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快活老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称双桨的效率到底如何?老高告诉你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4-12-28 11:52 | 只看该作者
超级赞,我觉的需要好好的做理论分析,从中发现问题。

老高,我准备做一个关于双桨的理论分析,然后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进行一下实验哈。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82
发表于 2014-12-28 13:15 | 只看该作者
p=ui,后期单个电机7公斤的时候的测量已经不准确了
83
发表于 2014-12-28 14:04 | 只看该作者
老高,共轴双桨的竞争对手一直是平铺6轴和8轴,X8和X4在性能上是完全超越的,无论是安全冗余系数还是最大拉力,X8甩开X4几条街,从流体力学上,共轴的工作环境要求太苛刻,所以一旦超出气动耦合范围就会有明显的效率损失,卡系列直升机的共轴系统,其转向是靠改变上下旋翼螺距差来实现的,其动力系统是单轴输出双离合差速系统,总体来说上下旋翼转速相差不多,只是发动机扭力主要提供给螺距较大的桨叶来实现反扭力,就是一般的单发双桨系统,而多轴是双发双桨,气动耦合情况随时变化的,效率主要损失在这里,而且卡系列直升机,其效率提升主要是减少了尾旋翼,减少了旋翼直径,而且,你用的电机也太大了吧,快来点小尺寸级别的参数~~哈哈
84
发表于 2014-12-28 17:25 | 只看该作者
cnndu 发表于 2014-12-27 08:25
我觉得这个不能简单的讨论哪个结构效率高 按照老高提供的数据 其实效率还是一个电机经济拉力的问题 共轴双 ...

支持你的说法,这样测试才能找到理想的配比

85
发表于 2014-12-28 17:53 | 只看该作者
yklee 发表于 2014-12-27 10:29
高老哥,我觉得正确的比较方法是这样的:

单桨一公斤拉力X2=93.06x2=186.12W

方法正确,就应该是这样比较的

86
发表于 2014-12-28 18:10 | 只看该作者
为啥不是水平测?还有冬天和夏天的测试结果可能不一样吧?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8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1:10 | 只看该作者
zachary_dcb 发表于 2014-12-28 14:04
老高,共轴双桨的竞争对手一直是平铺6轴和8轴,X8和X4在性能上是完全超越的,无论是安全冗余系数还是最大拉 ...

我很好奇S97的双桨,两付浆间距很近,还是没有斜盘的系统,应该飞的不错。
9235已经测完了,但没有测不同的浆和不同的浆间距。下一步测4822,搭环境还要几天了

8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1:12 | 只看该作者
senosy 发表于 2014-12-28 11:52
超级赞,我觉的需要好好的做理论分析,从中发现问题。

老高,我准备做一个关于双桨的理论分析,然后你 ...

可以呀,多收集一些电机和浆,进行多项实验,期待你的大作,需要试验时尽管说,我现在手头的电机有4822、4008、4114,浆有10、13、14、15、17、18等

89
发表于 2014-12-29 09:46 | 只看该作者
我承认没看懂,不过还是支持这种专业精神

90
发表于 2014-12-29 10:31 | 只看该作者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2-27 11:25
是的,我已经发现对比的错误了。
测试中间有些发现,下层浆比上层浆效率高一些,估计是下层无阻力吧。
...

"是的,我已经发现对比的错误了。
测试中间有些发现,下层浆比上层浆效率高一些,估计是下层无阻力吧。
其实对称双桨最大的好处是功率储备,比如在相同重量的情况下,双桨比单浆多储备了近一倍的升力,这样安全性和抗风性就有保证了。
我准备好好测测我那台浆效近10的动力组合。"







对于老高的这句话(上面红色字的):
如果在相同重量下,X8轴和平铺8轴,既然双桨的效率低于平铺两电机单桨,那么还是平铺胜出。
如果是X8轴和X4轴对比,那根本没有可比性啊,一个八电机,一个四电机。肯定8电机胜出,更别说相同重量了。
所以觉得这句话说得不是很清楚,我觉得比较的应该是相同电机数量和重量的情况下。

91
发表于 2014-12-29 10:50 | 只看该作者
long0001 发表于 2014-12-29 10:31
"是的,我已经发现对比的错误了。
测试中间有些发现,下层浆比上层浆效率高一些,估计是下 ...

对称双桨的实践---



这样的结构我们也做一年多的测试,要使上 下桨有个高功率输出,有几个因素;1,要有个好 的效率高的电动机 2,桨叶物理特性有也效率高低考虑 不要随便拿个桨就用  3,上 下桨距离多少值要分析下洗流流速和桨距的关系   。。。下面给一个X8实例子的飞行器,飞行重量45和80KG,大家可以借鉴


92
发表于 2014-12-29 1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en_sr 于 2014-12-29 15:45 编辑



楼上许多模友说的很清晰了,老高也主动认可了,是找错了功率比较对手了,应该按照上图的颜色标记找对手才公平;

借用老高的架台测试数据可见:
相同配置的两只电机,2KG拉力,单层双电机平铺:  功耗是:93.06*2=186.12       ;共轴双桨:196.46   ;     
                              4KG拉力,单层双电机平铺:  功耗是:206.8*2=413.6         ;共轴双桨:465.3    ;  
                              6KG拉力,单层双电机平铺:  功耗是:341.22*2=682.44     ;共轴双桨:775.5    ;

所以,很遗憾,也很明显,共轴双桨系统的力效还是比单层双电机平铺结构略低一点的,

所谓功率储备,老高实在难圆奇说,

我的认识,共轴双桨系统的Y6,X8类多轴,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系统载荷下:
      1、机臂数量减少了一半,
      2、相同尺寸的螺旋桨动力系统,机架尺寸可以大幅度的减小,(桨尖距离的影响)
对整机无效结构重量的控制灰常有利,这才是Y6,X8类多轴的魅力所在。






93
发表于 2014-12-29 17:23 | 只看该作者
老高前輩,能不能做一下4110,在電機同KV下,上16下15跟上15下16槳,哪個效率較高??  感謝~~~
94
发表于 2014-12-29 17:26 | 只看该作者
好专业啊,,学习学习
95
发表于 2014-12-29 18:16 | 只看该作者
双桨个人感觉不靠谱,还是平铺八轴效率高,更安全
96
发表于 2014-12-29 22:47 | 只看该作者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2-28 21:10
我很好奇S97的双桨,两付浆间距很近,还是没有斜盘的系统,应该飞的不错。
9235已经测完了,但没有测不 ...

S97就是X2验证机的正式版啦,他间距小是因为用的是刚性桨叶,下部前行桨叶和上部后行桨叶不会打桨,加上电控液压变距系统的使用,所以整体旋翼头体积减小了
97
发表于 2014-12-29 23:27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我就是喜欢数据说话 , 顶上
98
发表于 2014-12-30 02: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高.这个要顶.
99
发表于 2015-1-2 09:45 | 只看该作者
课题不明确让大家无法真正参与讨论,,给出的条件不够成熟,不参与为佳
100
发表于 2015-1-4 14:53 | 只看该作者
老高  我咨询你个问题  我现在是Y6 轴距650  电机是3508580kv  1355桨 4S5000 起飞重量是2.5kg  留空不到10分钟 上下降之间的距离是8Cm
  
是效率不够高吗? 怎样改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