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oywong 于 2014-1-26 13:48 编辑
空气稀薄是重要原因,拉萨海拔大概3600米,气压只有标准大气压的2/3不到,螺旋桨拉力基本和气压成正比,所以……
另外,如果你想后续玩3D机,就不要用普通4通小电直练习,就算只是练习悬停和航线,两者操控感完全不一样,具体体现在副翼(横滚,A)和升降(俯仰,E)上:
前者是杆量积分比例于姿态角(横滚角和俯仰角),后者则是杆量直接比例于姿态角。前者杆回中姿态角保持不变,而后者杆回中姿态角随之回零。
而浆拉力的姿态角正弦分量等于水平推力(悬停和慢速的航线飞行时姿态角小,水平推力近似正比于姿态角),短期(小机可忽略)决定加速度,长期与空气阻力平衡,则直接决定速度。
大姿态角时还有升力方面的问题,另说了。
所以在小姿态角时可以简化理解为,前者杆量积分得到姿态角和移动速度(或者说杆量决定加速度),后者杆量直接决定姿态角,前者的操控难度难于后者,前者需要更多的“提前反应”,或者说对姿态变化趋势判断,而后者只需要关注当前姿态和运动速度即可。
前者打杆转姿态,然后回中姿态保持,便会保持运动,而后者保持杆量保持运动,杆回中就保持基本悬停(如果调校完美)。
前者常称为“手动模式”,后者常称为“姿态模式”。
以从慢速前进到悬停的操作来说,前者动作分解:
- 快到悬停点时,反向打杆,使姿态角向相反方向转动;
- 姿态角转动到反向一点角度以产生反向推力促使减速,这时速度开始减小,但还是会继续前进;
- 等减速快到零时,正向打杆,使姿态角回零;
- 姿态角回零时,杆回中,掌握好时机使得姿态角回零的过程中,刚好减速到零。
当然练熟之后自然会到心到手到,一串动作不过是一念之间。
而后者,只需一步:
- 快到悬停点,放手让杆回中,最多回中前略微反向打点杆以便迅速减速。
就算只是悬停,前者可能需要不停打杆来回校正,因为打杆转角然后回中时能刚刚好到转到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然高手们可能能手感好到一次打杆基本回到平衡,而后者,基本放手就好,飘走了就拉回来一点点。
入门练模拟器吧,是正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