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axnzer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赛印象

[复制链接]
381
发表于 2014-3-14 0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dsock2009 于 2014-3-14 10:07 编辑

》真要强调短距起飞降落,使用螺桨是最好的方法,
F35吐血涕泣。------------------------------那个超短距比赛用得是螺帽桨,与普通观点也不一样,没有采用双翼!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比赛,参赛者完全有时间制造出专用的参赛机,但人家仍然采用的是常规布局,这说明这个就是最佳选择吧?

》既能产生滑流来利用柯达,又能利用螺桨反桨推力缩短降落距离,
难道高升号没有利用这部分推力么?------------------------想让涵实现反桨?高升号如想到这一点,才能说是相对完善的设计,说短矩起飞降落,不考虑这一点真是瞎功夫,现在的大动力飞机,都是降落距离大于起飞距离!真能实现反桨,确实能缩短,可这个圆变薄喷口又用不上了,如能用上,这也是创新啊,建议你来搞搞吧!
》美国已经做过E-2D在航母上不需要阻拦索的降落试验了,一百米就能制动停下来,还不影响巡航性能,
》就是想超短距,还是螺桨更有力!
F35刚抬起头,再次吐血涕泣。----------------------------------------------------------------关F-35什么事?屁事?不过真要较真,是不是可以说你在这上面有误区?概念上的误区?看着你在这上面吐血真是不应该!说的是高升号,在螺桨增升面前搞不好就是钻件角尖,说得这码事,不能归一码!

》如果不权衡,则用螺桨实现几乎是一机身起飞也不是梦!
醒醒吧,大把的F3P都能梦想成真。------------------------------------就事论事,把机头抬高就行,最近坛口里有人把涵道机放在土坑里垂直也能起飞,是不是用只要动力足、板砖也能飞上天更好?事情到了这一步,你就不要再强调只有比赛中只有飞起来才是创新的观点了,那个也太形而上学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主题

  • 没有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38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7:41 | 只看该作者
redsock2009 发表于 2014-3-14 09:16
差别肯定有,但都可以用一个“动力增升”来概括,弊端也很大,因此这类设计如果成功,不是利用柯达的气动 ...

》差别肯定有,但都可以用一个“动力增升”来概括,弊端也很大,因此这类设计如果成功,不是利用柯达的气动创新,
》而应该说将其归于结构创新,如果能变戏法将其收起来,并且增重不多,那就意义很大,
看不懂

》但飞行器设计就是这样,低速起飞降落空间让直升机给占据了,因此升力系数再高,就是不见商品化。
安72


38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19 | 只看该作者
》你如果这样提问题,干脆直说,何毕要围绕圈子?
那就直说:
1,你觉得别人是蒙事,是骗子,是因为你没看懂人家的作品。
2,你对自己的作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是因为你不懂什么是创新。

》如果真用两根猴筋达到目的,那是了不得的创新!
指着空无一物的地方,非要人家想象出自动和手动折叠,这肯定不是创新,而是创举。

》你开始也是认为都不是创新,不要为了面子而死不承认为好!
对,按照我对创新的观点,都不是(除庆安之外)。
对,按照比赛的规则解释,他们是(你那不是)。
不论我怎么看,规则怎么定,你那作品都是。。。呃。。。。
你的创新点都是臆想的,你哪有什么作品?

》与上面一样,再说了,都有视频,你就说视步好,干嘛非要与创新扯一起呢?
先拿出视频再扯。

》不行也得看是什么不行,
都不行。

》前面说了,没有让飞控进入调整时间就移支,犯了错误,
飞行常识不足所导致的0分?
分明就是借口、托词、推卸责任。

》因此这时就要就事论事了,这是世间常理啊!
什么都看不到,有什么好论的?这是世间常理啊!

》真要说这一点,也还是要以你当典型啊,
好。

》你是一开始就说“都不是创新,唯一有安机”,


》而本贴则一直是在说比赛并不能唯创新,那个不现实,
不创新,不给分。

》要通过比较定高低,反正说了不了要根据情况的话,
看不懂

》而你却不然,最后还要来个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评分标准,还要负分,
你不服,请拿出你的评分标准来。

》还要把民科扯进来 ,打击面也大大了!这个又怎么说?
建议阅读453楼。

》前面只有你说“都不是创新,唯一有安机”而本贴一直强调参赛就是参赛,
》一味地要求创新是不现实的!
建议阅读430楼。

》这就说明你的要求也太高了脱离实际也不管,
建议阅读437楼。

》没有获奖这就很正常了,这不是废话一个?
所以你没有视频。
所以你是在瞎扯。

》你已经发挥了,还想发挥成什么样?这事还是到此为止吧!
你空口说,
我也可以,
你飞机是纸糊的,是宣纸,浆糊是巴黎牌的,你的飞机黏在手上扔不出去。。。

》在这个论坛中有一个“短距起降大赛”那架飞机就是一机身,
》你说的1.5不可能,
》因为物理尺寸放大那里,怎么你还不明白?
你自己否定自己,你还不明白?

》这事本来是留给你的作业,如果不说,可能一年半载是回答不出来了。
早就回答了,你看不懂,可能一年半载是看不懂了。

》没看过书,你承认角度为零就行。
什么角度?

