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会飞的巨人 于 2016-3-15 17:11 编辑
转帖一段新浪博主“客船”的博文,这一段是专门讲述航校用“解放-5A”训练滑翔学员的。
6、滑翔飞行训练。1965年6月,期待已久的滑翔训练开始了。我们成都滑校的滑翔训练分批在成都太平寺机场和凤凰山机场进行,我们班被安排在太平寺机场。太平寺机场是四川省航空运动基地,主要用来开展滑翔、跳伞运动,旁边还有一个空军飞机修理厂,当时主要修理老式的杜2型轰炸机(图4)。
(图4杜2型轰炸机)
我们第一阶段的训练是航空理论学习,学习课程包括空气动力学、滑翔机构造、操纵系统与操纵原理、气象学和飞行航线的建立与操纵要领、飞行特殊情况处置等。对这些课程,我们都感到非常新鲜、充满好奇,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记得在第一次上空气动力学课时,教员把飞机与空气的关系以相对运动的形式来表述,既不是说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发生的力学变化,也就是说空气是静止的,飞机是运动的;而是讲空气在流过飞机时力学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飞机是静止的,空气是流动的,当时我总也理解不了,钻进牛角尖,转不过弯来,老问教员,明明是飞机在飞,怎么说飞机没动呢?现在看当然就很简单了,飞机相对空气运动与空气相对飞机运动都是一个道理,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我们第二阶段的训练是地面练习,既在地面演练和上机模拟训练滑翔飞行的动作程序和操纵要领。地面演练是在地面拿着滑翔机模型沿着在地面画出的飞行线路上练习空中的飞行动作,既每到什么位置该做什么动作,基本操纵要领,不能出现“错、忘、漏”。整个飞行过程的上千个动作必须牢记于心,做到娴熟、准确。因为真要上天飞行,容不得你去多想,动作一环扣一环的,不允许有任何差错,要做到这一点,只也靠地面的反复练习,当时的口号叫“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模拟训练即坐在滑翔机上模拟练习实际飞行程序和操纵动作,重点演练操纵要领和滑翔机标志杆在空中各飞行阶段、着陆下滑阶段与天地线、“T”字布(着陆跑道标志)关系位置,及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时的处置方法(当时无论空军、民航、航空运动学校均没有飞行模拟机)。经过理论学习和地面练习,并通过严格的考试,我们准备正式进行滑翔飞行训练。
我们第三阶段的训练是滑翔飞行。我们所飞的滑翔机为解放5A型滑翔机(图5),它是一种初级滑翔机(还有中级、高级滑翔机),原产自波兰,后由沈阳滑翔机厂仿制。“解放5A型”滑翔机结构简单,飞行性能稳定,操
(图5解放5A型初级滑翔机)
(图6高级滑翔机)
纵性好,安全系数高,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初级滑翔机。记得第一天飞行时,我早上老早就醒了,躺在床上就盼着起床哨声早点吹响。吃过早饭后,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在教员带领下到机库把滑翔机推到机场预定的起飞线,并将滑翔机在起飞线一字摆开。接着又去布置着陆点,摆“T’字布(实际就是根据当天的风向,用长宽条白布摆出一个长约100米,宽约30米着陆跑道,在这个跑道的左侧,要摆一块“T”字型白布,以此表示着陆方向。滑翔机是靠天吃饭的,必须迎风起飞,有时因风向的改变,一天之内我们要改无数次起飞方向,也要摆无数次“T”字布)。当时我们班滑翔训练分为6个组,平均每个组7人,一个组一个教员。我们组的教员叫林毅,他是一个高大英俊的小伙子,也是一名优秀的航空运动员,能驾各种滑翔机和初教六型飞机。当一切准备好后,全体教员、学员和其他地面工作人员列队,由飞行指挥员下达飞行指令,包括当天的飞行训练任务、天气情况、注意事项等,最后下达开飞的命令。解放5A型滑翔机的升空靠在起飞线对面1000多米处的一部绞盘车用钢索牵引起飞(图7),当滑翔机被牵引到250米左右的高度时,绞盘车停止绞盘牵引,滑翔员脱开牵引索后转入滑翔飞行。
