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来吸引了不少mwc的拥护者,那就多说说吧。
我之前做洞洞板MWC的帖子可以参照这里http://bbs.5imx.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281
我是用Arduino Nano(328P)做的,超声自己写驱动,还做了气压计融合、mma7455那时没驱动也是自己写的,自己写了TDF6A的中位校准。板子上每块元件的驱动我都自己写过测过。就拿三轴陀螺仪L3GD4200D说吧,其实MWC只用到了它很简单的轮询方式,实际上还有更高效不漏数据的中断模式。
后来MWC 2.0出来后,我想上GPS,328P不够用了,就买了2560,等2560到手一看,傻眼了,上下两排IO居然和洞洞板是错位的,原来的洞洞板方案没法做了,板子还特大,后来就没兴趣搞下去了。
MWC的代码是非常的好懂,和我编程相关的部分,我都看懂了。算法就没仔细看。4元数在我这里已经测试过,跟不上800HZ的三轴陀螺仪L3GD4200D,MWC用的算法不是完备的。
我对MWC的印象就停在2.0了,到现在,拿APM 3.0作比较可能有点不公平,不过还是说一下各自优缺点吧。
首先,我觉得MWC才是真正的开源软硬件,想要配什么传感器自己加驱动就行了,传感器datasheet也没那么难看懂。反观APM,那是相当的不OPEN,硬件都是成品,不能换,几个外设,如3dr radio、电源模块等等,连张图纸和datasheet都找不到。这注定APM的价格要比MWC贵。APM也不是没优点,DataFlash作为APM标配,是我最喜欢的。
软件上,各有千秋,总的说APM是强出不少。MWC用二进制流方式传递数据去MultiWiiConf绝对是单片机高手之作,相当的高效,但前后版本兼容性较差,每次MWC升版本,MultiWiiConf也得升。APM的mavlink则是标准协议,我还没看代码,感觉是相对传送效率低下了一些。MWC不能人工校准遥控器的中位,四个通道共用一个写死的1500,害得我自己写TDF6A的中位。而APM有遥控器校准程序,配置方式显然更友好。
DataFlash是APM的强项,能帮助解决很多问题。这一点,MWC 2.0是没有的,不知最新版如何了。
最后还是感谢一下MWC的Alex和EOS两老大。APM的论坛暂时没找到大牛,学习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