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关系~
额,其实在接触胶片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摄影。我一上手就入坑了胶片。我感觉成本其实和数码也差不多,就类似于油动模型和电动模型的道理,一个是分期付款,一个是全款结算。
总之我比较享受慢慢悠悠的拍摄,比较享受操作相机的过程,所以纯机械胶片机是最佳选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胶片机方面的器材和数码机比已经算是白菜价了,主要成本也就是后期冲洗,而数码机则比胶片贵很多。比如搞台奥林巴斯OM1N加一堆附件(闪光灯、电动手柄、直角取景器、热靴等等)加4只常用镜头(35-70变焦,28/3.5定,50/1.4定,135/2.8定),预算不会超过5000,而一台佳能5D3配个刚刚够用的镜头怎么也得上2w了。
数码机我倒是下一步会考虑入手,打算搞台5D2。
微单的话,索尼大法好,全画幅机器首选A7或者新上市的A9,因为微单没有反光镜系统,因此图像传感器离镜头卡口特别近,也就是人们说的法兰距短。法兰距短有个啥好处呢?那就是市场上大部分镜头包括价廉物美的胶片时代的老镜头都可以通过转接环拧上去用,而且胶片时代的很多经典老镜头成像素质一点儿也不比现在自动化的数码头差,比如奥林巴斯OM55/1.2,蔡司标钢80/2.8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