》你倒是说清楚啊?为什么笑,别让看家湖涂了!
你的语言风格,令人忍俊不禁。
你的程序员水平还不够,对你的测试还可以继续。

》这话还是留着给跃龙的设计者去说吧,
说给你的。

》但重要的是你明白了有些话在这上边是不能轻易说的就好!
那你为啥轻易说?

》说得不好,就容易让别人抓住,
抓吧抓吧。

》不过对于大赛组织者来说,还是希望你能把飞机做大一些!
》有气势,能为大赛增光彩,在这上面占点便宜的思路还是正确的!
对。

38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37 | 只看该作者
》那个超短距比赛用得是螺帽桨,与普通观点也不一样,没有采用双翼!
F3P?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比赛,参赛者完全有时间制造出专用的参赛机,
》但人家仍然采用的是常规布局,这说明这个就是最佳选择吧?
对那种规则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想让涵实现反桨?
有啥不行?
反过来又是一个创新。
我说能反就能反。

》高升号如想到这一点,才能说是相对完善的设计,
想到了,肯定想到了,必须的。
反正说说就行,咋说都行。

》说短矩起飞降落,不考虑这一点真是瞎功夫,
可不是嘛。

》现在的大动力飞机,都是降落距离大于起飞距离!
你这样口无遮拦,张口就说,某些肌肉组织会肿的。

》真能实现反桨,确实能缩短,
》可这个圆变薄喷口又用不上了,如能用上,这也是创新啊,建议你来搞搞吧!
我不搞。
我的兴趣是搞地面站。

》美国已经做过E-2D在航母上不需要阻拦索的降落试验了,一百米就能制动停下来,还不影响巡航性能,
》就是想超短距,还是螺桨更有力!
F35刚抬起头,再次吐血涕泣。----------------------------------------------------------------
》关F-35什么事?屁事?
说的是F35向着你放了一个响P,然后超短距起飞了。

》不过真要较真,是不是可以说你在这上面有误区?
当然可以说。
你说啥都行。

》概念上的误区?
哦。

》看着你在这上面吐血真是不应该!
我没吐,F35吐了一地。

》说的是高升号,在螺桨增升面前搞不好就是钻件角尖,说得这码事,不能归一码!
我说的是红眼,一个破破烂烂的泡沫小条板,一共只有半尺长,不能飞、不能跑、还黏糊糊的。
向你学习,我们都可以随便说。

》就事论事,把机头抬高就行,
加高起落架吧。

》最近坛口里有人把涵道机放在土坑里垂直也能起飞,
》是不是用只要动力足、板砖也能飞上天更好?
可不是嘛。
运20出厂的时候应该配一套原厂的起竖套件,用户就可以拔地而起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你就不要再强调只有比赛中只有飞起来才是创新的观点了,那个也太形而上学了!
我强调:
1,能摸才有参赛资格。(红眼创新点说得,摸不得)
2,能飞才有评分资格。(红眼能摸,飞不得)
3,创新才有获奖资格。(红眼陈旧,不新)
你的形而也该上学了。

385
发表于 2014-3-15 09:26 | 只看该作者
》差别肯定有,但都可以用一个“动力增升”来概括,弊端也很大,因此这类设计如果成功,不是利用柯达的气动创新,
》而应该说将其归于结构创新,如果能变戏法将其收起来,并且增重不多,那就意义很大,
看不懂》但飞行器设计就是这样,低速起飞降落空间让直升机给占据了,因此升力系数再高,就是不见商品化。
安72-------------------------------------真看不懂还是装蒙?增升的办法多,但飞行器不能以仅仅是飞起来离地几分钟为目的,它要干活!因此柯达用的不多,你要是能够在起飞阶段用了以后能让这个装置消失或缩小,那就意义大了不少。安-72的做法就是既增加了升力,付出的代价在它看来又可接受!


》你如果这样提问题,干脆直说,何毕要围绕圈子?
那就直说:
1,你觉得别人是蒙事,是骗子,是因为你没看懂人家的作品。
2,你对自己的作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是因为你不懂什么是创新。---------------------“觉得别人是蒙事,是骗子”这可是你说的啊!至于看懂看不懂的问题就不回答了!


》与上面一样,再说了,都有视频,你就说视步好,干嘛非要与创新扯一起呢?
先拿出视频再扯。-------------------回答无数次了,不回答了!


》而你却不然,最后还要来个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评分标准,还要负分,
你不服,请拿出你的评分标准来。----------------------------画蛇添足及狗尾续貂还有走火入魔来形容的标准,还提它做甚?

》还要把民科扯进来 ,打击面也大大了!这个又怎么说?
建议阅读453楼。--------------------------------这个问题也是不提为好啊,你打击一大片引起人家反击的事,既形象化又鲜明,再建议什么楼也是摆脱不了的嫌疑犯!

》你已经发挥了,还想发挥成什么样?这事还是到此为止吧!
你空口说,我也可以,
你飞机是纸糊的,是宣纸,浆糊是巴黎牌的,你的飞机黏在手上扔不出去-----------------那你就多说说吧,你提到F-35泣血是怎么加事,结果是以后的跟贴又不提了,概念不同的飞机硬要往一起扯,这是你干得事吧!至于纸糊什么的倒让人家想你前面还说只要创新拿来大泡沫塑料也行,本贴倒是极力认为不妥啊!

