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9732|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手第一船:记录小号手1:200 051C改RC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1: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nmujun 于 2020-4-29 22:43 编辑

       完成这首船的制作及改造真的是巧合。因为疫情原因被困外地项目部无法回家,再者手里负责的项目已接近尾声,有了较为充足的时间,于是买了一堆零件为闺女制作了一台半自动多米诺骨牌摆放车,顺便又买了一个不到10元的塑料玩具船壳,准备做一个玩具小船带闺女玩玩。小船没遥控不方便,又买了一个200来块的便宜入门遥控器加几个便宜塑料舵机、几个小电流电调。
      小车和玩具船完工后,无聊浏览论坛的仿真船模型,突然发现原来可以用静态军舰模型改RC遥控,这让我有一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多年以来的拥有一首遥控仿真军舰的梦想可以轻易实现了。因为以前偶尔也会来翻一下帖子,但是看到的都是大佬们都是自己做船体、抹灰刷玻璃钢,但是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对于没场地没时间的我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采用静态模型改造,那就简单太多了。
       写这个帖子主要是为了记录一下我的正儿八经的第一条船的改造过程及经验总结,同时提供给像我一样的新人参考,避免走弯路,并请各位大佬们多多指导,希望下一条船能做的更完美一些。
       动手前认真学习了本论坛各位大佬的相关RC改造帖子、贴吧大佬的RC改造帖子,然后确定了总体思路:选择排水量较大的船体;能达到基本的前进、后退、转向功能;侧翻后尽可能的漂浮在水面,而不是下沉;易坏零件需要能拆下来更换;成本尽可能低。
       具体配置如下:1:200的 051C船体,美观大气,排水量足够大,适合新手;双180电机,6V时空载电流100mA、转速8500,配2200mAH的2S电池,续航力应该不错;佩恩20A双向电调,这2个电机负载运行的时候我估计总电流达不到5A,因此带2个180电机绰绰足够;9g塑料舵机一个;遥控就用之前买的富斯GT3C;其他零件采用原配零件或者自制,无法自制则购买成品。
嘿嘿,其实这个才是我的第一条船,不过太玩具了。

先上完工照。

先上完工照。

下面上制作过程及经验总结。
很大的盒子。

方向舵轴套。

自制可拆卸转向摇臂,采用2mm的轴限位器和ABS板粘合。

方向舵的轴打孔偏了,后来用补土简单修复了一下。

自制轴套,用的内径2mm、外径3mm和内径3mm、外径4mm黄铜管,淘宝买的2根黄铜管每根500mm,合计才13元还包邮,很划算。三通处没焊接上,用AB胶固定,原因是采用的电烙铁功率只有40W,热量不足,加上黄铜管没工具固定,老是动,折腾了接近1小时无果后只能动用胶水了。

传动轴淘宝买的2mm不锈钢棒自己剪切打磨的,5根、每根1米,总计5块钱还包邮,非常便宜。剪切用尖嘴钳。

电机固定挡板,3mm的ABS板。电机的固定既要美观、又要方便拆卸更换。按照这个船的轴角度,电机有点靠外,采用一般的电机座不太好固定,想了很久于是搞了这么一个方案。

电机固定座,采用2mm螺栓和电机固定挡板连接。

舵机连杆。由于舵机臂和方向舵摇臂不在一个平面,两者受力均较大,后来调整了一下,连杆从下往上穿到舵机臂内固定。

每一根轴的两组人字架和轴套已经固定,主轴角度已定死了,电机定位时误差有点大,买的黄铜硬联轴器无法安装,于是又重新买了万向节,结果发现万向节也很难装上,原因是电机轴和传动轴的延长线不能相交,即两者不在一个平面,于是又返工调整电机位置,最后安装成功,但是感觉转动螺旋桨还有有点阻力。

做了一个小盒子,安装舵机。

采用2块1S电池串联后,第一次下水测试,无漏水,但是感觉航速偏慢,转向半径偏大,回去重新更换了转向拉杆的安装孔。螺旋桨用的是自带的塑料螺旋桨,直径16mm。这个螺旋桨的安装孔比轴的直径大了一点,很松,只能用胶黏上,这样就不能拆卸了,不满足可拆卸要求,打算更换成品机折浆。

上层建筑采用磁吸。甲板采用厚度3mm、宽度5mm、长度10mm的磁铁,上层建筑采用厚度3mm、宽度5mm、长度15mm的磁铁,上层的比主甲板的长一点,因此安装无需太精确,规避了采用同样长度磁铁时安装误差引起的吸力方向偏差问题。中间的建筑采用了4个磁铁固定,后来发现吸力过大,其实2个就够了。

