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了一段时间的直升机了,也做过不少惊险的大动作(差点砍人)。也接触了不少飞机,谈不上精通,只能说有一些感触!其中特别对国产、进口产品感触较深,最近去调研了一些飞机制造厂和运输厂,忽然发现一些问题,特提出,请大家拍砖,谢谢!不要不要骂我哦。
这里主要所说国产和进口的飞机的一些区别,针对主要接触过的直升机,天子、hirobo、robbe、雷虎、x-cell、jr、飞霸、神龙这些飞机,还有一些电动直升机(不过接触不多)。以前认为国产和进口区别在于品质稳定性,后来才发现这还不是根本性的原因。国产大部分机器是临摹进口飞机,如神龙临摹hirobo plus和雷虎v2,飞霸临摹京商、天子临摹雷虎和hirobo,关键就在于临摹。大家都知道工业产品在设计时都有一个误差率,这个误差率一般比较小,像雷虎在发动机座孔间隙上误差率要求不大于2丝(可能还要在小点)。在这个误差率之内属于合格产品,超过属于不合格产品,在各个实际产品中就可能造成误差或者偏上限或者偏下限,而国产基本上是在进口成品基础上临摹的,由于加工过程中必定造成误差,完全一致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最多偏差较小而已。如果临摹的产品本身靠近上下限的话,就会造成临摹产品的偏差较大,超过原定设计的误差率。由于各厂家对于设计图纸均为严格保密的,这就使得临摹者无法取得原始设计图纸来确定误差率,只能通过对大量不同进口产品的测绘来猜测这个误差率,这就造成临摹产品整体上的误差率偏离,当然不排除正好合适,具体表现就成为品质的不稳定性。因此国产品质不稳定不完全是加工工艺和责任心的问题。
如果产品误差率偏离正常设计的误差率,就可以造成金属疲劳、整体强度下降等问题,特别是会造成震动的增大,而震动就会造成各种问题,比如难以调整(震动加大,陀螺仪锁尾难度加大等等),hirobo的产品普遍机身强度不高,材料基本上是维持最低要求,但是飞机特性却较好,就是对误差率的严格控制,产品精度较高,对某一点的难度变成整体受力,飞机震动较小,整体性能也就得到提升,当然还有一些设计上的特点。
这一点在真的飞机制造厂最明显,以我国的临摹能力完全可以掌握su-27这样的飞机,为什么我们还要引进生产许可证和设计图纸呢,一方面为了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就是随着整体工程规模和难度的加大,临摹造成的误差率偏移会造成结果无法接受和预测,为了飞机安全和作战强度的要求,只能花钱去买图纸,这可是我调研过程中,相关工程师告诉我的。
所以我觉得国内模型厂家在临摹基础上攫取第一笔启动资金后,要尽早加快自我研究设计,尽早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样可以避免官司问题,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层次。我真的很希望看到国内有真正自己设计的产品,而不老是临摹进口产品。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