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进入通信新时代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场馆是电器馆,1904年仍处于电器时代的开创时期。在电器馆里,参观者可用无线电与美国其他城市的朋友通话。现在听起来没什么了不起,人类不久以前已经能够和火星直接通信了。不过,对1904年的人们而言,跨越城市的电子通信却是十分新奇,这也标志着人们开始进入通信新时代。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亲自到电器馆来检查所有的通信仪器,确定设备能够正常启用。1879年,爱迪生对贝尔的电话结构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用碳粒接触来控制电流强度,使电话传送声音的效率逐步提高,功能日趋完善。
1915年,洲际电话开打
1915年,为了纪念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美国旧金山市举办了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在这届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发明还是电话。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在世博会开幕前接通了洲际电话,开幕后每天可以在世博园区内的固定地点打越洋长途电话。早在1875年,贝尔发现人对着金属片说话时,金属片因声音而振动,在其相连的电磁线圈中可产生电流,他由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许多参观者特地赶来体验贝尔的洲际电话,许多人因没有考虑到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时差,从而打搅了远方还在睡梦中的亲友。
1926年,动物爱好者的盛会
1926年,在美国费城世博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畜牧科学家培育的一些新品种家畜。这些新品种家畜有的外形奇特,有的体格健壮,有的产奶量高。科学家带来了优种牛、羊、猪、马近3000头,其中牛1400头、羊700头、猪600头、马175匹。美国犬业俱乐部举行了第一次新品种狗展,2000多只人们平常难得一见的狗参展, 40位国际知名评狗师负责分类评比,对获奖的狗主进行奖励。世博园区内还设立家禽展、宠物展和鸽展,吸引了大量的动物爱好者。
1933年,工厂生产流水线亮相
1933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向当时的工商业巨头敞开了大门,通用汽车、克莱斯勒、西尔斯百货等纷纷获准建造各自展馆。这次展览会集中展示了科学在工业生产中的成果。工作中的炼油厂、电控拖拉机、牙膏装管线、面包生产流水线统统被搬到现场,让人们体验到日渐自动化的工业生产。参展商还运用电影、立体布景、露天表演等娱乐方式,来吸引人们对工业产品的关注。
1937年,展示早期的发明
1937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的主题展馆是科学发现展馆,它包含若干个小展馆,其中的历史发明馆陈列着许许多多的“第一”,如世界上最老的蒸汽机、世界上第一批电视机、第一个展示血液流动和人体主要器官工作情况的玻璃人体模型、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等;电影馆展示了电影制作加工的全过程;印刷馆展示了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展览期间,主办方力图展示更贴近人们生活的新产品,也使“大众趣味至高无上”的理念再一次在世博会上得到验证。
1958年,建成象征和平的原子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有将近20年没有举行世博会了。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是战后第一届世博会,会场最大亮点是一个巨大的原子结构模型。它模拟的是铁的晶体结构,与实际的原子结构比较,这个模型放大了1650亿倍。原子球象征着人类安全、和平地利用原子能,代表着人们追求和平的意愿。原子球中间有一部当时欧洲最高速的电梯,仅23秒便可把22人送到92米的顶层圆球。顶层圆球专供游客观赏风景,四周是六面有机玻璃的大窗,并设有多架望远镜,250人可以同时从高处鸟瞰布鲁塞尔的优美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