开维护孔,转向舵处不好开孔,影响美观,如果后期转向舵有问题只能切停机甲板了。

18mm螺旋桨,做工精致,漂亮。按目前的主轴角度,实测最大可以安装20mm的螺旋桨,但是得稍微有点靠近方向舵了,为避免后期因安装误差导致返工,最后买了18mm螺旋桨。

2200的2S电池到货,准备下水测水线。

第二次下水,测水线。测试发现更换螺旋桨后航速还是不够理想,感觉是电机转速太低了,于是重新买了高速180电机。

用的三和自喷漆,感觉还可以。

自制简易的热切割,用于切割泡沫。

所有上层建筑内可能进水的空间均填充低密度泡沫。泡沫外面用塑料胶布带包裹,防止掉泡沫渣。

船体内也填充低密度泡沫。

继续填。侧翻后有可能进水的空间统统填充,尽可能不让它下沉。

第三次下水测试,一切正常,准备封甲板了。

封甲板,安装挡水墙。

高速180电机到货,6V 20000转、技术参数中空载电流大概0.5A,测试发热还是严重,全油门2分钟就烫手了,而电调散热片感觉不到热量,说明电调20A远远超出需求了。给电机增加了散热片,散热片采用导热硅脂固定,希望有所好转。更换该电机后,万向节的噪音巨大,无法忍受,震动也很厉害,打算更换弹簧联轴器。

根据各位大佬们的建议,油漆最好还是采用喷笔。考虑了一下,不想辛苦制作的模型在一瞬间被三和自喷漆给毁了,决定还是采用喷笔。龟泵加优速达S130到货,用来喷上层建筑。

喷舰体灰,采用三和自喷漆。原因是船底红用的是自喷漆,稍微有点厚,舰体灰也用自喷漆的话, 感觉两者厚度差不多,可能衔接更好一些,但是没想到失算了。

采用喷罐,一不小心距离近了,还多喷了几次,细节没了,起橘子皮了,毁了!!!

距离远了继续喷,结果连ABS胶水的痕迹都无法掩盖,失败了!!!

上层建筑用喷笔喷。先把喷罐的漆喷到瓶中,搅拌泄压半小时后,倒入喷笔,未进行稀释。感觉还可以,稍微有一些小颗粒,后来发现干燥后用棉签可以抹掉。

细节还凑合吧。于是又把船舷和甲板用喷笔重新喷了一次。

遮盖,喷甲板的深舰灰,遮盖了4个多小时,还碰坏了好几个小零件,小零件还没法遮盖,太麻烦了。后来发现我好像搞错了,我是先全部喷舰灰,再遮盖喷甲板深舰灰,这样需要遮盖各种天线和小零件,但是我做不到啊,小零件和天线没法遮盖。后来再看贴,发现大佬们好像是先喷甲板色,再遮盖甲板喷舰体色,甲板的遮盖是平面遮盖,可能会更能简单一些。
把喷罐的漆喷到瓶中后搅拌静置泄压了将近8个小时(中途有事出门了),晚上回来灌入喷笔喷,先简单试喷一下,感觉还行,于是喷模型,后来发现效果太差,估计是漆太浓,然后稍微稀释了一下,大概比例是10:1的样子,10漆1稀释液,效果惨不忍睹,不仅有颗粒,还有很多厚厚的蜘蛛网模样的漆。漆干后用棉签把网状漆擦掉改手涂。

惨不忍睹的喷涂效果!!!

其实我觉得舰灰喷的还可以啊,为啥深舰灰这么差劲呢?

惨惨惨!!!

惨惨惨,巨大的颗粒。用砂纸简单打磨手涂,照片忘记照了。
后来总结出来应该是深舰灰静置时间太长了,8个小时,导致溶剂挥发漆变浓,然而我稀释的也不够,所以效果很差。舰灰只静置了半个小时,所以漆没那么浓,但是其实舰灰色也应该要稀释的。

笔刷处理完成后,上水贴,喷哑光油,同样采用的是三和喷灌的油,喷到瓶中后静置了一下午时间。这次稀释了,比例约1:1,喷的效果还可以的。我也不知道这稀释的哑光油喷几层能达到保护作用,于是至少喷了三层。水贴的地方还特别关照关照,这水贴没贴好,怕掉,喷的层数更多,最后能明显的看到水贴处的漆很厚很结实。头顶开着浴霸烤,加速漆的干燥,3个大灯一直照了4个小时,关浴霸的时候发现开关已经发热了,还好没出事。

多层哑光油喷涂,前甲板的效果还行,比之前好看多了。

后甲板效果也还行,也比之前好看多了,请无视那个歪歪扭扭的水贴。水贴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塑料膜,我以为干燥后能撕掉,结果撕不掉,然而我贴的时候没剪掉多余的塑料膜,于是乎又用笔刀慢慢割,然后轻轻撕掉。下次应该用软化剂,防止水贴掉。