》在这个论坛中有一个“短距起降大赛”那架飞机就是一机身,
》你说的1.5不可能,
》因为物理尺寸放大那里,怎么你还不明白?
你自己否定自己,你还不明白?--------------------说的是尺寸不足一米的跃龙不行,你的脑袋在打这字时可能才睡醒吧?

》这事本来是留给你的作业,如果不说,可能一年半载是回答不出来了。
早就回答了,你看不懂,可能一年半载是看不懂了-------------------------------这次就运用你的那个反复“建议阅读**楼”了,这次是哪层楼?

》没看过书,你承认角度为零就行。
什么角度?----------------------------------------不管是不是装蒙,简单的问题再说再解释也不要紧,说的是水平甲板是滑跃角度为零的跃起飞甲板。

》这话还是留着给跃龙的设计者去说吧,--------------------------------你前面说了问题,这句话是回答的,你倒是把它引全了,说得这话肯定是因为你为跃龙作了解释,本贴感到多余,因此才这样说,说给你的。你每次应对都是高产一大篇,可为什么总要断章取义呢?

》但重要的是你明白了有些话在这上边是不能轻易说的就好!
那你为啥轻易说?--------------------------------看看这句就是个断章取义的主,不回答了。
》不过对于大赛组织者来说,还是希望你能把飞机做大一些!
》有气势,能为大赛增光彩,在这上面占点便宜的思路还是正确的!
对。--------------------------------------------------怎么回答呢?想了半天,真不容易!还真是不容易啊。但还是断章取义!楼主想做一百米大飞机了,在这里提前给大伙提醒一下。


386
发表于 2014-3-15 0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dsock2009 于 2014-3-15 09:44 编辑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比赛,参赛者完全有时间制造出专用的参赛机,
》但人家仍然采用的是常规布局,这说明这个就是最佳选择吧?
对那种规则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这是用来说明这里的问题,多层机翼意义不大!

》想让涵实现反桨?
有啥不行?
反过来又是一个创新。
我说能反就能反。------------------------------已经有这方面的方案了,不过人家是相对容易的办法,模型上的涵道反桨不会有额外负担。你说不顶用。

》高升号如想到这一点,才能说是相对完善的设计,
想到了,肯定想到了,必须的。
反正说说就行,咋说都行。--------------------------是不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了?

》说短矩起飞降落,不考虑这一点真是瞎功夫,
可不是嘛。--------------------------------------这一点好象是通病吧,两个都好象避开了降落,着意强调起飞短距!

》现在的大动力飞机,都是降落距离大于起飞距离!
你这样口无遮拦,张口就说,某些肌肉组织会肿的。---------------------懂了也要装不懂?咱就再强调一下,二代战机就是这个特点!

》真能实现反桨,确实能缩短,
》可这个圆变薄喷口又用不上了,如能用上,这也是创新啊,建议你来搞搞吧!
我不搞。
我的兴趣是搞地面站。-------------------------------------不是你不搞,而是你心里明镜一样,明镜高悬啊!

》美国已经做过E-2D在航母上不需要阻拦索的降落试验了,一百米就能制动停下来,还不影响巡航性能,
》就是想超短距,还是螺桨更有力!
F35刚抬起头,再次吐血涕泣。----------------------------------------------------------------
》关F-35什么事?屁事?
说的是F35向着你放了一个响P,然后超短距起飞了。-------------------------这屁肯定是你闻到了,高兴地就什么也忘怀了,F-35跟短距起飞机就是两码事,你要扯也不看看人家的脸色啊!战斗机是高贵血统,人家可不象你这个正能量充沛者什么都要往一起捞啊!

》说的是高升号,在螺桨增升面前搞不好就是钻件角尖,说得这码事,不能归一码!
我说的是红眼,一个破破烂烂的泡沫小条板,一共只有半尺长,不能飞、不能跑、还黏糊糊的。
向你学习,我们都可以随便说。--------------------------------------还是本贴来教你吧:说的是红眼号,在创新面前搞不好就是钻件角尖,说得这码事,不能归一码!

》就事论事,把机头抬高就行,
加高起落架吧。------------------------------------加高起落架就得增加重量,因此就事论事,想创新有了这个就得考虑一下有无必要?

》最近坛口里有人把涵道机放在土坑里垂直也能起飞,
》是不是用只要动力足、板砖也能飞上天更好?
可不是嘛。
运20出厂的时候应该配一套原厂的起竖套件,用户就可以拔地而起了。------------------你不经意间就创新了一把啊!模型商家看到后会做出的,这亲就让使用者克服了找不到场地及不足的问题,而模型机降需要的地方倒不是很大!这就是创新啊,满足需要!这是创新的源泉!当然在你的眼睛里这不算是创新吧?意识不到说明创新的意识还有误码区,建议你也不要再参考阅读什么楼层了,赶紧去申请p这方面的专利吧!




38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6:16 | 只看该作者
》真看不懂还是装蒙?
我可能是装,你可能是真。

》增升的办法多,但飞行器不能以仅仅是飞起来离地几分钟为目的,它要干活!
所以说那些一机身起飞的F3P和跃龙是大不一样的。

》因此柯达用的不多,
所以柯达倒闭了。

》你要是能够在起飞阶段用了以后能让这个装置消失或缩小,那就意义大了不少。
比如你的轮毂电机。

》安-72的做法就是既增加了升力,付出的代价在它看来又可接受!
刚才你说“就是不见商品化。”
现在你觉得安72算不算?

