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vidc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体验动手的乐趣:从零件到整机——组装镭速AOUE LT5履带式滑移装载机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1:19 | 只看该作者

很快会有更新,敬请关注!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dct 于 2021-1-20 16:43 编辑

对于LT5这台模型来说,液压系统有三个回路,安装和调试其实难度并不算高,对于组装过类似田宫这类模型的玩家来说,看看说明书,照着做就能完成。
然而说难度不高,也不一定准确。我体会到的难度主要是两个方面:
1. 油嘴接头插管有一定难度
2. 油管长度最好预留更长,再根据实际需要来剪短,说明书上标注的尺寸会稍微有点长


上图所示就是副油缸布线完成后的状态


这是控制单元,主副油缸的接完油管之后的状态
在连接副油缸油管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油管长度,过长或过短都不行。
过长可能会被折弯堵塞,过短可能会影响行程。




安装扩展油路的油嘴接头


装机和布线之后的状态
镭速LT5标配的接头不是快拆式的,更换工具需要拧螺丝,稍显不便。
但是这个位置是可以升级成快拆接头的。


根据之前安装副油缸油管的经验,扩展油路的管子我预留了更长的长度。


A和B两根油管都顺利的从车头引到了车尾


然后测量准确后再裁剪,最后安装油嘴


最后把油嘴拧到油路分配块上,完成安装。


完成后的整体效果


然后把前置液压工具(铲夹合一)安装到车身上


为其连接油路
至此,所有油路的安装和布置就完成了!




接下来安装仿真散热窗口




这些小细节镭速都做得非常好


安装履带驱动轮




完成后的效果


接下来安装尾盖和尾灯




左右两个尾灯分别有两路灯,为:常亮灯和左右转向灯


中间也有一个灯


大概属于倒车灯之类的
只管把灯先安装在尾盖上,线路暂时不去管,后面再来布线和规划具体功能。


安装锁扣
锁扣的设计很人性化,打开和关闭很好操作。


安装铰链




然后把尾盖固定在车身上


这是最终的效果。
注意,这里加了两个垫片。
如果要我重新再装一台,我会先把垫片跟铰链安装到尾盖之后喷同色漆,效果应该会更好吧。


最后把配重块固定在车尾底部。





2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0 1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dct 于 2021-1-20 16:44 编辑

液压系统的搭建已经完成。它是否能正常工作呢?
我们需要对它的功能进行检测,如果一切正常,才可以进行一步。
为此,搭建一个建议的控制电路,由:遥控器、接收机、电源、电调等部件来组成。


把三个换向阀的舵机线分别连接到接收机,至于用什么通道来控制,可根据自己习惯或喜好来自定义,加上这只是一个临时功能测试,所以不必太讲究。
驱动油泵的无刷电调也分配给接收机的空闲通道,这个通道你可以用一个独立的旋钮来控制,或者采用混控方式来控制。
如果你想知道混控如何设置,可以看一下后文的介绍,我会专门讲。



油箱里加注液压油,这个油需要自己准备,标配不含液压油。
使用40号抗磨液压油,加满之后再运行。



测试的方法是:
1. 让所有液压动作都走一遍满行程
2. 这时液压油会被吸入到各个油缸里面
3. 此时油箱里的油会减少或者见底,需要继续往里面添加液压油,直到所有动作做完,油位都基本保持不变。
4. 当油位基本保持不变的时候,再往油箱里适当加注一些油,大概到油箱的3/4位置就差不多可以了,这叫留有余量(因为当你更换液压工具时,新的油缸会消耗液压油)。

例外情况:
当换向阀能正常控制,同时你发现无论油泵转速如何,液压系统都没有动作的时候,那就说明油泵电机的旋转方向反了。
需要交换油泵无刷电机三根线中的任何两根即可改变转动方向。

测试完成后,把油箱盖(透气螺丝)锁上去。
这颗螺丝是透气的,不会完全封堵注油口。
因此要特别注意,加油之后,车身不要倒置或者处于侧卧姿态,否则液压油可能会流出来。

下面是液压系统测试短视频:





2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0 16:39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开始组装驾驶室。
这部分的组装难度不大,完成后的驾驶室形态很美,精致小巧又不失细节。
最重要的一点:LT5的驾驶室是全金属材料制造的。


