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KK 于 2013-4-15 20:04 编辑
目前的IMU都是做辅助的, IMU+GPS能提供较好的导航效果和信号兼容.
IMU有很大缺点, 通过加速度计算的方位累计误差极大,而且很难修正.
所以总是屈居二线, 假冒陀螺仪, 打不过GPS.
刚看到这个新闻 DARPA研发不依赖GPS的超微型IMU导航芯片
6轴+时间轴 = 7轴感应.
传统的可是9轴哦,还有3个地磁.
他们居然敢把地磁修正去掉, 仅仅依靠加速度和时间就能精确计算姿态和位置. 牛啊
对比一下,这个是某产品的封装的相当好的芯片(借图..):
[据DARPA网站2013年4月10日报道]美军一直依赖于基于卫星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进行空中、陆上以及海上的导航。和现在很多手机里的GPS装置类似,一个简单的接收器再加上处理器就是进行精确导航的全部所需条件。但是,如果GPS卫星一旦突然因故障、敌对打击或干扰(开车进入隧道)等原因无法提供服务,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GPS卫星失效对于驾驶员来讲仅仅是不方便,但是对军队执行作战任务来讲却可能是致命的灾难。
DARPA研究人员在密歇根大学近期在授时惯性测量装置(TIMU)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TIMU包含当GPS临时失效时导航所需的所有部件。单芯片的TIMU样机包含6坐标轴惯性测量装置(3个陀螺仪和3个加速度计),并集成了高精度的主时钟,这7种装置构成了一套独立的微型导航系统,尺寸比1美分的硬币还小。该芯片集先进的设备、材料和设计方案于一身,是DARPA定位、导航与授时微技术项目(Micro-PNT)的一部分内容。
实现已知地点A和B之间的精确导航需要知道3类关键信息,即方向、加速度和时间。这种集成了先进设备的新型芯片能够同步测量上述这3类信息。这种先进的设计方案是通过新型制造工艺、利用高质量材料才得以完成,全部的组件都集成在了10立方毫米的狭小空间里。TIMU共有6层用微技术加工的二氧化硅结构层,每层厚度仅为50微米,与人类头发的直径相当,每层都可实现不同的功能。
TIMU未来的潜在应用广泛,由于其体积小且功能强大,未来可用于人员追踪、手持式导航、小口径弹药以及小型空中平台等。Micro-PNT项目设立的目标是为了开发独立的芯片级惯性导航和精确制导技术。Micro-PNT近期的其它技术突破包括用于惯性传感器的新型微加工技术和材料
绝对的好消息啊
- IMU精度极大提高(芯片是附带算法的)
- IMU体积极大缩小(原来的3组芯片集成成一个了, 可不是现在厂家把几个封装成1个再印logo的做法)
- 价格就更不用说了
- 宣传肯定有水分,替代GPS应该不行. 但是短时间(分钟)短距离(1km)内估计绝对可行,毕竟是装dao dan里的.
附上IMU天然的优势:
- 不是无线电设备,可以室内/桥下/森林/暴雨/水下 飞行.
- 无需天线, 安装方便 (缺点是要防震...)
- 无需高端的CPU和RAM (GPS里的CPU和内存可比飞控的CPU强大几十上百倍呢)
- 精度可以到CM, 比GPS的10米强太多. (前提是传感器精度高,算法牛,时间不要太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