》“觉得别人是蒙事,是骗子”这可是你说的啊!
你说的。

》至于看懂看不懂的问题就不回答了!
你是真不懂。

》先拿出视频再扯。-------------------回答无数次了,不回答了!
恩,不打算动手去拍了,只计划动嘴去吹。
现在,连吹都不吹了,还剩下啥?

》画蛇添足及狗尾续貂还有走火入魔来形容的标准,还提它做甚?
画蛇添足及狗尾续貂还有走火入魔来形容的所谓创新,还做它做甚?

》这个问题也是不提为好啊,你打击一大片引起人家反击的事,
这个问题也是不提为好啊,你打击一大片,竟然没别人理你,

》既形象化又鲜明,再建议什么楼也是摆脱不了的嫌疑犯!
"嫌疑犯"?
法盲!

》那你就多说说吧,
说完啦。

》你提到F-35泣血是怎么加事,结果是以后的跟贴又不提了,概念不同的飞机硬要往一起扯,这是你干得事吧!
你干的。

》至于纸糊什么的倒让人家想你前面还说只要创新拿来大泡沫塑料也行,本贴倒是极力认为不妥啊!
对,
宣纸版的飞机,当然是创新。
能飞就有资格参赛。
你认为不妥,为啥不妥?

》说的是尺寸不足一米的跃龙不行,你的脑袋在打这字时可能才睡醒吧?
跃龙尺寸超过1米。大叔醒醒。

》这次就运用你的那个反复“建议阅读**楼”了,这次是哪层楼?
本楼

》不管是不是装蒙,简单的问题再说再解释也不要紧,说的是水平甲板是滑跃角度为零的跃起飞甲板。
角度为0,也算跃飞?

》你前面说了问题,这句话是回答的,你倒是把它引全了,
要全面。

》说得这话肯定是因为你为跃龙作了解释,本贴感到多余,因此才这样说,说给你的。
多余不多余,全由你来定。

》你每次应对都是高产一大篇,可为什么总要断章取义呢?
别自以为是了。
你的帖子,有章无义,哪有什么可取之处?

》看看这句就是个断章取义的主,不回答了。
什么义?

》怎么回答呢?想了半天,真不容易!
》还真是不容易啊。但还是断章取义!
》楼主想做一百米大飞机了,在这里提前给大伙提醒一下。
楼主姓霍,名华德,字休斯。

38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6: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xnzero 于 2014-3-15 17:01 编辑

》这是用来说明这里的问题,多层机翼意义不大!
这是用来说明这里的问题,变安装角意义不大!

》已经有这方面的方案了,不过人家是相对容易的办法,模型上的涵道反桨不会有额外负担。你说不顶用。
对。
咱俩谁说都不顶用。
飞起来才顶用。

》是不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了?
你看过么?

》这一点好象是通病吧,两个都好象避开了降落,着意强调起飞短距!
你没看到,就认定避开?
你呢?避开了么?
得,你的降落距离确实不长,简直就是零距离降落。吧唧,拍成碎片了。

》懂了也要装不懂?
有人装懂,有人装不懂。

》咱就再强调一下,二代战机就是这个特点!
你那飞机算几代?

》不是你不搞,而是你心里明镜一样,明镜高悬啊!
对。
很对。
非常对。
天生一对。

》这屁肯定是你闻到了,
原来是你放的啊。

》高兴地就什么也忘怀了,
没啥高兴的,但觉得很滑稽,那场面很有画面感。

》F-35跟短距起飞机就是两码事,你要扯也不看看人家的脸色啊!
那是你扯的:就是想超短距,还是螺桨更有力!

》战斗机是高贵血统,人家可不象你这个正能量充沛者什么都要往一起捞啊!
血统?
高贵?
看到这种词,一种奴性妖风扑面而来。酸臭酸臭。
佛曰:众生平等。
不论是喷气的还是螺桨的,不论是碳纤的还是木板的,大家都是平等的。正能量的光辉普照大地。

》还是本贴来教你吧:
老师好:

》说的是红眼号,在创新面前搞不好就是钻件角尖,说得这码事,不能归一码!
对。
谢谢老师。

》就事论事,把机头抬高就行,
加高起落架吧。------------------------------------
》加高起落架就得增加重量,因此就事论事,想创新有了这个就得考虑一下有无必要?
法国人踩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跃升支柱”向你喷气。
法国人站在我的身后,齐声高唱:有必要之歌。
大叔,我确信,你对航空的了解,局限在百度。
百度知道不知道的,你就不知道。

》你不经意间就创新了一把啊!
这就是大师风范啊。
举手投足之间,创新的灵感就如璀璨珍珠哗啦哗啦地洒得到处都是。

》模型商家看到后会做出的,
西飞和陕飞赶紧跟进啊。
哦,还有洛马波音达索。

》这亲就让使用者克服了找不到场地及不足的问题,而模型机降需要的地方倒不是很大!
降落的方式可以向你学习。

》这就是创新啊,满足需要!
V5

》这是创新的源泉!
这就是创新的大海!

》当然在你的眼睛里这不算是创新吧?
真不算。
因为美国人做过这方面研究。
那飞机鼻子上还有个钩子。

》意识不到说明创新的意识还有误码区,
哦?
这也有码?

