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hitewolfd 于 2020-6-17 13:15 编辑
感谢兄弟的指点!
1、的确如你所说,起落架的方案有些欠妥,我当时找了很久,市面上的成品里面我买的是最轻的了,碳纤维的固然好但是贵了点。也想过用3mm钢丝自己做,尼龙贴片固定,但是没有Z钳,总是做不到很工整,所以最后就买了成品。前起落架我不太认可兄台的想法,这个部分降落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结实,尤其是纵向上不能歪,不然肯定崴脚,想减震好只能用跪式减震。
2、副翼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舵面大可以把多量设计小一点,曲线拉柔和一点,完全看个人调试的经验。之所以把副翼设计和机翼一样长是因为可以调整角度,下调一点增加升力,上调一点减小阻力,完全放下还可以当襟翼来降低着陆速度,这些都是从机翼的气动角度考虑的,滑翔机上用的就是这样的思路。
3、尾翼的舵面足够了,这么长的机身,尾力臂够大,练习机足矣,很多经典的小金星之类的设计,舵面可能还没我这大,方向之所以用12g是因为要兼顾前轮。
4、马达的安装强度完全足够了,机身是层板材料,防火墙一层3mm层板足矣,四面包裹层板是个完整箱式结构,2216电机推力再大也就1300g,桨平衡只要没问题就不用担心,又不是油机。
而且最关键最关键最关键的一点,机头的加强要适可而止,如果头朝下炸鸡,太结实的机头不会碎,这力量传导到后面你就等着机翼根部都跟着折断吧。全部加强就等于全部都很脆,你看我电机座都用的木制的。
5、舱盖是银色蒙皮,还真没见过谁会铝合金做舱盖的,小螺丝全是铝的,主要固定螺丝都是尼龙,你说的没错,金属螺丝在碰撞时会损伤周围的木制材料,这点triplane老师在他的帖子里讲过,而且进一步说最好把尼龙螺丝穿过的孔用碳管包一层,这样损失更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