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4-5-12 15:59 编辑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 京时间 2008年 5月 12日 14时 28分 04.1秒 汶川少年航模爱好者在天津中学 2008年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举国全力共助,天津中学校长国赫孚主动提出接纳灾区学生来我校就学。五月底来自绵阳的二百多名中学生来我校住宿就读。 远离灾区家乡的孩子们向亲自莅临慰问的市委书记张高丽献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其中有二十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孩子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航模活动,每人制作飞行了 弹射模型滑翔机 和 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三个月后离津返乡时,校长让我将孩子们精心制作飞行的模型飞机带回故乡继续学习,留做纪念。 下面是我当年写的一篇记录: 6月29日,星期天清晨,蓝天白云下,宽阔的大操场绿草坪上空好多架小飞机自由飞翔。同学们正在学习调试自己几天来细心制作的弹射模型飞机时,市航协副秘书长李军教练奉献自己的休息日也赶来了。他赞扬同学们制作模型的工艺精巧,帮助老师一起指导汶川少年飞行训练。
在飞行练习中,同学们进一步体验了“配重”对“重心”位置,对飞行的影响,学会了正确调整、投掷、试飞的方法。认真观察模型飞机在用橡皮筋弹射急速上升飞行时的运动轨迹,以及改出、盘旋、滑翔等飞行中的物理现象,尝试了用简易科学的调整方法解决飞行中的不平衡,不稳定因素。 来自大西南山区的孩子们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双手感悟了飞行的乐趣。 外场训练完成后,在航模教室李教练又专为这些酷爱航模的孩子们表演电动模型直升机遥控飞行。小直升机在同学们的面前、头顶,前进后退,左飘右移,空中旋转,稳定悬停;忽而急速上升,继而垂直下降,像蜻蜓点水,似蜂鸟采蜜。当小直升机又像大蝴蝶似的在孩子们眼前飞舞时,一个男孩儿情不自禁的伸手来接,这个小直升机在李教练的遥控下竟然非常听话的轻轻的落在男孩儿手掌上,稍停一会儿,又轻盈的腾举而起。神奇微妙的飞行景象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一个女孩儿激动地说,当我们看到小直升机在摆满各种模型和工具的工作台上,从一个小盒子的顶盖上几次轻巧自如准确的起飞、降落时,不由得想起家乡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解放军叔叔为了解救我们,驾驶直升机在复杂地形恶劣天气下飞行的情景。这种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们终生难忘。
精彩的表演结束了,下课了,孩子们仍然恋恋不舍,又提出好多问题:为什么这架直升机有两组旋翼?遥控器是怎样操纵小直升的?…… 李教练打开直升机外面的仓罩,让孩子们凑近仔细观察内部的机械结构,工作状况,耐心的讲解遥控原理。接收机、舵机、电子陀螺仪等新名词扎根在少年爱好者们的脑海里,满足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求知欲。 我和李教练期望着,汶川孩子们成功的人生从天津中学起步,未来的航空航天工程师也将从这里展翅腾飞。 2008年7月1日
后排:培老师 陈永迅 邓 肖 陈 横 李 旭 张 青 李明川 陈 涛 马鹏飞 前排:许启军 付 饶 孙碧玉 秦 媛 张 静 杨丽萍 黄伯宇 李 亮 刘朝阳 唐 韵 (共21名学员,缺席:吕 佳、刘若政、杨琪麟) 2008-06 -29 天津航协 李 军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