》建议你也不要再参考阅读什么楼层了,赶紧去申请p这方面的专利吧!
哪里哪里,还是你去吧。




389
发表于 2014-3-16 09:01 | 只看该作者

》增升的办法多,但飞行器不能以仅仅是飞起来离地几分钟为目的,它要干活!
所以说那些一机身起飞的F3P和跃龙是大不一样的。-----------------------------F3P是不是强调短距起飞?这就是它的主要活计啊!当然是跃龙不一样,怎么你总是回答陷入圈套中?

》你要是能够在起飞阶段用了以后能让这个装置消失或缩小,那就意义大了不少。
比如你的轮毂电机。-------------------------------------轮毂电机很轻很小,用不着消失或缩小!

》安-72的做法就是既增加了升力,付出的代价在它看来又可接受!
刚才你说“就是不见商品化。”
现在你觉得安72算不算?------------------------------------------这架飞机拿来当证据实在是帮不上忙啊!人家就是喷流那一地段面积用了柯达,就是“既增加了升力,付出的代价在它看来又可接受 ”你又钻了一回套啊!

》“觉得别人是蒙事,是骗子”这可是你说的啊!
你说的。-----------------------------说得是高升,这样的设计在实践中不可被接受,然后是说拿到参赛会上蒙蒙人还可以,没什么时候大不了的,这个与你说的“觉得别人是蒙事,是骗子”相差好几条传街!
》说的是尺寸不足一米的跃龙不行,你的脑袋在打这字时可能才睡醒吧?
跃龙尺寸超过1米。大叔醒醒。----------------------------------------------------还是你要醒吧!超过一米也不行。


》不管是不是装蒙,简单的问题再说再解释也不要紧,说的是水平甲板是滑跃角度为零的跃起飞甲板。
角度为0,也算跃飞?-----------------------主机轮不支撑了,速度不够机头也能抬起来了,意义一样!都说舰载机设计时要对起飞速度要低一些,其实就是不低,这种离开甲板的方式也会达到降低起飞速度的目的!




390
发表于 2014-3-16 0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dsock2009 于 2014-3-16 09:33 编辑

》这是用来说明这里的问题,多层机翼意义不大!
这是用来说明这里的问题,变安装角意义不大!----------------------------------多层机翼的弊端是明摆着的,因此就需要多费口水来圆场,而变安装角已经说了,可以从四个方面赚回来,在这里强调可以让观者对你这个赚回来有深刻的了解,而多层机翼起不到这个意义。

》是不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了?
你看过么?--------------------------------没有看到,也没有听他们提起过,你是不是能提供?

》这一点好象是通病吧,两个都好象避开了降落,着意强调起飞短距!
你没看到,就认定避开?
你呢?避开了么?
得,你的降落距离确实不长,简直就是零距离降落。吧唧,拍成碎片了。------------------------说得也是,可咱也没有强调不该强调的东西啊,没有什么短距之类的强调,只强调能在航母特殊环境降落,提那么多干嘛?观众是多元化的,在内行面前提不该提的东西会被人家笑话的!

》咱就再强调一下,二代战机就是这个特点!
你那飞机算几代?---------------------------------这个断章取义让没仔细看的观众不明白,是这回事,说得是现在的飞机由于推力大,起飞距离都短,而降落距离相对较长,因此强调短距离起飞的机子一定要在表演时强调短距离更重要,制作 时一定要加上刹车什么的,千万注意,没这个就是一拙点。红眼算是中国无人预警机第一代吧!反正现在还没有这种机型。


加高起落架吧。------------------------------------
》加高起落架就得增加重量,因此就事论事,想创新有了这个就得考虑一下有无必要?
法国人踩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跃升支柱”向你喷气。
法国人站在我的身后,齐声高唱:有必要之歌。
大叔,我确信,你对航空的了解,局限在百度。
百度知道不知道的,你就不知道。-----------------------------------------你虽然不看百度,可光从别人口中拿来的东西也会有误导啊,阵风那来的高挡大气跃升支柱?不就是前起落架稍长了点吗?至于这样欢天喜地!跃升是要付出代价的,而阵风利用现成的弹射资源就能轻易实现机身抬头的离舰过程,人家才不S!






391
发表于 2014-3-16 09:27 | 只看该作者
你没发现看客不多了吧!还是再不要尽想着钻空子的事,那事不是正能量,前面不是说只想谈飞机吗?就谈谈这方面的东西吧,这才是大伙感兴趣的!说完了跃龙,再说说旋龙吧,我起个头,你来帮帮场子!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旋龙在表演时前面挂了电池,完全是急着弥补制作的不足,这是为什么?那个同类型的南京大学的也是如此,完全可以用赤果果来形容,这是为什么?


39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0:19 | 只看该作者
》F3P是不是强调短距起飞?


》这就是它的主要活计啊!
不是

》当然是跃龙不一样,怎么你总是回答陷入圈套中?
你怎么总是给人设置圈套?

》轮毂电机很轻很小,用不着消失或缩小!
其实,没必要消失。
因为,原本就没有。

》这架飞机拿来当证据实在是帮不上忙啊!
是啊。
拿别的飞机也帮不上忙。

》人家就是喷流那一地段面积用了柯达,就是“既增加了升力,付出的代价在它看来又可接受 ”你又钻了一回套啊!
你又设了一次套啊!