首先准备好驾驶室的内饰材料
暂时忽略电路板,这里不会用到它。
这块电路板是LT5的声组灯光二合一控制板。



组装座椅和摇杆,座椅用螺丝固定,摇杆用胶水固定。


座椅底部是声组的喇叭
发动机的音效还有鸣笛的声音就靠它发声




安装蹬车梯
这个零件的折弯需要手工操作,请务必在喷漆前进行操作。
因为喷漆后再折弯就会伤漆。


接下来是驾驶室主体部分的组装


侧窗防撞网已装好
两块侧板都是CNC加工的,精度很高,轮廓线条优美




后窗组装完成,螺丝细小,操作要有耐心
框架材料是金属的


组装驾驶室的顶板以及天窗






组装驾驶室的正面框架,以及把灯板固定在上面。
PCB模块化的LED灯,降低了组装难度,也让美观度上升到了新高度。


接着安装前挡风“玻璃(亚克力)”
它带有颜色,并不是一块“白玻璃”,就像贴了防晒膜一样,档次看起来很高。
这个效果有点类似德国工程模型的做法,不过德机的颜色是偏蓝色的。


继续安装两侧的蹬车扶手
它是金属材料做的,红色效果来自于喷的漆。


完成后的效果


由于是全金属的框架,而且又采用的是CNC加工,因此结构坚固,外形也十分美观。
从任何角度看,都挑不出毛病。就算只是一个驾驶室摆放在柜子里,都是一件很棒的机械艺术品。


更何况,它里面竟然还有细节——顶置物框(行李架)。
灯的线是带有颜色的,为了美观,我们采用黑色热缩管来处理,使它能够更好的隐藏。


这是穿管后的效果


这是把灯线引出来之后的效果


往里面一看,真美观!不特别注意的话是看不到线的


然后把驾驶室和底板固定在一起,锁四颗螺丝就可以了。
这里特别赞扬一下镭速模型的加工精度,这么多的零件,竟然在组装之后能够合丝严缝的拼接在一起!
没有任何的孔位误差,没有任何的尺寸不适。可能在某些部位的安装时需要稍微用一点力才能挤进去,但又不需要特别大的力,这种精准的配合度值得称赞!


最后再来安装仿真雨刮器,很可惜它只是一个装饰不能动。


这个驾驶室的设计和做工绝对称得上是LT5的亮点之一!

组装驾驶室的短视频送给你:









25
发表于 2021-1-21 12:36 | 只看该作者
车门黑边怎么不上色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3:24 | 只看该作者

嗯,没上色
边缘弧度不容易控制,效果难以预料,保守一下就不上色了。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6:15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把三个换向阀驱动舵机的控制线梳理到尾部
尾灯线暂时缠绕整理以备后用



在之前的测试中,我们已经确认了无刷电调和无刷电机连接的线序。
为了使布线更美观,这里把插头拆了,然后直接焊上。


这是焊接完成后的效果


然后把无刷电调塞到舵机下面的缝隙里,用少许胶水来固定


接下来组装行走支架总成
会用到的零件如上图
材料有不锈钢、铜、铝合金
辅助材料包括:螺丝、卡簧、轴承等,这些材料都标配有余量




首先是组装张紧轮




这是完成后的效果


左右两边各一个


然后安装支撑轮






这是完成后的效果


然后把支架总成和机身进行连接固定
用两颗螺丝来锁定
锁紧之后是非常牢固的
连接点还有定位销,固定位置也是很精准的


最后来安装这些装饰盖




完成后的效果


装上塑胶履带


装上驱动轮的装饰盖
完成!

短视频送给你!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dct 于 2021-1-28 10:55 编辑


经过以上步骤的组装,镭速LT5滑移机模型的雏形已经显现出来了。
结构零件、液压系统、行走系统,三大系统现已就位,拉下来就是电子控制系统的安装。
假如要按难度由低到高排序,那么排列顺序大概是:结构零件、行走系统、液压系统、电控系统。

接下来就以LT5为例,向大家介绍它的电控系统是如何建立的。
建立电控系统并没有统一标准,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方法和结果也有区别,这里分享的内容仅供参考。


LT5的两条履带分别由两个电机独立驱动,每个电机配置了一个电子调速器(简称电调),如上图所示。
电调的作用就是响应油门杆的控制,对电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进行节调。
LT5标配的电调为双向有刷电调,内置BEC(可向接收机提供5V到6V的电力供应)。
板上焊有一个小开关,用于调置刹车模式;通过电线还焊接有一个开关,是电调的电源开关。


