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shouldb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养日记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4-4-1 19:58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LCJ没有错。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干活。先向轴管里加注二硫化钼润滑油。油有些粘稠。但穿轴后只是稍微涩一点而已。全部安装完毕后,加上电机一转。哇,船尾全部都被甩出的润滑油给弄花了!看来这轴确实是向外排水的!原来是我错了。
一会回家准备给软轴的末端套上一节热缩管,减小软轴和5×8轴承之间的缝隙,让润滑油少甩出来一些。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楼主| 发表于 2004-4-1 20:32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shouldbe在 2004/04/01 12:35pm 编辑]

末端套上两层热缩管(但5×8轴承处留出空隙,让轴承还是直接套在软轴而不是热缩管上,这样还可以满足调整桨轴入水角的要求)后,热缩管的外径为5mm,轴管内的塑料王管子的内径为6mm。
问题:5mm的软轴外径 vs 6mm的轴管内径,这个间隙合适吗?还需要再稍微加厚一点热缩管吗?我觉得最好能让软轴和塑料王接触的那段接近密合,这样一方面封水,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润滑油沿螺纹被甩出。
23
 楼主| 发表于 2004-4-2 02:00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shouldbe在 2004/04/02 11:20am 编辑]

在5mm软轴外再加一层热缩管,软轴直径增加到5.8mm。安装,加电测试。哇,船尾还是有大量的二硫化钼甩出!看来没救了。干脆就这么着吧。
开始做“越鱼式”电机水冷套。剪好铜片在电机外包好。拿自行车内胎剪成的皮筋箍好,在接缝处贴上一小条铜片,焊接,内胆做好。取一截漆包线,放在火上将漆皮烧掉。然后用锉刀将氧化层打磨掉,镀锡,截成两段焊接到内胆上。照方抓药制作外胆,但不焊接。再取一小截铜管,将一端打磨成斜面,在外面镀锡,在管内插一根牙签。用刻刀在靠近外胆接缝铜箔2cm处划出一个方孔,将铜管上锉出的斜面放在方孔上焊接牢固。两个水口都制作好。再将外胆焊接到内胆外箍的漆包线支架上。制作完成。
24
 楼主| 发表于 2004-4-2 06:31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水冷套完工。做的很粗糙。不过已经不再漏水了。效果很好。焊接后电机滚烫。可通水还不到10秒,壳就冷却了。一分钟后电机也消停了。
又焊了一组CTJ的电池。明天再焊一组,就可以用两组电池去跑船了。
25
发表于 2004-4-3 00:20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shouldbe:你的尼龙王管子在哪里买的?
26
 楼主| 发表于 2004-4-3 01:31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找LCJ吧。
27
发表于 2004-4-3 02:04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轴转起来的声音大吗?
28
 楼主| 发表于 2004-4-3 07:20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shouldbe在 2004/04/03 00:19am 编辑]

没有明白你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不是我装软轴的时候有什么错误?
从第一次装动力到现在动静都不小。但现在轴的转动已经比较流畅。只是因为软轴末端加套了热缩管,轴径加大,以及润滑油比较粘稠的缘故,转动的时候有一些阻尼的感觉。但绝没有开始那种某个角度转的很顺畅,某个角度就比较滞涩的感觉了。不过装上电机转起来以后,轴的声音一直都不小。明天我给电调换上DEANS插头后,分别加载1组7节电池和2组14节电池,再装船测一下空转的转速。看看声音大和转速是否有关。
29
 楼主| 发表于 2004-4-3 07:22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电池是新买的CTJ电池。圆筒状的,3000毫安时,7节一组。准备用两组跑船。
30
 楼主| 发表于 2004-4-3 20:11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上午花了2个小时做准备工作。电池焊好,用热缩管封好。接收机、天线安装到位。
在阳台上的小水池上开始试验。哇,水花四溅,小水池子里的水很快见底了。可不到一分钟,突然水花骤减。奇怪。捏着油门又是十几秒钟。哦,老天,闻到什么怪味。赶紧把船拿出来。揭开盖子一看,船舱里烟雾缭绕。完蛋了,电机烧了?不可能,电机套着水冷套不可能烧。电调烧了?!不会啊,一捏油门电机还在转。仔细一看,原来是连轴器和软轴连接的地方轻烟袅袅。用手一摸连轴器,滚烫!捏住桨,轻捏油门,电机转的很欢快。原来是连轴器连接软轴的部分脱开。拆开连轴器,发现软轴末端的弹簧钢丝已经完全散开,致使连轴器上的顶丝松脱,连轴器和软轴脱开,电机带动连轴器空转,而软轴基本不转。因为转速高,连轴器和软轴末端干磨,温度升高,二硫化钼受热蒸发,所以冒出一股轻烟。
尝试着把散开的钢丝重写绕好,安装好连轴器,下水,不到2分钟,连轴器再次脱开!哎,今天开来下不了水了。
仔细检查船壳,发现船壳右侧原来的小开裂已经从船壳中部延伸到尾部。看来刚才电机的强力转动引起的震动,把原来隐藏的裂缝终于给震开了。怀疑当初漏水的地方还是在船壳。
在装好连轴器后,还测试了一下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流大约在20A左右。按工作电压14节电池计14V计算。输出功率大约接近300W。现在用的桨是京商40×1.6的桨,看来还可以适当的加大桨径或者螺距。这样让它的工作电流达到30A,输出400W左右,小船一定跑的很好看。
31
发表于 2004-4-3 21:40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同情啊!~轴老是和你过不去:(。换咯!我总觉得LCJ大哥的轴系可能没设计好,不过也不一定。SHOULDBE最好能上个轴系的特写,特别是后半部的。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32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03:26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轴其实现在已经转和比较畅快了。只是稍微有一点阻尼的感觉,但转的很顺畅。轴的末端其实是当初拆卸连轴器的时候,不小心将一截钢丝翘起。我不知道该如何将钢丝复原,所以用偏口钳减掉了一小截。结果最末端的钢丝越来越散。现在使用大功率电机和大螺距的桨,连轴器和软轴之间的连接就吃不住劲了。
不过经过这几天的保养,我对这条小船增加了不少的了解。原来对我非常神秘的软轴不过是so so了。当然要想把软轴的末端连接搞好,还是要费些功夫。我中午在车模的配件中发现一个外径5.6mm的万向轴中的轴心。它的内径大约2mm,基本和软轴中间的轴心外径相当。我向用某种方法把这个零件的外径减小到4mm,再套到软轴的末端(去掉原来外面裹覆的钢丝,露出内部的芯)的芯上,然后再穿连轴器,可能这样会解决这个软轴和连轴器之间的问题。
另外船壳的上盖板和下面的船体用什么粘比较好呢?AB胶和环氧树脂,那个粘的更结实。环氧树脂该怎么买?再有我手头有四氯化碳。是不是搞几个废乒乓球,用四氯化碳熔化了,就可以粘环氧树脂呢?
33
发表于 2004-4-4 04:47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AB胶和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粘的更结实。环氧树脂你买双组份的那种“T0几”,我不记得了。老贾和ZHOUSHEN2004知道吗?做船的环氧的组份是要用天平称的,好麻烦。你用双组份的话方便。40多一公斤,一两年都够了!:P还有我要提醒你的是轴不是用手转的畅快就行的,太大的震动会吃掉很多功率,还可能谋杀小船!
34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05:42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我明天录一下噪音放到网上来你听听。
35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20:53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shouldbe在 2004/04/07 08:49am 编辑]

