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7楼 HARRYGONG 的帖子
感谢龚老师的热心建议!
说起来这里面还真的有些复杂:接触帆船模型之初,也是没有太多直接的资讯可以参考,所以大多数对帆船的认识和了解都是来自网络,而网络中几乎没有什么关于E级的资料介绍,几乎清一色都是IOM的,所以到今天,1米的船反而倒是IOM的知识和了解比较系统了。也看过了Bantock等人对现今流行的IOM船型的设计比较等分析文章,在可以获取的图纸当中,Laerke的设计虽不如另外一些那么有名,但综合起来看比较中庸均衡,另外船型也算是很好看。(虽然没有最新颖的折线船那么激进)反观国内的E级,除了极少数地方专业队设计的船型以外,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老瓦的规格或者仿制品,尽管成熟、经受过实战考验,确实是很优秀的设计,但没有比较,也很难看出差异所在。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就是我个人比较偏爱IOM的断阶式甲板设计,而老瓦的E偏偏是平甲板。此外,IOM在世界各国的普及程度、比赛的频繁程度,都远远大于E,因此在技术上的革新也要多很多,相对显得更有活力。之所以这次选择制作IOM,而非现成的E,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这方面的元素。换句话说,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吸收IOM船采用的设计思路,工艺和技术,探索IOM船型的优劣所在,就成了这条试验船的主要目的了。
这次做的Laerke是我的第一条IOM/E,肯定会有不完美的地方,权当做是积累经验了,以后会选择更理想的船型来做。至于您说的模仿,这条船也是现成的图纸,在国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评价还算不错。照图施工,难度不大。
这条船虽然按照IOM的尺寸规格来制作,却会使用E级比赛规则允许的材料,包括碳纤桅杆、驶风杆、稳向板等。
最后再次感谢龚前辈的指导,您给我的帮助和支持,我会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
顺带说一句,个人以为老瓦的M级Skalpel是我最欣赏的船之一,也是他最经典的创造。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1-9-10 12:2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