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15: 1981年2月第一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
前言
钢是当前社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材料,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以及国防等各方面均离不开它。提高钢的产量与质量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以及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钢材性能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了满足这一点,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研制新材料和对钢进行热处理。后者是人们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方法。所谓热处理,是指把钢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热处理所以能改变钢的性能,是因为钢在加热与冷却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类型的相变,从而得到不同的组织和性能。
本书的基本目的在于阐明钢的内部转变、组织及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各种因素(如化学成分、温度、冷却速度、形变等)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依此来指导制定适宜的热处理工艺,以改善钢材的使用性能,更好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
本书是根据1977年11月冶金部教材工作会议所制定的统一教学汁划及1978年初冶金部高等院校专业会议所制定的教学大纲,由东北工学院、北京钠铁学院、武汉钢铁学院与昆明工学院共同编写的。内容包括钢的热处理原理和工艺两大部分,共十三章。其中,第一、二、三、四、九、十二章由东北工学院刘永铨、佟庆安编写;第五、七、十三章由北京钢铁学院崔文暄、胡梦怡编写;第六、八章由武汉钢铁学院高庆全编写;第十、十一章由昆明工学院陈君才、张世琼编写。全书由刘永铨担任主编。
本书作者虽力图系统阐明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注意联系生产实际与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新成就,但由于水平所限,缺点与错误在所难免,诚恳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书中参考与引用了一些工厂、科研单位和兄弟院校的有关资料、图片,在此谨向有关同志表示谢意。同时也对在编写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单位和同志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者1979年12月
《冶金电子书》http://lib.verycd.com/2005/01/03/00000335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