跃龙尺寸超过1米。大叔醒醒。----------------------------------------------------
》还是你要醒吧!超过一米也不行。
恩,总算醒了。

》主机轮不支撑了,速度不够机头也能抬起来了,意义一样!
主机轮不支撑了,速度不够,机头也就爬下去了,昨天,美国客机刚爬下!

》都说舰载机设计时要对起飞速度要低一些,其实就是不低,这种离开甲板的方式也会达到降低起飞速度的目的!
都说舰载机设计时要对起飞速度要低一些,要是不低,还达不到,这种离开甲板的方式就是101D直体前空翻180度转体90度入水。




》多层机翼的弊端是明摆着的,因此就需要多费口水来圆场,
变安装角的弊端是明摆着的,因此就不需要多费口水来圆场。

》而变安装角已经说了,可以从四个方面赚回来,
亏了,没赚。

》在这里强调可以让观者对你这个赚回来有深刻的了解,
亏了,没赚。

》而多层机翼起不到这个意义。
我觉得,多层机翼也是亏的。
我觉得,其他作品也是亏的,只有庆安能赚一点。

你看过么?--------------------------------
》没有看到,也没有听他们提起过,
哦,没看过啊?嘿嘿。

》你是不是能提供?
不给。

》说得也是,可咱也没有强调不该强调的东西啊,没有什么短距之类的强调,只强调能在航母特殊环境降落,提那么多干嘛?
摔成那样了,还强调能在航母特殊环境降落?

》观众是多元化的,在内行面前提不该提的东西会被人家笑话的!
观众是多元化的,有的内行笑话别人,有的内行帮助别人。

》这个断章取义让没仔细看的观众不明白,
》是这回事,说得是现在的飞机由于推力大,起飞距离都短,而降落距离相对较长,
》因此强调短距离起飞的机子一定要在表演时强调短距离更重要,
对。

》制作 时一定要加上刹车什么的,
不加刹车的,怎么办?

》千万注意,没这个就是一拙点。
你打算投产带刹车的起落架卖给他们?

》红眼算是中国无人预警机第一代吧!反正现在还没有这种机型。
纳尼?
431楼和439楼那货算第几代?

》你虽然不看百度,
我当然看。
我还写呢。

》可光从别人口中拿来的东西也会有误导啊,
是啊。
所以需要实践。

》阵风那来的高挡大气跃升支柱?
“跃升支柱”这种高大上的货色,很难百度地。

》不就是前起落架稍长了点吗?
当然不是,还有别的过人之处。

》至于这样欢天喜地!
是羡慕。

》跃升是要付出代价的,而阵风利用现成的弹射资源就能轻易实现机身抬头的离舰过程,人家才不S!
对。

39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10:36 | 只看该作者
》你没发现看客不多了吧!
都被你吓跑了。

》还是再不要尽想着钻空子的事,那事不是正能量,


》前面不是说只想谈飞机吗?


》就谈谈这方面的东西吧,这才是大伙感兴趣的!


》说完了跃龙,再说说旋龙吧,我起个头,你来帮帮场子!
他们的作者不在,谈得费劲,你去请他们过来!

现在,既然你在,当然应该谈你的飞机。
谈谈设计、制作、操控、飞行、维修、改进。

可惜你的重点在于:
挖空心思证明别人的作品是差的、是错的、是蒙的。
即使证明他们作品都不行,也不能证明你的作品应该得奖。

我更希望你能花一些精力,用实物事实来证明:
你的作品能飞、飞得稳、有创新、有价值。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旋龙在表演时前面挂了电池,完全是急着弥补制作的不足,这是为什么?
这个叫做配种。

》那个同类型的南京大学的也是如此,完全可以用赤果果来形容,这是为什么?
南京大学?
他们搞什么飞机?
你说的肯定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
我看过了,肯定不是赤果果的,而是黄澄澄的。
为什么?
因为作者没买到赤果果的蒙皮?手边只有黄澄澄的?


感谢你又收集了一张照片。
吐槽一下:
参展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够。
站姿不直,坐姿不稳。
394
发表于 2014-3-17 1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dsock2009 于 2014-3-17 10:09 编辑

》轮毂电机很轻很小,用不着消失或缩小!
其实,没必要消失。
因为,原本就没有。------------------------------比赛过程有个答辩会,这个其实没有必要?不管怎么说,大伙都会在说明书中把自己认为是必要的写上去,这是个牛角,你就不要钻了!

》这架飞机拿来当证据实在是帮不上忙啊!
是啊。
拿别的飞机也帮不上忙。---------------------------------安-72就是强调短距起飞降落,没几架,短距起飞降落达到几个机身就行了,足够了,因此人家没有采用圆变矩形喷管,因为代价太大,不是想不到,而是没必要。

》主机轮不支撑了,速度不够机头也能抬起来了,意义一样!
》都说舰载机设计时要对起飞速度要低一些,其实就是不低,这种离开甲板的方式也会达到降低起飞速度的目的!
都说舰载机设计时要对起飞速度要低一些,要是不低,还达不到,这种离开甲板的方式就是101D直体前空翻180度转体90度入水。主机轮不支撑了,速度不够,机头也就爬下去了,昨天,美国客机刚爬下!-----------------------------------------------这是嘛意思?看不懂!好象是支持观点?滑跃难道不是?速度也太低了,不过速度低了不一定就是头朝下,也有头朝上的,而且人心理导致头朝上的还要多点。

