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321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蘸火((zhàn huǒ))和淬火(cùi huǒ))的古今考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0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早就知道,蘸火=淬火。技术资料上即使写“淬火”,也得读成“蘸火”,否则会被行家笑话。引申到“淬火深度”,“粹透” 等词上面,也得读“蘸”。

我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刚才看见有朋友提到好几个机械相关的名词的正误。我找了找资料,总算是明白其缘由了。下面就是这一位猛人的古今考证,大家参考。




1 前言  
淬火是最重要的热处理工艺之一,它是具有标志性的热处理工艺。然而,令所有从业人员迷惑不解的是无论在沿海还是内地,南方还是北方,在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中,它总被称为“蘸火”。在专业文献上,人们写的是淬火,而读起来又称“蘸火”。“蘸火”已成为专业口头交流的习用词,但文献中又看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淬火是标准词,人们不读它,“蘸火”是常用词,人们却不写它,这是我国文字中不多见的现象。
  “蘸火”作为一个专业词汇,已被收录到许多大辞典中,甚至也出现在电脑汉字词库之中。然而,这个词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与其它相关词汇的关系,这些都不甚明了。为此,本文分析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文字学的角度出发,对“蘸火”一词进行详细的分析。


  2 “蘸火”的正词及其古今字  
“蘸火” 是俗词,与俗词相对的是正词。“蘸火”的正词是淬火,是规范的文字形式,它表示“将高温的物体急速冷却的工艺”。淬火这一词汇的中心字是“淬”,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将其解释为“灭火器也,从水卒声”,这是不符合汉字形义规律的。因为从字形上看,淬是由“水”与“卒”组成的,直接的意思是 “水消失”。那么为何许氏称之为“灭火器”呢?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此进一步作说明:“灭火器者,盖以器盛水,濡火使灭,其器谓之淬,”这实际上还未能解释明白,后来,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又进一步地说明:“淬,贮火以淬刃之器,其实蔯,淬同字”。也就是淬的古字是蔯,淬是古今字。“蔯”是由 “火”和“卒”构成的,明显地表示出“灭火”的意见。从字形上看,“蔯火”比“淬火”更能表达“蘸火”工艺。至于为何会出现“淬”与“蔯”相通的现象,大概与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指出的“水与火合为蔯”有关,鉴于没有现成的从水从火从卒的字,则只好采用“卒”或“淬”字了。
  根据考古发现,淬火工艺至迟出现在春秋晚期,司马迁写史记时在汉代,选择表“灭火”的 “蔯”字,也许这是他所能找到最贴切的字汇。《史记*天官书》也是被认为最早的有关淬火工艺的文字记载。


  3 “蘸”字分析与“蘸火”发轫 
 “蘸火”一词的中心字是“蘸”,“蘸”属“庄陷切,斩去声”有投物入水或没入水中的意思。《楚辞*大招》中有“魂乎无东,汤谷?只”,汉王逸注:“或曰:?,水蘸之貌”,洪兴祖补注曰:“蘸,没也”。《庾信镜赋》有“朱开锦翕黛蘸油檀丽地而生也”。唐*韩愈《题于客庄诗》有“榆夹车前盖地皮、墙薇蘸水荀穿篱”诗句,《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回中有“蘸些唾沫在桌上写字”。纵观“蘸”字用法,可以认为“蘸”字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放置后取出”。《新华字典》的解释就更为准确,即“在汁液或粉末中沾一下拿出来”。用这个字来表示淬火,从字义上看是不贴切的,因为对懂行的科技工作者来说,淬火必须要有较快的速度和在冷却剂中放置一定时间的要求,这用“蘸”字是完全表示不出来的,另外,从字形上看,“蘸”字与水与火无关,徐慎在《说文解字》中也未弄明白,这个字为何从草,他提出:“蘸,以物投水,此盖俗语,从草未详”。也就是说“蘸”做“投水”解也属于非正式的用法,而且为何又从草,也是未知数。综上所述,“蘸”字无论从字形还是字义,都不太适合用来描述淬火工艺。这也许也是专业人员一直不愿意在文字上采用“蘸火”一词的原因吧。
  那么究竟这种属于不正式用法的词何时被编入辞典的呢?笔者系统地查阅了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辞典,发现在80年代中以前的重要的字、词工具书[5~17]中均未收录这一词汇,其中包括经典的字书《说文解字》,经典的字典《康熙字典》,收录词汇最多的《大汉和辞典》和《中文大词典》等,此后出版的大辞典[18~22]中多收录了这一词汇,其中包括《新华字典》、《古今汉语实用词典》、《语言大典》、《当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辞海》、《三角号码字典》等,word97汉文字库中也收录了这个词,但很多的常用词词典中尚未将此词收录。由此可见,“蘸火”属冷僻词,尽管这一词汇在口语上已广为采用,但文字上出现很少,因此仍属冷僻词。其次“蘸火”又属现代词,在早期出版的辞典中均未收录,只是在我国解放后文字改革以后出现的词汇。