由于LT5的安装空间是有限的,因此有必要把电调上多余无用的部分拆除,这样让它看起来简洁,对安装更加有利。
首先要拆的就是黄圈里的开关。它的功能是设定刹车模式,拆除之后就只有一种模式,但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模式,所以这个开关就拆掉它吧。


再来是把电源开关拆除,直接导通焊盘,如上图黄圈所示。
这样一来,咱们就清理掉了两线电线和一个多余的开关。


再来就是把两个电调的电源线并联在一起,这样就减少了一个电源插头,焊接的方式更可靠。
当然,这个电源插头我们也是要去掉它的,因为最终的电源接头都是焊接的,不使用插头。


将两个电机的电线焊接到电调上,然后进行测试。


将两个电调的控制线分别连接到接收机的1通道和2通道

这里有两个控制方式:
1. 双杆直推:遥控器左右两个杆,分别直接控制左右两条履带。这种方式的设置最为简单,控制也最为直接,控制方法和真车一样。
2. 双杆混控:即左杆上下控制前进后退;右杆左右控制转向。这种方式需要设置混控参数,难度稍高,操作方式和开卡车类似。

两种控制方式在使用习惯上各种优劣,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来设置。



请看上图,这是说明书推荐的布线图。请留意:连接到转向电调的蓝线(转向灯控制线)和连接到油门电调的红线(油门声音同步线)。

在触发声组油门声和转向灯这两个功能方面,双杆直推模式存在一定的逻辑问题——不能很好的来触发油门声同步。
当然,双杆混控,在触发油门声和转向灯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逻辑问题,但情况会稍微好一点。
可能这样讲,不容易理解。以下举例说明。

声组的油门声同步线,一般来说是并联在电调的信号线上的,即电调有动作时,油门声同步动作。这个好理解吧?
就像上图所示这样,红色线是连接在其中一个电调的控制信号线上的。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是双杆直推模式,你要把声组的油门声同步线接在哪个电调上?并接在两个电调上肯定是不可以的,那么接其中任何一个又会怎样的呢?
你应该已经看出问题来了。是的,无论接哪一个电调,油门声同步总是只响应一个杆,而不会两个摇杆同时响应。这意味着,当你要转弯时,假如某个杆不打杆,而刚好这个杆并接了油门声同步线,那么此时转向,油门同步声是不会发出来的。
而蓝色线(转向灯控制线),也是接在其中一个电调上的。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即在某种情况下,转向灯不灵。

那么双杆混控模式是否会好一点呢?也不尽然,假如你仍然按照上图所示的方式把蓝线和红线分别连接在电调上,那么结果也是一样的。

为了解决油门声音响应和转向灯响应的问题,我采取了另一种方法:
1. 必须使用双杆混控模式,因为只有这样,前进和后退才能通过一个摇杆来完成,而不是两个摇杆。这样一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一个摇杆来关联混控一个闲置的通道,让这个通道来响应油门。
2. 转向灯同理,因为在双杆混控模式下,左右转向也只需要用一个摇杆来完成,而不是两个摇杆。所以我们就可以把转向控制杆关联混控到另一个闲置通道,然后用这个通道来控制转向灯。

不过由于LT5的空间狭小,最多只能用到8通道的接收机,因此转向灯的控制功能我对它进行了舍弃(没有足够通道来设置混控了),而是让它配油门通道进行关联。既当油门有任何动作时,转向灯都会闪(把两个转向灯并在一起,变成双闪)。假如你能找到体积很小的9通道或10通道接收机,那么就不存在这个情况了,你可以实现所有的功能。


这是双杆混控模式的遥控器参数设定界面。
不同的遥控器,界面不一样,举一反三还是不难的。


上面所讲的所有内容,都是针对双电调双电机这种驱动形式的。






焊接主电源线的插头。
我们没有使用T插或XT60这种插头,因为体积太大。
而是焊接了上图所示这种小型的香蕉插头。
当然这里再推荐一种插头,就是XT30。


测试完成后,就把主电源线焊接在电调板上。


用热缩管把电调包起来之后,把它塞进箭头所示的缝隙中。


然后把用于驱动油泵的无刷电调的电源线焊接在另一个电调的电源焊盘上。
电源线采用焊接方式更为牢固,同时减少了插头的使用,不占用更多空间,布线也会更美观。


包上热缩管


塞进缝隙里


再把声组和灯光二合一板用双面胶贴在电机上。
这样一个简洁可靠的布线操作就完成了一半。


把这些线从车尾牵引出来。
注意:两个电调的信号线,我们已经把其中的红线拆除。这是电调的BEC供电输出线。
因为行走电调的BEC功率很小,我们用无刷电调的BEC来给接收机供电即可。


