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电调的制作资料
[这个贴子最后由hzbunny在 2003/12/18 00:28am 编辑]
不好意思!要扫各位的兴了,看那么多人想做,实在忍不住了,想说几句。实在不好意思!!
第一张原理图我看了,认为没有价值。原理是利用2ms的比例脉冲比宽产生差比脉冲来驱动MOS开关管工作。
基本原理:
Z1A和周边的电阻、电容构成基准脉冲发生器,R8是用来调整基准脉冲(零点);
Q1对来自接收机的舵控制信号进行整形和展宽;
两路信号由Z1B进行脉宽比较,当“舵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大于“基准脉冲”的脉冲宽度时,Z1B输出一个正脉冲信号,用来控制Q2-Q5道通,给电机加电。Q6在这里起到“电机刹车”的作用,但作用不会明显,可以不装。
这个调速器太原始了,没有使用的价值。
1、稳定性太差:利用RC电路来产生的宽度脉冲会受温度等环境影响而漂移,也就是说调好的“零点”是会变的。
2、低速时不稳定、电机容易脱力停止:20ms的脉冲比宽调速,在小舵角(低速)时,脉冲占空比太小,平均电流不够。例如当发射机舵角控制为1/10时,Z1B输出2ms的有效脉冲,这时电机在20ms内只得到了2ms电流,其余18ms是得不到电流的。在低转速下电机得到有效电流的周期太长了一点,就容易导致电机抖动。这种情况在小电机上不明显,但在大电机上会变得十分明显,尤其是多股、低T的电机上。
3、只是一个单向调速器:飞机用不可靠,车、船用缺倒车。
现在的商业化调速器上采用了很多高新技术,如高频率(周波)脉宽调制(解决上述2的问题)、电子零点(稳定可靠、设定简单)、可调输出电流限制(控制工作电流、延长电池工作时间)、刹车回流充电(在刹车时,将电机<发电机效应>的电流回充到电池内,起到延长电池工作时间的目的)等。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吝惜对您模型动力中枢的投资。
本贴上描述的第二张用“单片机”制作调速器的原理图我看不到,所以无从评价。但是用单片机是可以实现上述商业化调速器的很多功能的。只要设计合理,应该是实用、可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