舰首,感觉还可以。
栏杆放弃了,原版的太软,弄了一个失败了。新买的话完工日期又要拖后2天,再加上这船我还得坐1000多公里的高铁才能带回家,路上难免磕磕碰碰,而最容易损坏的就是天线和栏杆了,所以放弃了,以后有机会再补上吧。舰首和舰尾的天线就被我碰坏了,以后再用铜线重制吧。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82
发表于 2022-12-29 19:12 | 只看该作者
sanmujun 发表于 2022-12-22 09:51
我不是大佬哈,一个舵也是可以的,现代级的那个就是一个舵。

谢谢,想着也是,一个舵大一点就好,我主要是想玩儿,没有那么强烈的复原事物的欲望,所以想省点事
81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51 | 只看该作者
whitewolfd 发表于 2022-12-21 19:48
大佬,请教一下这种双螺旋桨的船,如果只在中间用一个全浸舵可以吗

我不是大佬哈,一个舵也是可以的,现代级的那个就是一个舵。
80
发表于 2022-12-21 19:48 | 只看该作者
大佬,请教一下这种双螺旋桨的船,如果只在中间用一个全浸舵可以吗
79
发表于 2022-11-29 09:32 | 只看该作者
cflnyz 发表于 2020-4-30 12:28
LZ的帖子真是让我有太多感慨!因为你经历的波折我都经历过!我制作的是200比例的深圳号。经过前期的 ...


7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08:13 | 只看该作者
superZQY 发表于 2022-11-8 11:51
轴套那里需要扩孔吗

需要,用个小手钻括就行。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77
发表于 2022-11-8 11:51 | 只看该作者
轴套那里需要扩孔吗
76
发表于 2021-10-22 12:17 | 只看该作者
sanmujun 发表于 2021-10-21 23:53
先那张纸比划下,画个轮廓,然后再按这个轮廓裁及打磨。

好的,谢谢楼主
75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23:53 | 只看该作者
远辰 发表于 2021-10-21 23:49
楼主,请问下您的051c隔板怎么画的
想请教你下

先那张纸比划下,画个轮廓,然后再按这个轮廓裁及打磨。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74
发表于 2021-10-21 23:4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请问下您的051c隔板怎么画的
想请教你下
73
发表于 2020-9-8 18:45 | 只看该作者
sanmujun 发表于 2020-9-8 15:36
接线原理如图所示。

谢谢!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72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15:36 | 只看该作者
a32okc 发表于 2020-9-7 21:34
请问下楼主:你的双电机是如何相互接线,又如何和电调接线的呢?


接线原理如图所示。
71
发表于 2020-9-7 21:34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下楼主:你的双电机是如何相互接线,又如何和电调接线的呢?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70
发表于 2020-7-15 14:12 | 只看该作者
天线不用露出
69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5:53 | 只看该作者
joyescz 发表于 2020-6-27 21:42
学到了,我也是被同心度折磨的没办法,几位高手的方法看起来挺好,我去试一下。

现在正在做的现代级,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效果还不错。先装上轴套和人字架(不打胶固定),再把传动轴、联轴器和电机连接起来,并插入轴套和人字架,调整轴套及人字架角度,使得传动轴能顺滑转动的时候,再打胶固定电机,电机固定好了以后再固定轴套和人字架。或者电机、轴套、人字架一起固定也可以。
68
发表于 2020-6-27 21:42 | 只看该作者
学到了,我也是被同心度折磨的没办法,几位高手的方法看起来挺好,我去试一下。
67
发表于 2020-6-2 12:39 | 只看该作者
sanmujun 发表于 2020-6-2 12:30
贴完后,喷消光透明油漆保护,水贴有一个厚度,所以我这里喷了很多层,让水贴上的油漆和周边油漆有一个平 ...

谢谢!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66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2:30 | 只看该作者
燕琮 发表于 2020-6-2 11:37
我没有操作过水贴,贴水贴后还能泡水吗?

贴完后,喷消光透明油漆保护,水贴有一个厚度,所以我这里喷了很多层,让水贴上的油漆和周边油漆有一个平滑过渡。大佬们一般是喷厚点之后再打磨,使水贴上的油漆和周边油漆等高。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65
发表于 2020-6-2 11:37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操作过水贴,贴水贴后还能泡水吗?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64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2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anmujun 于 2020-5-30 21:05 编辑
燕琮 发表于 2020-5-30 19:41
电机座思路的很巧妙,和耦合泵设计异曲同工,但是如果甲板封死了怎样取出来更换呢?

卸下电机座的固定螺栓,然后将电机座在船舱内先水平旋转90度,然后再在垂直方向旋转约45度,就能取出来了。封甲板后,我已经换过2次电机了,第一次换高速180电机,就是下图带散热器的电机,同时更换了弹簧联轴器。第二次换370电机,就是最后的那张图片的圆形电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