然后把中间的灯和主灯进行并联。
其实中间的灯可以是倒车灯,但是标配的灯光声组二合一板的灯光控制功能比较单一,只有:转向和主灯两个功能。


通电测试一下,主灯全亮。


根据LT5的布线图所示,主灯的控制线要使用到两根线,分别是:黄线和白线
其中,白线是正极公共线,也就是说,所有灯光的正极都是连接在白线上的,所以它被称为公共线。
上图所示的绿线是右转向灯线。


然后我们把这三条线焊接在灯板上。
这里还要提一句,LT5标配了不少转接线、并联线、接头等。
其实这些零件建议是不使用,推荐使用焊接方式。
焊接不仅更可靠,还会提升布线的美观度。


蓝线是左转弯灯线。
白线是公共正极线。
蓝线是右转弯灯线。


这是一个8通道的接收机,接收机上的通道资源有限,因此我们把声组控制线和灯组控制线并在一起了,通过一个三位开关来控制。


插头上标注了“灯”,但它有两个功能,除了灯控,还兼具:鸣笛声和发动机启停声。


把它插在第6通道上,再给6通道分配一个三位开关。
当然如果通道数足够多,这两个功能完全是可以分开来控制的。
第8通道为油门混控输出通道,它关联了:主臂换向阀、俯仰换向阀和行走电调。
即:行走会发声,执行液压动作时也会发声。
连接在第8通道上的就是油门同步线(红色线)。


最后焊上黄线(主灯)。


前面的机仓部位,布线整理已经完成。


后面的机仓部位,布线已经完成。


装上驾驶室,连接喇叭。




用螺丝来固定驾驶室


把驾驶室的主灯线从尾部牵引出来,然后焊接在灯板上。


大功告成!


然后把接收机放置在尾仓里面,位置和尺寸刚刚好,再大一点点都不行。


盖上尾盖,终于完成了!

这里公布一下我的接收机通道分配规则:
通道1:行走电调1
通道2:行走电调2
通道3:主臂控制
通道4:前铲俯仰控制
通道5:扩展油路控制
通道6:灯光、鸣笛、发动机启停
通道7:油泵控制
通道8:油门混控输出(关联行走电调、主臂换向阀、俯仰换向阀)


三条短视频送给你: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6: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dct 于 2021-1-29 18:12 编辑

即将进入收尾阶段。
最后要解决的环节是供电。
LT5建议使用3S锂电池供电,工作电压11.1V至12.6V。
摆放电池的位置在换向阀体的上部分空间。该空间的尺寸比较狭小,对电池尺寸的要求比较高。
寻遍了大部分航模聚合物锂电池,要么容量偏小,要么尺寸不合适。
最终我选择了18650锂离子电池,3颗串联,容量约3500mAh,续航时间还是相当给力的。


电池的尺寸刚好能够把电池仓的位置填满不浪费,为大容量长续航打下了坚实基础。



焊上平衡充电插头




焊好主电源插头


然后再把主电源线焊在电池上


最后封好外皮
外皮最后是找尺寸合适的热缩管,由于手上暂无合适的材料,就用其他材料临时替代了。
DIY的电池组,外观不太美。


之后我又发现前面固定蹬车梯的螺丝长度不合适,会抵住油箱剐蹭,使低板难以安装到位


于是手动把螺丝裁短,之后得以顺利安装


现在电池已经放在电池仓里面了
这结构紧凑得也是没得说
空间没有丝毫的浪费
虽然组装有一定困难
但我十分喜欢这种紧凑的设计
也享受规划线缆布局的过程


接通电源插头之后,机器就进入工作状态了。


尾仓盖有一个锁,关闭的时候能听到清脆的咔嗒声,于是它就锁住了,并非是磁吸锁定。
打开的时候,要只需要把锁向上抬一下就能要开,操作起来还是很顺手的。
这些小细节,设计得都很用心。