4 “蘸火”本词及有关假借现象  
“蘸火”属现代词,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蘸火”作为口头表达不可能是最近才有的,因为根据淬火这类对性能改变起重大作用的工艺,在历史上都是以口头传授为主,是保密性极强的技艺。它一般是从发明开始就有一种比较固定的口头表达形式,并一直流传下去。淬火工艺发明于春秋时期,两千多年来,极有可能一直被人们称为“蘸火”。那么在“蘸火”这一新词确立之前,难道一直没有相应的文字形式吗?根据汉字文字学原理[23],这种可能性极小。如有文字形式,文字形式又是什么呢?问题实际上就是寻找“蘸火”的本词。
  寻找口头语“蘸火”的文字形式,应该考虑以下几种可能:①“淬”是多音字,有“蘸”字读音;② “淬”字的方言读作“蘸”;③“蘸”的同音字中有表示“淬”的文字。
  要排除前两种可能性需作大量的研究对比工作,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方言很多,古代到现代音变的情况也不少,好在我国已出版了许多可资比较分析的有关古音和方言的辞典[24~29],再加上“淬”字为“卒”声,不太可能出现斩声的“蘸”字。此外, “淬”字和“蘸”字的声母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可以作出基本不存在前两种可能性的判断。最后就是有关“蘸”音对应着另一文字的可能性了。所幸这个字很快就查到了,即“湛”字。以下对这个字的音、形、义进行分析。(1) 读音  “湛”字有多个音,但其基本的读音是宅减切(zhàn huǒ),与“蘸”字的庄陷切相近,在文字改革时二者并为一个音,也就是在现在字典中这两字的读音相同。(2) 字形  “湛”的字形是由水和甚组成的,与水有关。“甚”表漫过之意,这似乎与火毫无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查找“湛”的古字,就会发现,其与火有关。“湛”的古字为“ ”,不仅有水,也有火,其中还有“?”。进一步查找古字典,发现“?” 为“匿”,表示容器。根据汉文组字规律,可以认为古“湛”字表示的是“在装有许多燃烧或烧红物质的容器中用水浇之、濡之的意思。”如果烧红物质是钢铁件,那么这就是淬火。因此,从字形上看就是我们要找的字。有趣的是,这个字有水有火,倒是更符合司马迁所说的“水与火合为蔯”之意,即比“蔯”字更能表示淬火。(3) 字义  “湛”的本义为深,引申义有投入水的意思。如《汉书*五行志中让》中有“王子晁以成周之宝圭湛于河”,《程史》中有“与其子相泣,自湛于湖”,在表明快速入水方面与“淬”字同。有趣的是“淬”字不仅有淬火或灭火之意,也有冷态投入水的用法。如《西游记》中有“这个呆子,一个猛子,淬将一去”,可见“湛”与“淬”在这一层意思上是相通的。
  从音、形、义分析上看,“湛”字完全可以取代“蘸”,甚至比“蘸”字更能表现淬火工艺,而且 “湛火”这个词在文献上也出现过,如赵树理在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里湾》中曾用过“锭铁……只要打个尖,湛一湛火就可用”。很显然 “湛火”即是“蘸火”的本词。
  “蘸火”的出现是由于汉字的假借现象,即把具有相近意义和相似读音的字用以取代本字的现象,也就是取同音的“蘸”字借以代替有投水之意的“湛”字。不仅如此,还出现了假借词成为习用词的状况,这种情况在汉字中也是常见的现象。如“元来”一词用于表示初始就有的状态,“元”是元始的意思,后来“元”被“原”取代,最后“原来”成为了正词和习用词。本文讨论的“蘸”取代“湛”成为习用词,可能与不太了解热处理专业的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文字学家有关。当然,对这种囿于口授、极为保密的技艺,这个结果可能是难免的。


5 结论  
        (1) “蘸火”的正词是淬火,淬火的古词为蔯火,本义是灭火,引申义是淬火。
  (2) “蘸火”是冷僻词,属于现代词,是文字改革后出现的产物,“蘸”字本义与淬火无关。
  (3) “蘸火”本词为“湛火”,“湛”字读音同“蘸”,而其字形又与水、火有关,符合“水与火合为蔯”之意,字义与“淬火”相通。“湛火”为本词,“蘸火”则为假借词。