轴的问题解决。将原来软轴外层的钢丝剪掉,只留中间2mm的轴芯,长度大约为5mm。取5mm长、外径4mm的铜管一段,套在轴芯上用锡焊好。在整个软轴上套一段热缩管,船尾留下3cm左右的不套。这样轴管中的油就不会顺着软轴向外甩了,同时软轴末端的空白处的螺纹还可以把进入的水给甩出去。轴管中除了点二硫化钼,以外还加入了一点车用的单向轴承油(高速轴承润滑油)。相当于白油的左右。阻尼大大减小。虽然还没有到一拨桨,就能自己转几圈的地步,但阻力已经是大大减小了。
装船测试空转转速为24000rpm。而空载电流只有3A。震动的非常厉害。不知是否是转速太高的缘故。电机比普通的550电机稍长。7节电池空转转速14000rpm。空载电流4.7A。
称了一下整船(含14节电池)重量大约为2550克。7节电池时中大约为2120克。
36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20:59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shouldbe在 2004/04/06 10:18pm 编辑]

开始用AAA超能胶粘船壳和上盖之间的那条隐形的大裂缝。明天早上就知道结果了。
下午曾去五金工具大厦买环氧树脂。树脂倒是有水果罐头那么大瓶子装的,一瓶30。但发现固化剂只有大桶的,恨不得用上十年八年的。一桶48。哎,还是先用AAA超能胶试试吧。
37
 楼主| 发表于 2004-4-7 16:36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超能胶看起来粘的还可以。可惜有的地方没有涂匀。周末可以正式下水了!
38
发表于 2004-4-7 23:53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AAA超能胶粘船壳和上盖之间的那条隐形的大裂缝再用电吹风吹一下把胶吹软,
39
 楼主| 发表于 2004-4-9 00:10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吹软它干嘛?我粘的时候,是用小改锥把船壳扒开一条5mm宽的缝隙,然后直接向缝隙中填胶的。因为扒缝产生的新的小裂缝用镊子稍微扒开一点,用牙签尽量多的往缝隙中填胶。最后在延整个缝隙抹一层胶。使船壳外边的胶成一个三角形的斜坡,从头到尾连接为一个整体,盖住所有的缝隙。这样缝隙中有胶,起主要作用,缝隙外的三角形斜坡起整体加固的作用。这样从外边看起来不太好看,但毕竟把船壳给粘住了。
周六下水就知道如何了。
40
 楼主| 发表于 2004-4-9 00:34 | 只看该作者

保养日记

下面引用由越鱼2004/04/03 01:40pm 发表的内容:
同情啊!~轴老是和你过不去:(。换咯!我总觉得LCJ大哥的轴系可能没设计好,不过也不一定。SHOULDBE最好能上个轴系的特写,特别是后半部的。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轴管的设计其实还可以。虽然简单,但应该比较可靠。关键是连轴器。我看到网上的许多HYDRO&MARINE的船(DRIFTER)上的那个蓝色的连轴器加工的就相当精细。而且电机架子和轴管对的很正。如果你从网上下载过一个叫做MATZE100.WMV的隧道船(DRIFTER)录像,你就会发现,船虽然跑的速度很快,但噪音不是很大,声音也比较干净,更多的是尖利的电机和轴转动的声音,而隆隆的船壳共振的声音比较少。而我后来从LMT那里得到的一个他们加工组装的同样的船的录像,噪音就要嘈杂的多。明显是安装的精度不高,船壳共振而产生的声音。
国内的模型零件的机加工精度不行。车模上的零件还好一些,稍微有点量,找地方用数控车床加工碳纤板也花不了太多的钱。但船模上这些零件就几乎没有见过上数控车床的。精度难免有偏差。另外船模不像车模那么规整。加工和安装的难度明显要高。比如在V型的船底安装电机座可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想LCJ为了我这条船已经付出了不少。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能耐心帮我这么多,已经很难为他了。在此对LCJ衷心的表示感谢!也希望他不断的提高加工工艺,做出更好的船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