最后来贴上水贴纸


终于大功告成


最后的最后,我们来优化一下转向灯的逻辑。
由于8个接收机物理通道都用完了,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控制转向灯,所以在这里我把转向灯的功能改成了“双闪”。
双闪的触发是通过8通道来的,8通道是发动机声音的混控通道,把蓝线和红线并在一起,就可以共享功能。
改装之后,当有行驶或液压动作的时候,双闪灯都会被激活。



这是尾仓里面的最终布线状况
紧凑得让人丝毫不能怠慢
但组装它的过程实在太爽啦!

组装镭速LT5履带式滑移机模型的全部过程到这里就结束了。
下面来总结一下镭速LT5的优缺点。

优点:
1. 全散交付,能彻底享受动手的乐趣,甚至连外观颜色都可以按喜好自己做涂装
2. 细节丰富,精致小巧,功能强大
3. 尺寸大小合适,与14比例或近似比例的模型放在一起玩看起来协调度高
4. 履带行走驱动结构仿真度高,有机身内置的减速传动系统,履带行走系统设计有张紧轮
5. 标配灯光、声组等电子设备,声光效果不缺席,是提升仿真体验必不可少的功能
6. 标配扩展液压回路、标配前置液压工具手动快拆耦合器
7. 标配带有液压夹的四合一铲子,立即享受扩展液压回路的功能
8. 结构零件加工精度高,拼装误差小,底盘和驾驶室全部采用的是金属材料
9. 说明书清晰明了,组装无困惑
10. 辅材零件有富裕备件

缺点:
1. 液压油的加油口在机身内部,加注液压油比较不方便(要拆10颗螺丝)
2. 油箱盖的螺丝是透气的,好处是可以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缺点是加油之后不能倒置,否则油可能会流出来,不利于长途运输(可以考虑临时封堵)
3. 空间结构紧凑,组装难度较高
4. 灯光功能较为简单,只有转向和大灯两种灯控功能
5. 声组启动声缺少从启动到怠速的无缝过渡;声组音量室内玩尚可,室外玩音量偏小
6. 喷涂零件要注意漆面厚度的控制,接缝或摩擦面的漆尽可能薄,否则可能会影响装配
7. 扩展液压回路的液压接头没有采用快拆接头(查支持升级成快拆接头),需要手拧螺丝








小结:
镭速LT5特别适合那些想挑战自己,并且喜欢动手的玩家。从外观颜色的搭配、结构零件的组装、液压系统的布局、电控系统的设置,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对于有过田宫或类似模型组装经验的玩家来说,LT5的组装难度会大大高于前者。单从零件的数量上看,也要大幅度多于前者。镭速LT5也是一台值得花心思去打造的精致模型,涂装颜色和样式,是否做旧,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是非常个性化的选择,但是对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委托代工是一个很好的主意)。镭速LT5集成了三阀液压系统,标配扩展液压通道,标配了前置液压工具手动快拆耦合器,后期加装前置液压工具十分方便。镭速为LT5设计了多款即将上市的液压工具,对丰富应用场景,提升玩耍乐趣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价格方面,12800元的KIT散件版单价并不便宜,但相对于德国同类进口模型来说,不仅国产的模型做工更好更精细,而且价格大约仅为进口模型1/4,这样看起来你说是超值还是不值呢?优点缺点,都已经写完了,是否适合自己,还需要自个拿主意!

对于这款模型,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两条测试视频送给你:








30
发表于 2021-1-29 17:0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31
发表于 2021-1-31 23:18 |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21-2-3 12:37 | 只看该作者
精品,欣赏组装过程也是一种享受,感谢楼主的分享
33
发表于 2021-2-7 13:57 |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21-2-7 13:58 |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21-2-7 13:58 |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21-2-13 04:40 | 只看该作者
前面那一段扯价格的负面公知话去掉的话这的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评测。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37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14:30 | 只看该作者
滑移机与490挖机搭配起来也是相当的好看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38
发表于 2021-2-25 17:25 | 只看该作者
太漂亮了,組裝有一定難度
39
发表于 2021-2-28 15:39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品
40
发表于 2021-3-1 11:31 | 只看该作者
制作过程 是享受,制作 完就不想让它下地,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