》而变安装角已经说了,可以从四个方面赚回来,
亏了,没赚。--------------------------------没赚回来不要紧,能不能抵消大半?而多层翼根本无可能做到这一点吧?就是安机也不行,专利早就有了,而且是好几个,就是不见踪影商品。

》说得也是,可咱也没有强调不该强调的东西啊,没有什么短距之类的强调,只强调能在航母特殊环境降落,提那么多干嘛?
摔成那样了,还强调能在航母特殊环境降落?---------------------------这类问题有意思?这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而高升还在想着解决多少人都想解决短距起飞降落问题。却不知道方法错误了。

》观众是多元化的,在内行面前提不该提的东西会被人家笑话的!
观众是多元化的,有的内行笑话别人,有的内行帮助别人。-----------------------------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要扯什么帮助人岂不可笑,又不是制作过程,是比赛过程,扯这有嘛用?

》制作 时一定要加上刹车什么的,
不加刹车的,怎么办?---------------------------如果速度降不下来,加刹车也说明不了问题啊,强调的不是这一点,你一个断章取义历害,就不跟你玩了。

》红眼算是中国无人预警机第一代吧!反正现在还没有这种机型。
纳尼?
431楼和439楼那货算第几代?-----------------------------日本人在国人心目的可能是最低待遇,还是不要纳尼了。红眼算第一代完全有可能性。

》可光从别人口中拿来的东西也会有误导啊,
是啊。所以需要实践。----------------------功底不够实践也没用!在这楼贴的作品评论中已经是反复表明了这一点吧?实践也有方向,方向错误观点了实践就是瞎折腾!评论也是一样。

》阵风那来的高挡大气跃升支柱?
“跃升支柱”这种高大上的货色,很难百度地。--------------都在说跃升起落架,其实这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区,阵风就是加长了前架,另外在液压参数上做点小调整,根本就不是跃升起落架,前面已经点明,还要提高达上?百度上还偏偏有这样的误码区!跃升是要付出代价的,而阵风利用现成的弹射资源就能轻易实现机身抬头的离舰过程,人家才不S再说一次。




395
发表于 2014-3-17 10:26 | 只看该作者

》说完了跃龙,再说说旋龙吧,我起个头,你来帮帮场子!
他们的作者不在,谈得费劲,你去请他们过来!-----------------------------------评论作品还用得着请作者来?那比赛评论过程怎么没这加事,不是照样评论得出结果?前面评论Z飞行器不也是没有的情况就评论,就得出结论?

现在,既然你在,当然应该谈你的飞机。
谈谈设计、制作、操控、飞行、维修、改进。----------------该谈的都谈完了,相信大伙的兴趣已经不在这了,七十多个作品,看客显然希望看到新年东西吧?

可惜你的重点在于:
挖空心思证明别人的作品是差的、是错的、是蒙的。
即使证明他们作品都不行,也不能证明你的作品应该得奖。--------------------挖空心思也没什么值得贬损的吧,看客希望看到有含量的东西,而不是储如此类的“多元化观众会帮助”的情景来。

我更希望你能花一些精力,用实物事实来证明:
你的作品能飞、飞得稳、有创新、有价值。----------------------在板砖能飞上天的时代,想证明能飞也太不合实宜,行家一看就知道八九十,用不着证明!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旋龙在表演时前面挂了电池,完全是急着弥补制作的不足,这是为什么?
这个叫做配重。--------------------------------确实如此,这是这类模型的通病,重心不好确定,这说明制作者在心目已经有了理想飞行器的式样,但现实却要开玩笑,迫使作用者只能如此不和谐地处理问题!这也是美国的设想只能停留在图面上,而跃龙飞行成功的原因所在。

》那个同类型的南京大学的也是如此,完全可以用赤果果来形容,这是为什么?
南京大学?他们搞什么飞机?你说的肯定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
我看过了,肯定不是赤果果的,而是黄澄澄的。为什么?因为作者没买到赤果果的蒙皮?手边只有黄澄澄的?----------------------------------------------------说的不是蒙皮,说得是那块电池暴露在前面,


感谢你又收集了一张照片。
吐槽一下:
参展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够。
站姿不直,坐姿不稳。-----------------------吐 意思不大,看看这个吧,有不少作品缺乏优化过程,让作品吸引力下降!高升号如果这样,看上去就吸引力高升了!



396
发表于 2014-3-17 10:30 | 只看该作者

闹了半天还是三根碳管,电调也暴露在外,这形象首先就不过关!这倒让本贴想起你说的甲乙丙丁一二三四评分标准,外形处理不佳是不是应该减分?

39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18:12 | 只看该作者
》比赛过程有个答辩会,这个其实没有必要?


》不管怎么说,大伙都会在说明书中把自己认为是必要的写上去,这是个牛角,你就不要钻了!
下次,我写一台曲率驱动引擎上去。

》安-72就是强调短距起飞降落,没几架,
几架?

》短距起飞降落达到几个机身就行了,足够了,
好吧。

》因此人家没有采用圆变矩形喷管,因为代价太大,不是想不到,而是没必要。
轮毂电机这种东西,不是想不到,而是没必要。
哦,还有变安装角。

》这是嘛意思?看不懂!
那就继续聊。
你说“主机轮不支撑了,速度不够机头也能抬起来了”。
你说错了。

》好象是支持观点?