(图7滑翔机牵引绞盘机)
我们的第一次飞行为体验飞行,从起飞到着陆全由教员操纵。那天我不是第一批上机飞行的,但看到前面的同学飞完下来后的各种表情(有非常兴奋的、也有脸发白的),心里忐忑不安,即急着想上去飞,又有些紧张,越快轮到自己上机时越紧张。当真轮到我上机时,心狂跳不已,手忙脚乱的,连坐上滑翔机座椅后安全带都是教员与地勤帮着系上的,地面练习过的上机动作全忘光了(学员坐前座,教员坐后座)。当滑翔机挂好牵引钩后,指挥员示意准备起飞,这时林教员在后面用手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这一拍顿时让我放松了许多,使我意识到教员就坐在我后面,有了一种安全感。当起飞线上的信号员按照指挥员的命令挥动信号板指令对面的绞盘车操纵员开始牵引后,随着绞盘车发出的轰鸣声,滑翔机开始徐徐移动,且越来越快,我只感到迎面的风越来越大,整个身体都被紧紧的压在了座椅上。当滑翔机加速到一定速度,教员一拉驾驶杆滑翔机便腾空而起,以30-40度的大仰角迅速爬升,滑翔机升空后我的第一感觉就像哈利波特电影中的主人公们骑在扫帚上的情形一样,两边空空如也,我本能的将身体紧靠在座椅上,右手紧抓住驾驶杆,微微发抖的双腿死死地蹬在方向舵上,眼睛直视着前方,根本不敢也无暇往两边看,这时的心态除了紧张还是紧张。突然,感觉迎面的风明显减小了,此时教员轻推驾驶杆使滑翔机机头向下,转入下滑状态,同时大声叫我拉脱钩索(由于空中风比较大,教员发指令都必须大声呼喊,一天下来教员的嗓子都是沙哑的),这时我才意识到滑翔机已上升到了预定高度,绞盘车已停止了牵引,滑翔机应立即脱钩转入滑翔飞行(若此时滑翔机不及时与钢索脱钩是十分危险的,若不能脱钩,牵引索将向下拖拽滑翔机,其后果非常严重)。我按照教员的指令准确的拉动座椅左侧脱钩球,完成脱钩动作后,教员操纵滑翔机转弯进入第二边的飞行。这时滑翔机飞行非常平稳,迎面的吹来的风也没有起飞时感觉那样大了(实际滑翔机的飞行速度也就60公里∕小时左右),尽管还是感觉骑在一根木棍上,但紧张的心也开始慢慢松弛下来,眼睛也敢四处张望了,此时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景色:成都平原上翠绿的大地,蜿蜒的河流,一块块农田,一座座民居及远处被薄薄烟雾笼罩的成都市密集的建筑群……,我尽情地享受着飞翔的快乐,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从心底发出了“我终于上天了”的欢呼声。滑翔机很快就在教员的操纵下平稳落地了,滑翔机是怎么落地的,教员是怎么操纵的,一点印象也没有,只有高兴和兴奋,紧张情绪也荡然而去了。这是我飞行生涯的“处女航”,即使在今天想起第一次上天飞行时情景,感觉也还是那样有意思,那样美好。
