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摩天轮1111 于 2016-5-31 09:31 编辑
另外再借用某位科学家(himalaya的也就是俗称的蝎子兄)的图片,实话说我找不到这么好的图片呢,只能借用了,用笔圈圈点点的了,见谅啊
1.第一个是某科虚假给的自动分配电流的美好的憧憬啊。而且还是内阻一个Ri/2,一个是Ri,呵呵,哪有这么好的事啊,如果不是这么倍数关系呢,差一点呢,电流还分配均匀吗?极限一点,两个都是Ri的内阻呢,呵呵,不是说并联随便并嘛,没有问题嘛,呵呵,如果这里是都是2Ah电芯呢,是不是按科虚假的理论,内阻都是Ri,电流也是自动分配,实际情况很难保证两个电池内阻一样,这就是我之前说的两个一样的电芯并一起,理论要内阻一样,电流自动分配,还不包括我3所说的情况,如果内阻不一样呢,差一点呢,应该说如果内阻一样,那才是奇葩了,呵呵,自己想电流怎么分配吧,然后容量还都一样,然后是不是就是发生我第二个图的境况,要是内阻差的再远一点呢,呵呵,比如20毫欧和15毫欧,这很正常哟,就像我说的,厂妹子一个不小心,呵呵,(只是假设,不要咬我数据哦 )
还自动分配电流,自动分配电流,,,,
2.但是第二个图片,按我标识的这个电流分配方法是不是也一样行的通呢?
3.第一种理想情况吧,充满电的放电初期,电芯一致性还不错的时候,也许是这种情况,第二种就是最常见的放电中端或者放电末端(一致性差别的电芯最容易遇到了),这就叫内部的浮充,是属于自放电咯,,,呵呵,比较一下理解理解,也是电源管理芯片着力想解决的,也就是为什么要做单体大容量的目的(大容量内部涂碳铝箔是并联,但是出厂有检测啊,自放电合格,这种就离合格差好远好远咯),尤其那种容量不一致的电芯,太容易出现这种第二个图的情况了。
4.不信有人可以做个试验,好的电芯,或者电池组,充满电,不用充满,2200mah的电池组,冲到单体3.96左右,放2个月看看还有多少,单体应该还有3.95,至少我以前用的电池是这样,如果你拿两个电芯,一个1800mha的,一个400mha的,并一起,焊好,然后冲到3.96,看看放两个月后3.90还有没有?呵呵,实验下看看(也许新的电芯还没问题,多循环几次你会发现差距那是明显得远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