》滑跃难道不是?
不是。

》速度也太低了,不过速度低了不一定就是头朝下,也有头朝上的,而且人心理导致头朝上的还要多点。
错了。

》没赚回来不要紧,能不能抵消大半?
不能

》而多层翼根本无可能做到这一点吧?
可能。

》就是安机也不行,专利早就有了,而且是好几个,就是不见踪影商品。
安72。

》这类问题有意思?
提醒你:事实胜于雄辩。

》这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而高升还在想着解决多少人都想解决短距起飞降落问题。
对。

》却不知道方法错误了。
我觉得他的方法是对的,但不是最好的。

》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要扯什么帮助人岂不可笑,
助人为乐,还不在乎他人嘲笑,这得是多高的境界啊。

》又不是制作过程,是比赛过程,扯这有嘛用?
制作?也帮。

》如果速度降不下来,加刹车也说明不了问题啊,
对啊。

》强调的不是这一点,你一个断章取义历害,就不跟你玩了。
爱玩玩,不玩,走你。

》日本人在国人心目的可能是最低待遇,还是不要纳尼了。
纳尼?
你看了不少日剧嘛?

》红眼算第一代完全有可能性。
那431楼和439楼那货算第几代?

》功底不够实践也没用!
那怎么办?
是苦练神功?还是该行练嘴?

》在这楼贴的作品评论中已经是反复表明了这一点吧?
一百遍啊一百遍。

》实践也有方向,方向错误观点了实践就是瞎折腾!评论也是一样。
方向错误的实践也是有价值的实践。
在航空领域尤其如此。

》都在说跃升起落架,其实这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区,阵风就是加长了前架,
你真不懂,还需要加强学习。

》另外在液压参数上做点小调整,根本就不是跃升起落架,
人家就叫这名字,你打算起诉他们虚假宣传么?

》前面已经点明,还要提高达上?
咱中国还没有。
某些型号还很羡慕这件宝贝。

》百度上还偏偏有这样的误码区!
百度也有码了?

》跃升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阵风利用现成的弹射资源就能轻易实现机身抬头的离舰过程,人家才不S再说一次。
人家才不S。



》评论作品还用得着请作者来?
对啊。

》那比赛评论过程怎么没这加事,不是照样评论得出结果?
答辩的时候不是作者当场回答么?

》前面评论Z飞行器不也是没有的情况就评论,就得出结论?
哪有什么结论?

》该谈的都谈完了,
那就算了。
咱就瞎扯吧。

》相信大伙的兴趣已经不在这了,
大伙是谁?

》七十多个作品,看客显然希望看到新年东西吧?
看客在哪?

》挖空心思也没什么值得贬损的吧,
不值得贬损,很值得帮助。

》看客希望看到有含量的东西,而不是储如此类的“多元化观众会帮助”的情景来。
什么含量?

》在板砖能飞上天的时代,想证明能飞也太不合实宜,
连板砖都能飞的时代,你整一个不能飞的飞机,你好意思啊?

》行家一看就知道八九十,用不着证明!
行家一看就知道你那东西不行,用不着证明!


》确实如此,这是这类模型的通病,重心不好确定,
你那飞机呢?

》这说明制作者在心目已经有了理想飞行器的式样,
》但现实却要开玩笑,迫使作用者只能如此不和谐地处理问题!
这有什么不和谐呢?

》这也是美国的设想只能停留在图面上,而跃龙飞行成功的原因所在。
这和美国有什么关系?

》说的不是蒙皮,说得是那块电池暴露在前面,
放前面挺好啊。

》吐槽 意思不大,
对。
吐槽 意思不大,
但还是要吐。

》看看这个吧,有不少作品缺乏优化过程,让作品吸引力下降!
比如你的红眼鹰。

》高升号如果这样,看上去就吸引力高升了!
对。
这个方案更漂亮了。
我得赶紧叫高升的作者来看看。

对了,这个图你是哪里找来的。
真是不错。
太感谢了。

对了,这种大量地看图看字,查阅资料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之一。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浪费时间去做二次发明、二次发现。
你这样的进步是很值得称赞的。
大赞。
大叔V5。

39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1:42 | 只看该作者
》闹了半天还是三根碳管,电调也暴露在外,这形象首先就不过关!
对。
外观太糙了。
除了你指出的那些问题,碳管和机身之间的那部分的抗扭强度和刚度看上去也成问题。

》这倒让本贴想起你说的甲乙丙丁一二三四评分标准,外形处理不佳是不是应该减分?
对。
除了航空专家,还应该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请一个雕塑家来做评委。
哦,评审外观怎么能少了法国人?
就请索菲玛索吧。HiaHiaHiaHia

39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21:55 | 只看该作者
前文承诺详细聊聊旋龙类的飞行器,现在开讲:

先聊你贴的那个图-大刀。
大刀是一种旋转不到90度的概念,和旋龙毫无关系。

开始正文:

起源是NASA举办的“挑战杯”。
http://www.nasa.gov/offices/oct/ ... _I_fellows_zha.html
40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8:34 | 只看该作者
迈阿密大学的查哥诚(Gecheng Zha)教授带领的一个小组凭借“安静高效的超音速双向飞翼”赢得了比赛提供的10万美元奖金。
貌似和中航杯的奖金额度差不多。
感叹,中国的科技类竞赛的奖金竟然跟上美国了,进步真是很大。

查教授的主页:(有地址和联系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