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34554|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1S手掷模型第四弹!带有迫降装置的Grymt Ruski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次鹈鹕飞丢之后,坚定了制作一架带有迫降装置的手掷模型的想法。这次给大家带来的Grymt Ruski原本是瑞典模型运动员的竞赛设计,我重新设计了机身部分,增加了比较简单的传统迫降线机构并适当延长了翼展(由原来的620mm增加至700mm)。今天进行初步调整和试飞后,证明模型还是比较顺手的。这里把图片贴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名称:                    Grymt Ruski
类型:                    F1S手掷模型滑翔机
翼展:                    700毫米
翼型最高点位置:30%
翼型最大厚度:    6.5毫米
重心位置:            65%
长度:                    625毫米
尾梁:                    6毫米薄壁碳管
重量:                    60克
迫降机构:            尾翼折叠式,通过迫降线/橡筋圈动作。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0-6-5 13:19 编辑 ]

DSCF0939.JPG (230.26 KB, 下载次数: 260)

模型全貌

模型全貌

DSCF0941.JPG (182.8 KB, 下载次数: 264)

右侧45度

右侧45度

DSCF0945.JPG (226.96 KB, 下载次数: 254)

迫降状态,尾梁向斜上方折叠

迫降状态,尾梁向斜上方折叠

DSCF0946.JPG (168.84 KB, 下载次数: 260)

机头部位特写,未装迫降线与橡筋圈

机头部位特写,未装迫降线与橡筋圈

DSCF0942.JPG (108.44 KB, 下载次数: 292)

迫降装置安装后的样子

迫降装置安装后的样子

DSCF0947.JPG (151.99 KB, 下载次数: 230)

尾梁上用塑料制作的限位块,内衬铜管,以钢丝做转轴

尾梁上用塑料制作的限位块,内衬铜管,以钢丝做转轴

DSCF0948.JPG (111.22 KB, 下载次数: 279)

机身内侧尾梁收纳结构,碳管前端的螺丝为平尾安装角调节螺丝

机身内侧尾梁收纳结构,碳管前端的螺丝为平尾安装角调节螺丝

DSCF0953.JPG (102.72 KB, 下载次数: 260)

垂尾后部下缘留出调整舵角的间隙,尾翼均采用1.5毫米轻木片,打磨出翼型

垂尾后部下缘留出调整舵角的间隙,尾翼均采用1.5毫米轻木片,打磨出翼型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收起 理由
丹顶鹤 + 2 独到 精制
cuison + 2 【精品文章】感谢分享希望继续努力发更多更 ...
上升气流 + 2 【发贴鼓励】感谢分享,希望继续努力发更多 ...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56
发表于 2023-8-31 09:51 | 只看该作者
初次接触,学习中
55
发表于 2012-10-8 10:17 | 只看该作者
简单不容易
54
发表于 2012-9-8 09:5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高手如何控制机翼是他向右爬升,想做盘旋下降滑行
53
发表于 2011-2-6 11:5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好厉害:em26:
52
发表于 2011-1-27 20:34 | 只看该作者
:em26: :em26: :em26: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楼 xccdb 的帖子

啥时候试飞了,说说效果,大家一起交流哈
50
发表于 2011-1-26 1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9楼 triplane 的帖子

书上也是这么说的:em15:,我回去再修整一下:em00: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楼 xccdb 的帖子

另外,手掷模型的典型翼型在最高点之后是笔直的斜面,没有弧度。这个也要请楼上的朋友注意一下哈:em00:
48
发表于 2011-1-26 14: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我再仔细调整试试:em00:。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楼 xccdb 的帖子

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最佳重心位置,具体要看试飞结果来定。不能说45%的重心位置就绝对不好或者非要修改。我的经验是直线滑翔可以先调成轻微的“头轻”,然后逐渐加大方向舵角,直到调出满意的盘旋半径,再视情况调节升降舵面。已经固定的机翼和尾翼仍可以通过向后缘位置“哈气”后来实现细微调整(柔和的弯曲后缘)。
随着盘旋半径的缩小,头轻现象会逐渐消失,甚至出现螺旋下坠。关键是调整好盘旋半径与滑翔姿态之间的矛盾平衡。
46
发表于 2011-1-26 11:5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做了一只小的,翼展30cm不到,弦长4cm,机长20cm,配重后4.3g。机身是3mm轻木,尾翼是0.75mm轻木,机翼是2mm轻木,没有具体翼型,是按老航模书上的做法,在25%和35%处画了平行线打磨的,U形上反角,高度2cm。机翼安装角1度左右,重心大约在前缘45%处,小力水平投掷可以微微左盘旋,45度出手可以右盘旋爬升,但因为房间地方狭小,无法看到改出是否正常。目前的问题是如果将重心往后配置,小力投掷就会出现波状飞行,不知道现在这样的重心配置是否合适?另外机翼和尾翼都已经粘死了,看到老航模书上的后续调整似乎还需要调整平尾和垂尾,不知道在已经粘死的情况下有没有好的调试办法?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楼 我的影子 的帖子

呵呵,您没有仔细看前面的帖子啊!我有解释过的。迫降线就是粗细合适的棉绳,在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过再晾干就行了。完全可以自制。
44
发表于 2010-12-3 18:52 | 只看该作者
好漂亮的飞机
43
发表于 2010-12-3 15:07 | 只看该作者
菜菜的问下:迫降线是什么东东? 什么材料 能自制吗 谢谢!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7: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急不急,期待您的模型首飞成功!
41
发表于 2010-11-27 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楼 triplane 的帖子

回楼主,最近工作很忙,一直没时间去调试,估计要到12月才能去调试。
40
发表于 2010-11-22 23:5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20:1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朋友飞机调得怎么样了?大力出手轨迹正常了吗?很期待你的试飞报告啊!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楼 cuison 的帖子

这个简单,你只要逐步加大方向舵角,并调试上升轨迹就可以解决了。手掷模型最终还是要调出正确的盘旋上升和滑翔轨迹的,光能直线滑翔没有实际意义。另外注意检查一下你的机翼是否有不正常的安装角,一般不超过1度。安装角过大就会出现大力投掷时拉翻的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