器,乐于给师傅打下手的刘月升因此学到不少机械知识。 爱钻研、爱动脑的刘月升是个热心肠,邻里乡亲谁家的家用电器坏了,肯定热心帮忙修理。刘月升的科研兴趣越来越浓,动手实践的瘾头越来越大,开始通过拆装、改进摩托车练手艺。当年的交通工具铃木100摩托车,因为前轮胎经常爆胎,刘月升就把两层外胎装在一起,变成了不用充气的轮胎。他曾收购一辆老式的嘉陵50摩托车,可是发动机配件买不到了,索性自己动手换上二手国产的110型发动机,再将车身打磨、喷漆、上光,粘上贴花,这辆“崭新”的摩托车让刘月升赢得了许多羡慕的眼光。还有一次,刘月升在邻村的摩托车修理部看到一辆日本产的本田125,车身很好,但已损坏的配件却买不到了,只能当废品处理。刘月升觉得可惜,买下车后,又从别处淘了一台二手国产120的机器,再把从商店里买的两个不锈钢杯子改装成前迈速表,改装后的摩托车性能良好。 正是从拆装电器、摩托中了解了各种机械的构造,刘月升一步步走上了科技创新的道路。忆起一件件往事,他说,只有多实践,动手能力才会加强,才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在研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时思路宽阔、少走弯路。 创新,是师者的使命与担当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刘月升所从事的研究都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也就有不竭的动力。他自1993年参加工作起,就致力于青少年科技创新辅导工作,二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辛勤耕耘。现已辅导学生小发明方案数千件,获得国家专利500余项,获全国、市、区各级各类科技大赛奖项几百项。 作为一名普通乡村教师,刘月升勤于钻研,对教育事业始终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课上,刘月升注重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学科知识中找灵感;课外,他放弃休息时间,开展一系列科技教育活动。他曾带领学生在废品收购站“寻宝”,寻找可用的配件;他曾把每月的工资拿出来,资助学生搞发明;他曾悄悄拆下家里电器的电路板,拿给学生研究实验……他的眼睛,在帮助学生完成作品时受伤,至今留有后遗症;他的手指,也曾在帮助学生研究时,留下了光荣的“纪念章”;他工作室的灯,即使是节假日也会亮到深夜,甚至天亮…… 刘月升注重引导学生时刻留心发掘身边的科学,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他说,生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题材,生活中的“问题”有很多,关键要懂得去发现,懂得发掘。他要求学生多动手实践,帮家长做家务、干农活,在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形成好的创意,他认为这个过程是“主动式发明”;而“被动式发明”则包括“缺点例举法”“希望点例举法”等,或寻找生活中的“缺点”并巧妙改进,或放飞想象力描画未来生活。在他的点拨下,学生发明的无极电池盒、塔式防风雨伞、无光污染的新型鼠标、不沾蒸汽的新型透明锅盖、ABC防盗锁芯、新型鲁本斯焰管等,均体现出了极高的应用价值。在发明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的奥秘和乐趣,也培养了严谨、细致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刘月升也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他人的道德品质。比如,他帮助学生改造废弃的电扇后盖,为其身体残疾的母亲制作“辅助手”;再比如,他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节能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用旧幻灯机、旧针管、铝合金下脚料等材料组装的会动的机器人,多次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得了机器人工程项目中学组一二等奖。 刘月升说,作为一名科学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体验活动,鼓励学生把更多的创新设想变为金点子,努力把设想转化为一项装置、一个模型,甚至是一种新产品,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看到学生成长并获得了科技创新学习的成果,我非常欣慰。 创新,是梦想的翅膀与方向 刘月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至今已五次入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始终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对决中砥砺前行。第一次参赛是在2008年,在个人项目“大型遥控直升机安全起动平台”入围后,他从此开始了科技探索追梦之旅。 今年刘月升的参赛作品“飞控相对平衡控制演示无人机”,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演示飞控控制多旋翼的一个基本原理。刘月升介绍,该无人机设计采用飞控安装面和动力螺旋桨安装平面联动的设计,使机身在逐步改变形态的情况下,保持飞控安装面和旋翼平面始终在一水平平行面上。为增加教具的演示功能,创造性的增加了激光投射功能,学生既看到直观的变形过程,还观察到了二维动画的演示效果。这个设计同时解决了无人机在斜坡、水面、沼泽等特殊场地的起降难题,还使无人机具有了水面陆地横向移动功能以及空中防遮挡功能,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通用性。 说到参加创新大赛,刘月升也简单谈到了自己的一些经验:申报阶段的研究报告一定要详细,图文并茂,大体把握在5000字左右;建议到专业的机构进行正规的专利检索;项目入围后千万不能懈怠,要对作品从功能上和外观上进行升级改造,以使作品更加完善,同时具备良好展示、演示功能;十佳科技辅导员素质测评的试题比较灵活,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实验分析题、问答题等,既考查科技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涉及当下的科技热点,教师的知识储备一定充足;十佳科技辅导员的问辩环节理论性较强,更需有理有据谨慎回答。 艺不压身,学无止境。学习,思考,实践,是刘月升课余时间的主要兴趣。为了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将科技新知引入学科教学,刘月升个人订阅了《中国科技教育》《中学生科技》《知识就是力量》等多本期刊,同时关注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知识产权网站、科技辅导员之家等多家网站,还购置了大量电子元器件,方便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发明创造。去年参加创新大赛,他在赛场上初次领略到3D打印机的强大性能后,当即自费网购一台,花两天时间组装,又自学了建模软件,一个月后,花瓶、水杯等日常用品就打印成功了。此外,他还自学了印刷技术、编程技术、开源软件技术、语音模块技术,为作品增添了美学和科技元素。 刘月升的手机“记事本”就是一个资源库——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自己灵光一现的科学创意,比如空天变形赛车、倒流香的应用等;还有一个文件是专门用来记录学生日常好点子的,也记录要解答的学生提问,以及每天要做的各项工作。正是因为注重积累,刘月升的备选课题总是非常丰富,关注的科研领域宽广。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这是中国女排国家队训练馆悬挂的标语,也是刘月升当下的心态。尽管接连荣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天津市德业双馨教师、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刘月升表示,荣誉仅仅是成长的足迹,只代表过去。如今学校设立了创客空间,这将是他工作的新起点,希望把创客空间打造成学生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的集聚地,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科技魅力,在探索中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和科技特色校园的建设,未来跻身全国一流创客空间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