[ 本帖最后由 哈色勃莱德 于 2010-9-17 00:42 编辑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0-9-17 00:40 | 只看该作者
淬火,俺们村没有这个问题啊.
3
发表于 2010-9-17 01:26 | 只看该作者
确是如此:em15:
4
发表于 2010-9-17 07:04 | 只看该作者
字典没有zhàn的音,谁笑话?拿字典给他看:em15:
5
发表于 2010-9-17 08:27 | 只看该作者
:em17: 太深奥了。。。。
精神很值得学习:em26:
6
发表于 2010-9-17 08:34 | 只看该作者
格物致知,佩服!
7
发表于 2010-9-17 10:05 | 只看该作者
统一一下:都念作zhanhuo。
8
发表于 2010-9-17 10:07 | 只看该作者
基本都是写淬读蘸,如果反过来,写蘸有点土,读淬有点酸:em19:
9
发表于 2010-9-17 10:38 | 只看该作者
淬火,在我们这里就读“淬火”,“蘸火”就读:“蘸火”,跟淬火说的是一回事,但并不是把淬火读成蘸火,两个词分别读自己的音。还有一种叫法是“垫火”、还有一种叫法是“溅火”。难道说淬火也要读成垫火不成?
10
发表于 2010-9-17 11:46 | 只看该作者
淬火--zhan huo
Cr 铬--luo
这是行业内读法
11
发表于 2010-9-17 13:20 | 只看该作者
工人师父创造的词。。。

山东和东北等地的人们喜欢吃“蘸酱菜”,
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老工业基地,
工人师傅们习惯性地把红热金属浸水这样的动作“ 形象化”地称为“蘸火”是很自然的事,
随着老工业基地的老师父们带的徒弟成了师父,这种读法也就不径而走了。。。

至于“淬火”,是工程技术人员翻译国外学术著作及撰写技术教程时创造的词语,
由于教育普及度不高及出现时间较“蘸火”晚,
因此在工人阶级中的接受程度不如师父教的“蘸火”高。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光栅(正读zha,4声)”被误读过“光栅(shan,一声)”,
这也是技术人员汉语水平造成的误读,
由最初“创造”(直译外国经典著作中的名词)该词并误读的科学家们教给他们的学生(汉字功底一样很差),
并普及到整个学术界,
最后逼得字典收录了“栅(shan,一声)”这个读音。。。

还有“账”字,
直到现在全国的“账本”封皮上印的还都是“帐本”,“明细帐”。。。
甚至计算机财务处理软件也跟着叫“帐务系统”,
但直到今天,字典上对“帐”字的词汇也没有“帐目,帐本”的记载,
而也钱有关的那个字仍然是“账”字。。。

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一一列举了。。。

[ 本帖最后由 DreamonII 于 2010-9-17 16:09 编辑 ]
12
发表于 2010-9-17 14:05 | 只看该作者
追梦老弟你分析的太细致了。20年前我修电器的时候,跟同行们聊天说起光ZHA一词,结果笑倒一片,后纠正我那是光SHAN。今天总算平反了。:em15:
13
发表于 2010-9-17 14: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文化水平不高的打铁师傅,读蘸火,估计他也是从他师傅那里学来的,
14
发表于 2010-9-17 16:03 | 只看该作者
真佩服楼主。:em26:
15
发表于 2010-9-17 16:25 | 只看该作者

语言和文字初衷就是为了大家交流的

念着顺口就成了,
非要弄得拗口也不利于交流,
说深了,不同的发音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呢。
念着顺口就对了。:em15:
16
发表于 2010-9-17 22: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reamonII 于 2010-9-17 13:20 发表
工人师父创造的词。。。


随着老工业基地的老师父 ...
就从了吧:em15:
17
发表于 2010-9-17 23:17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思的文章,谢谢分享!
18
发表于 2010-9-18 00:58 | 只看该作者
从香港到广东,我接触到的所有工厂,没听过说“蘸”火的,只有说淬火的。

蘸,在广东话里面,有把水或其他液体,“蘸”到烧红的金属上为之“蘸”, 比如在烹饪上,把炒锅烧红,蘸上白酒,称为“蘸酒”。。。。。。或在做鱼汤时,把鱼煎好后热锅热鱼马上蘸上水,称为“蘸水”, 好像没有“蘸火”的说法。

香港以致广东一带说的淬火, (淬,(cui)广东音跟“碎”同),其实是泛指热处理,而热处理工艺,不一定牵涉到“蘸水”的过程。

[ 本帖最后由 机关枪 于 2011-2-15 19:32 编辑 ]
19
发表于 2010-9-18 08:1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老师傅都读,"见"火.我父亲就读"见"火.但也都知道应该读"淬"火.
20
发表于 2010-9-18 21:01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思:em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