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2-12-21 13:17 编辑
散热道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航模还是以专业运动队的形式存在。各省、市、自治区航模队的专业运动员都在拼命地学习、研究、实践,并大量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小组竞速项目的运动员更是不例外。由于这个项目在中 国起步较晚,很多东西都从来没有接触过。小组竞速发动机不仅要求转速高,达到飞行速度快的目的,还要省油。在规定7毫升油箱容积的燃料,要完成预定的飞行圈数;而且起动性能好;空中状态好;着陆后再启动好等等。这就给小组竞速人带来了很多研究课题。俗话讲“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还要说跑就跑。”这确实是一个很难的课题。为此个省、市、自治区航模队小组竞速人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飞坏了很多发动机,那时都是用美金买来的意大利产的希普拉“CIPOLLA”和美国产的纳尔逊“NELSON”发动机。 按竞赛规则要求,上场比赛前,场外发动机预热两分钟,将发动机压缩比、油门调到最佳位置等;进场需要一段时间,这时发动机已少有冷却;场内预热一分半,可能要略开点儿油门,经再次预热后将油门调到最佳位置;(这里所谓压缩比和油门的最佳位置,就是指模型起飞后,发动机达到最佳的飞行速度和飞行状态,并且要达到你预定的飞行圈数)此时要间隔半分钟,最后5秒时以倒数5、4、3、2、1开始起动发动机,由此进入比赛。发动机最好一下就起动着,迅速出手起飞。往往因为这间隔的时间,使发动机不好起动或工作不连续,这时往往要低头再热一下发动机,不能迅速将模型出手。这势必影响了成绩。更有甚者调压缩比或油门,从而一是造成有限的7毫升燃料,不能飞够预定的圈数,而且飞不到预定的圈数之前,因压缩比过大,发动机过热,速度骤减而被迫着陆再调整。况且过热的发动机造成轴承及各部件的损伤,这样不仅再启动困难,而且模型上天后的速度和发动机工作状态很难理想。这时已经耽误了很长的时间,基本上确定了这一轮的失败。而且这样一折腾,我们辛苦搞好的发动机,很有可能就此而落下残疾。 那末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当我们把发动机上的问题解决好以后,关键要在模型飞机的设计和制作上找原因。首先要保证模型的翼面、发动机拉力线等方面的正确性及总体的基本强度外,正确的散热道对于飞行成功将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模型图纸都不能正确告诉你真是具体的尺寸,于是开始走了一些弯路。例如开始我们将散热道与发动机气缸头的间隙做成1毫米,进气道和排气道也开得较宽,认为这样能够使发动机在比赛中正常工作,结果就出现以上情况,。经过坐下来进行仔细的理论分析,其实用航模的最基本原理:伯努利定律就解决了以上问题。于是我们将减小散热道与气缸头的间隙,并减小进气道和排气倒的宽度,对发动机的调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我们使用的意大利“希普拉”发动机的情况,我们将间隙做到0.25-0.3毫米;前进气道宽5.5-6毫米;后排气道宽8.5-9毫米。这样不仅在赛前预热后,发动机能顺利一下启动、起飞,而且加速快,基本半圈到一圈速度就能达到最快。(每10圈18秒2—17秒8)并且,由于间隙小,飞行速度越快,空气在散热道中流速就越快,对发动机冷却越好,这样才能轻松地发挥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越飞越快,越飞越青松。并且停车加油后,发动机仍处于最佳状态,一下启动的成功率很高。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 记得1986年世锦赛前,国家队在北京黄村训练时,国家体委发给我们的“希普拉”发动机,当时都认为调不出状态,只有我们能把状态调好,飞出每10圈18.2秒的最高速度。后来,又将发给别人的发动机,装在我们的飞机上,照样能够飞出这样的水平。这时终于才被大家重视起模型的问题。当时,我们的模型是比较轻的,可最重要的是散热道问题,但大家都不好意思拆开量。一天,在训练中不慎短线,将模型摔坏,大家不由分说将机头撅下来,跑回工作室,拆下发动机,用量具测量,方才解开这个道理。这年在匈牙利佩奇举行的世锦赛中,中 国队第一次参加小组竞速项目的团体赛,取得团体第六名。我们组飞出了3分38秒的最好成绩,超过意大利队使用“希普拉”发动机的那一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