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ggltg 于 2018-12-21 16:29 编辑
今年9月份,我发布了本人学习OpenTX的学习随笔, 《浅谈 OpenTX 混控的逻辑关系》(http://bbs.5imx.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0355&extra=&page=1)在这个帖子里,叙述了OpenTX基本逻辑关系,有的模友提出让我分享一些具体设置,下面我就滑翔机的蝴蝶刹车设置进行一下描述; 写在前面: 1.我所介绍的蝴蝶刹车设置不一定是最合理和最优化的,只是可以实现蝴蝶刹车效果,欢迎OpenTX爱好者给予批评和指正。 2.下面所介绍的蝴蝶刹车设置,是基于2个副翼2个襟翼、十字尾电动滑翔机、瑞思凯X9D遥控器、OpenTX2.2.2系统进行阐述的。 3.为了方便理解,我在下面的设置中,只是对蝴蝶刹车设置进行的描述,其他的混空均未涉及,也就是分享的模型文件不是最终完整的设置文件,请模友不要直接用于飞行,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模型文件发在本贴的最后了。 4.在以后,我会基于这个模型文件,再对其他混空进行描述,最后形成一个可以用于飞行的完整设置文件。 5.在《浅谈 OpenTX 混控的逻辑关系》已经描述过的内容,在下面不再重复,如果模友对其中某一项的逻辑不能理解,请去查看该贴(上面有链接) ★输入项(inputs)设置 在此我只定义了副翼、水平和方向3个输入项,便于今后用于大小舵的设置和修改,其它输入源均使用的物理摇杆和开关。 ★飞行模式和全局变量 在此,设置了气流模式(Thermal)、校准模式(Cal)、动力模式(Power)、降落模式(Landing)、巡航模式(Cruise)、速度模式(Speed)6个飞行模式,至于为何这样设置,如何使用这些模式,暂时不在这里描述,今后再一一详解,在此大家知道设置了这些飞行模式就可以了,我们现在重点说的是蝴蝶刹车。 全局变量的使用是OpenTX非常方便灵活的功能,由于在混空中的比例(Weight)、偏移(offset)、曲线(Curve)可以使用常量,也可以引用变量,往往我们在混控中多个条目引用一个变量,通过修改对变量的赋值来改变混空效果,不用进入混空的具体条目修改具体常量值,这样就大大方便了在调机时操作,提高了混空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如何定义变量尼,主要是根据我们调机方便来确定,对于经常修改的参数,定义变量来实现后期修改是非常方便的,比如:刹车-升降的混空、油门升-降的混空、转向-副翼的混控等等。 ★输出通道的设置 通道1接右副翼、通道2接左副翼、通道3接右襟翼、通道4接左襟翼、通道5接升降、通道6接方向、通道7接电机。这7个输出通道,对应接受机的CH1-CH7的7个物理接口,近此顺序接对应的舵机。 ★混控的设置 混控(mixer)里共有32个通道,CH1-CH32的名称是在输出设着里命名的,显示在该道第一行的最前面,混控CH1-CH32与输出的1-32个通道是对应关系。我们在接受机上只使用了7个物理通道,那么CH1-CH7设置必须与输出的物理通到相对应,CH8-CH32我们可作为逻辑通道来随意使用,用来混空编写的辅助设置。 ▲右副翼通道混控 大家可以看到在CHI通道上,只写了2条语句,第1条是副翼动作设置,第2条是副翼的刹车动作设置。两条相加后合并输出。 第1条的输入源为I3,比例(Weight)+100%,使用了差动曲线,差动曲线引用了变量GV08:Ro_ 这一条应该不难理解。 第2条输入源为CH10,比例(Weight)+100%,这条我们还看不出是如何实现刹车动作的,只是引用是CH10为输入源,那么,我们去看看CH10是怎么设置的。 CH10通道引用了CH16通到为输入源,在FM3(Landing)模式下生效,比例(Weight)引用了-GV1:CmA变量,偏移(offset)引用了GV1:CmA。 输出结果为:=CH16×(-GV1:CmA)+GV1:CmA 目前模型文件中GV1:CmA在FM3(Landing)模式下赋值为25。那么输出结果如下: 当CH16=100时,CH10=100%×(-25)+25=0,副翼在中点位置。 当CH16=-100时,CH10=-100%×(-25)+25=50,副翼副翼上翘了。 由此可以看出,变量GV1:CmA决定了在刹车时副翼上翘的总量。 此条输入源为CH16,那么CH16又是啥呢,我们去看看。 CH16写了两条,第1条输入源为MAX最大值,比例(Weight)为100% 第2条输入源为CH17,(Weight)为100%,在FM3(Landing)模式下生效。本条生效为替换第1条当前值,输出本条当前值。 此条没有啥可以解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非FM3(Landing)模式下CH16输出为100%,以保证副翼在非降落模式下为中点位置。 此条输入源为CH17,那么CH17又是啥呢,我们再去看看。 定义了以Thr(油门物理摇杆)为输入源,比例(Weight)为100%,使用了CV04:Thr多点曲线。也就是说油门物理摇杆推到顶,CH17输出为100,拉到底输出为-100 CV04:Thr多点曲线主要是为了实现,在油门物理摇杆推到顶时,有10%的一个死区,确保在非刹车动作时,油门物理摇杆没有完全推到顶,造成副翼弯度载生变化。 综合分析:刹车动作通过CH17、CH16和CH10三个逻辑通道的设定,油门物理摇杆做为控制刹车的操控杆,经过了三层附加条件,实现了(副翼上翘)刹车动作。 其效果为:在非降落模式下副翼在中点位置,油门物理摇杆推到顶时副翼在中点位置,变量GV1:CmA决定了在刹车时副翼上翘的总量,油门物理摇杆拉到底副翼上翘GV1:CmA×2的上翘量。 ▲左副翼通道混控 左副翼的设置,只是在I3的比例(Weight)为-100%,也就是说,在打副翼Ail摇杆时,副翼动作一正一负,在打油门摇杆时,是同向的。其它与右副翼设置完全相同。
▲襟翼通道混控 我们看到CH3和CH4两个襟翼通到设置(目前只有刹车混空、其它混空均未设置)是相同的,是同向运动的。定义了CH11为输入源,比例(Weight)为-100%,未加其它条件,只是对CH11的一个完全引用,那么我就去看看CH11去吧。
CH10通道引用了CH16通到为输入源,比例(Weight)引用了GV2:CmF变量,偏移(offset)引用了-GV2:CmF。 输出结果为:=CH16×(GV2:CmF)+(-GV2:CmF) 目前模型文件中GV1:CmA在FM3(Landing)模式下赋值为40。那么输出结果如下: 当CH16=100时,CH10=100%×(40)-40=0,襟翼在中点位置。 当CH16=-100时,CH10=-100%×(40)-40=-80,襟翼下放了。 由此可以看出,变量GV2:CmF决定了在刹车时襟翼下放的总量。 此条输入源为CH16,CH16、CVH17的混控我们在上面已经解释过了,在此就不重复了。
▲总结论: 这个混控设置,实现了以油门物理摇杆做为控制刹车的操控杆,通过GV1:CmA和GV2:CmF两个变量,分别控制副翼的上翘量和襟翼的下放量,通过CV04:Thr曲线设置了油门物理摇杆顶端死区,定义了在非降落模式下刹车无效的蝴蝶刹车动作。
附件:模型文件位置https://pan.baidu.com/s/1obeQMVG5I3MxxEOm9i3-Q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