我们的滑翔飞行训练就一个训练课目—起落航线飞行,就是飞一个四边矩形航线,飞一圈为一个起落。记得每人我们连带飞、单飞一共飞了50多个起落。所谓单飞也是在教员的压座下完成的,单飞只是标志着学员已经掌握了单独驾驶滑翔机的能力。我的滑翔训练还算顺利,凭着一点“小聪明”,掌握操纵要领比较快,教员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所飞的解放5A型滑翔机上没有一个仪表(有些滑校的滑翔机上装有一个高度表),飞行状态的控制只能参照机头前方的一根“T”字形标志杆来判断,即看“T”杆的横线与“天地线”(地平线)的位置、角度来判断、控制滑翔机的飞行姿态,飞行速度则凭迎面风速与滑翔机下降速度来判断。可以说,这是所有飞行中再简单不过的飞行了。记得最后结业考试时,我在空中飞行的整个动作都不错,但在着陆时,由于有点小侧风。虽然滑翔机落在了跑道内,但机身与跑道有一个小小的夹角。我在着陆前曾努力试图修正它,想做的更完美些,但滑翔机停稳后仍然可以看出飞机略带夹角。虽然考官给我打了5分,但事后林教员地告诉我,如果你当飞行员飞高速飞机,这个小夹角会导致飞机偏离跑道。当时我并不在意,也不太理解林教员的话,后来自己成为飞行员后才真正理解了林教员所说的含义,即在飞行中,一个小小的差错即可能酿成大祸(这方面的教训我后面还要讲)。经过一个多月的滑翔训练,我们终于毕业了,获得了三级滑翔运动员的称号。可惜的是,我们现在手头没有三级滑翔员的证书,是当时没有发给我们,还是自己给搞丢了,记不清楚了,这算一个小小的遗憾吧。我滑翔飞行的“本领”没想到20年后还派上了一次用场,在美国空军学院那里“露了一手”,这是后话。
在我们的滑翔训练中,也发生过一些“危险”情况或动作,按飞行的行话叫遇到了一些“特殊情况”。滑翔训练中最怕的特殊情况有:在起飞牵引过程中牵引索突然脱钩或牵引车突然熄火、滑翔机牵引到预定高度后忘记脱钩或因机械故障不能脱钩、滑翔员忘系安全带、高度控制不好,滑翔机不能进入预定降落地带(落在跑道外)、操纵系统卡死等。造成上述特殊情况的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机械故障),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我们在飞行前都已经进行过反复准备和处置演练。还好,我在滑翔训练中什么情况也没遇到过,但我们组有一个同学遇到过一次起飞途中突然脱钩的情况,后在教员的干预下,滑翔机平安着陆,有惊无险。事后检查,还是粗心大意造成的,牵引钩没有挂到位,也没认真进行检查,结果在起飞中拉脱了。听说过去其它滑校曾出现过学员忘系安全带的情况,起飞后被坐在后面的教员发现后紧紧地抓住了,若发生这种情况就有点“玄”了,想起来也会感到后怕的。但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却发生了一起地面事故,记得在一天飞行中,因地面风过大而暂时停飞(滑翔飞行对地面风速大小有严格的标准),滑翔机整齐地摆放在起飞线上,大家都在休息区休息,等待风速的转变。没想,一会儿机场的风越来越大,这时我们突然看到惊人的一幕,一架滑翔机被风“掀”起来,旁边有一位正伏在这架滑翔机机翼上写东西的教员企图压着被掀起的滑翔机,但徒劳无益,只见这架滑翔机立起后紧接着又重重地反扣在地上,其他滑翔机也被风吹的乱动,这时大家慌忙跑过去死死地压住其他滑翔机,不至让风再给掀翻,现场秩序一片混乱。那天的飞行只好草草收场,我们像一群败兵那样推着其他滑翔机灰溜溜地撤回营房,只有那架被掀翻的滑翔机孤零零地留在空旷的机场上。我们只知道出大事了,但有多大并不了解,后来才知道这算飞行事故,这次被判定为“三等飞行事故”(即飞机损伤但可修复)。在后来的事故检查中我们了解到,这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按照有关规定,滑翔机在机场地面停放时,必须有人在前座压坐,为的就是防止滑翔机因风移动或发生其他意外。这一规定是从过去的事故教训中得来的,北方一些滑校因北方经常刮大风都非常注意这一点,而成都地区一般很少刮大风,过去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时间一长就把压座的规定给疏忽掉了,教训十分深刻,据说当时的飞行指挥员还因此受到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